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基于频率衰减补偿的微地震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不同频率的震源子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衰减与传播距离的关系,提出了地震波频率衰减补偿的微地震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地震波频率衰减的补偿,间接获取微地震事件的道间时差,避免了微地震事件的信号识别与走时拾取,实现了对微地震事件的定位.本文提出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理论计算和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2.
随着因健康食品获取不足而爆发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地区越来越多,美国等国家已经将"食品沙漠"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大数据背景的数据获取驱使下,"食品沙漠"研究由地块或街区等行政区划单元尺度转变到街道网络空间尺度下的食品可达性分析,但该研究将分析尺度固定在街道网络的弧段尺度,不利于街道网络事件的多尺度、多因素分析。考虑到上述问题,本文基于线性剖分模型,将街道网络弧段剖分成同质的线性单元,综合考虑加拿大埃德蒙顿地区精确定位的人口分布及出行方式,基于网络核密度估计方法计算该地区的街道网络空间食品可达性,并探测及评估"食品沙漠"现象分布。该地区所呈现的"中心—外围"、"多中心"的食品可达性分布结果表明其食品获取环境以及区域发展均存在失衡现象,"食品沙漠"现象集中分布在城市外围区域人口密集处。该模型精确界定了"食品沙漠"的分布范围,提供了一种可以灵活综合街道网络空间下的多因素约束的框架,同时也为街道网络空间下的城市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
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研究尺度的选择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选取聚集分散指数、斑块类型指数、形状指数三种类型指数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同时引入层次分析法,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尺度效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景观破碎程度增大,景观分布越来越分散,景观异质性减小,斑块之间连接度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建立最佳尺度选择模型,并基于分型理论对最佳尺度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最终得出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的最佳空间尺度为60 m。  相似文献   
84.
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和逐层蒸发法铅年龄测定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  刘顺生 《地球学报》1994,15(Z1):226-231
本文阐述了颗粒锆石裂变径迹法及双带源逐层蒸发法的方法原理,对取自美国菲什(Fish)峡谷凝灰岩中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国际标准样及取自香港花岗岩中锆石的两种年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它们年龄差异的原因,认为铅年龄代表锆石的结晶年龄,而裂变径迹表观年龄代表岩体的冷却年龄或最后一次热事件的年代。开展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以期更好地探讨研究区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85.
为探究石灰掺量对黄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其微观机制,采用不同比例的生石灰对黄土进行改良。开展了直剪试验、压汞试验及扫描电镜测试,定性和定量分析素黄土及不同石灰掺量改良黄土的强度特性和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并对石灰改良黄土的微观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石灰改良黄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在石灰掺量约为8%时,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达到最大值;石灰的掺入使黄土骨架颗粒之间及其表面附着的胶结物逐渐增多,孔隙被胶结物质填充,土体中的不稳定孔隙逐渐减少,整体性增强;但当石灰掺量过大时,多余的石灰会堆积于团粒之间,影响团粒之间的胶结。石灰改良黄土强度提高的原因是石灰水化反应生成的胶结物质增强了土颗粒之间的胶结程度,增大颗粒间的相互摩擦,使土体结构更加稳定,提高土体强度;石灰掺量过高时,改良黄土抗剪强度降低是因为过量的石灰影响了土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研究成果既是对黄土强度特性及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充实,又可以为改良黄土工程设计的相关参数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
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依托,对现场所取黏–砂混合土试样进行室内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和室内大型固结直剪试验,获得黏砂混合土相关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指标。此外,按质量比制备混合土,开展混合土的室内固结试验和快剪试验,探讨颗粒级配对混合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基于分形维数对颗粒级配的定量描述,建立混合土强度参数、变形参数与分形维数的函数关系,同时通过分形维数反映颗粒级配渐变引起混合土力学性质突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87.
王璐 《世界地质》2010,29(3):514-521
石油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石油进口不断增多、对外依存度提高带来的风险日益加重。在保证液体燃料供应的诸多方法中,使用页岩油这一石油替代资源较为现实。吉林省有丰富的油页岩资源,为发展页岩油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油页岩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及先期投入,全部由政府投资会给国家或地方财政造成很大负担,给吉林省油页岩资源开发造成阻碍。BOT项目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其独特的新型融资手段和建设方式等优点,将会对解决吉林省油页岩资源开发资金短缺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AI方法在地面气温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与反距离加权的空间质量控制方法——AI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气象资料进行质量控制。选择不同地区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南京58238站,连云港58044站,无锡58353站,徐州58027站)2007年逐时气温观测数据作为被控对象,检验该方法在气温资料质量控制中的适用性。通过对添加的随机人为误差的检验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标记出存疑数据,相对于反距离加权和空间回归,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检验效果,稳定性高、适应性强,适用于平原或丘陵地带。  相似文献   
89.
从小儿夜啼与五脏的关系及辨证归经施治等方面系统阐述湖湘针推学术流派“推五经,调五脏”治疗小儿夜啼的临证思路。中医学认为脾寒、心热、惊恐、食滞均可致小儿夜啼,病位主在心、脾,但与肺、肝、肾有着密切关系。临床治疗小儿夜啼需充分考虑脏腑之间的生克与助制关系,辨证归经施治。心火内扰证的推五经方案为:清心经,清脾经、清后再补脾经,清肝经,补肺经,补肾经,清后溪;脾胃虚寒证的推五经方案为:补脾经、补心经,补肺经,补肾经,清肝经,清心经;暴受惊恐证的推五经方案为:补肾经,补脾经,补肺经,清肝经,清心经;食滞不化证的推五经方案为:清脾经,补脾经,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或补肺经。同时注意预防和调护,防止他病的传变。  相似文献   
90.
王璐  皮常玲  郑向敏 《热带地理》2022,42(7):1148-1157
为预防和减少海洋旅游安全事故,运用卡方列联表分析与残差检验、时间强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分析中国海洋旅游安全事故的类型、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发现:1)中国海洋旅游安全事故类型主要分为溺水、被困、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受伤、动物咬伤、疾病突发、火灾、食物中毒等9种。2)事故发生的主导因素存在类型差异,涉事旅游者个体特征、旅游活动与事故发生的关联性较高。3)事故在大(年)、中(月)、小(日)时间尺度分布呈现差异性和集中性。事故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7―8月为高发期,5―6、10月为次发期,下午(T 14:00―18:00)为一日高发时段,上午(T 08:00―12:00)和晚上(T 18:00―21:00)为一日次发时段。4)事故在大(海洋旅游圈)、小(海洋旅游城市)、微(海洋旅游活动点)空间尺度分布呈现聚集性和不平衡性。其中,大空间尺度集中在闽台海峡西岸区域和环渤海区域,小尺度(闽台海峡西岸区域为例)集中在厦门、泉州和福州,微尺度集中在沙滩、海礁与海上区域。因此,建议从高发事故类型及其发生特征、时空分布规律等方面强化安全防控与监管工作,预防和减少海洋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