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91.
王璐  郑远川  张爱萍 《地质学报》2023,97(4):1067-1087
冈底斯北缘成矿带岩浆热液矿床形成于印度-亚洲板块主碰撞早期,矿化类型多样,金属组合丰富,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和研究意义。前人的工作主要聚焦于Pb-Zn、Mo和Fe-Cu等多金属成矿系统,但对Cu成矿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位于成矿带南侧的程巴普矿床作为带内唯一一个以Cu矿化为主的矽卡岩型矿床,为印-亚板块碰撞早期的Cu成矿作用机制研究和区域成矿潜力评价提供了良好素材。程巴普矿体主要产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板岩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之间的矽卡岩中,矿化主要集中于石英硫化物阶段,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和辉钼矿等。对矿体中辉钼矿开展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59.0±0.8 Ma。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岩体以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主,两者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58.9±0.9 Ma和58.7±0.8 Ma,表明程巴普矿床的成岩与成矿时代一致,均发育于印-亚板块碰撞的主碰撞阶段。程巴普岩体属于典型的I型花岗岩,其中花岗闪长斑岩是闪长岩经历斜长石和角闪石等分离结晶的产物。岩体锆石εHf(t)值介于+0.3~+7.6之间,全岩εNd  相似文献   
92.
从推进整装勘查角度浅谈完善矿业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3.
林清平  王璐 《现代测绘》2013,36(4):3-5,11
本文主要从GPS的基本观测方程出发,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在GPS观测值之间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推导了伪距观测值和相位观测值中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此外,主要研究了利用相位平滑伪距削弱伪距多路径误差的方法,以及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GPS多路径值序列进行分解和重构,提取出高精度的多路径误差,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几种方法中的多路径效应.  相似文献   
94.
以2009~2012年实地样方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为基础,对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共记录有湿地种子植物56科154属294种;在4个生活型中,草本植物种类最多,共有278种,占总种数的94.56%。将湿地植物的生态型划分为7类,其中,湿生植物269种,占总种数的91.5%,是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种子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沼生植物88种,水生植物74种,构成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属的水平上,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共有82属,占总属数的53.25%,表明温带性质比较明显;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达160种,占总种数的54.42%,中国特有分布种有40种。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植物区系与温带亚洲和东亚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在湿地种子植物区系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  相似文献   
95.
96.
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岩心中石榴石异剥橄榄岩橄榄石中发现杆状钛铁矿和含铬钛磁铁矿出溶体.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详细研究了杆状钛铁矿和含铬钛磁铁矿出溶体的成分、形态、结晶习性以及与寄主矿物橄榄石之间的拓扑关系. 发现钛铁矿出溶体与Arami橄榄石中钛铁矿出溶体具有相似的特征, 但含铬钛磁铁矿出溶体与Arami橄榄石中铬铁矿出溶体具有较大的差异. 分析认为文中发现的杆状钛铁矿和含铬钛磁铁矿出溶体最初都是固溶在b 相橄榄石中, 以后随着压力降低, 发生固溶体分解而产生含铬钛磁铁矿及钛铁矿出溶体; 该石榴石异剥橄榄岩可能曾经就位于300 km以下的地幔转换带.  相似文献   
97.
以研究沉积盆地热历史具有独特优越性的新技术方法-裂变径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对东濮凹陷不同区带钻井样品中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从磷灰石裂变径退火特征所确定的古地渐及古地温梯度,磷灰石裂变径迹表现年龄及退火范围,以及它们与“石油窗”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东濮凹陷内油气形成的有利地段,预测了油气远景区,为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针对石油地震勘探、水下目标探测和语音处理等许多实际应用领域,在乘性噪声为一般随机矩阵的情形下,给出了在线性最小方差意义下的逆向最优滤波及单向最优反褶积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中国北方主要天然气盆地包括地洼型华北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残留地台型鄂尔多斯盆地。华北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包括两个阶段四个发展期,柴达木盆地构造热演化过程分五个阶段,塔里木盆地则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构造热演化历程。中国北方主要天然气盆地的构造热演化具有如下共同特点:多阶段性,多旋回性,地热场结构多层性和地热场展布与构造分区一致性。自太古代至今,中国北方主要天然气盆地构造热演化的总体规律是:高(温)热(场)前地槽穹隆阶段→高热地槽阶段→低热地台阶段→高热地洼阶段。地幔热场、地幔蠕动流和地壳厚度是决定大陆地壳构造热演比性质的三大主体因素。  相似文献   
100.
<正> 陈国达教授提出的地洼学说大地构造理论自诞生至今已35周年,它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发展,而且在实践中经受住了检验。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在不断扩大,如构造地球化学、构造成矿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随着同位素地质学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同位素地质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应用于解决构造地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