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王瑞  姜宝玉 《古地理学报》2021,23(3):581-599
晚白垩世河道和冲积平原等河流相沉积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保存了大量以鸭嘴龙超科为主的恐龙骨骼化石和遗迹化石.这些河流是否存在水系上的联系以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影响程度,目前研究较少.笔者收集了中国9 个晚白垩世陆相盆地共 2357 个碎屑锆石的 U-Pb 年龄资料,通过对已收集的碎屑锆石的物源分析,探讨了中国晚...  相似文献   
212.
元谋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构造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冲沟、山脊等断错构造地貌的卫星遥感图像解析,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观测以及断层露头剖面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元谋断裂一平浪-江边段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元谋断裂一平浪-江边段在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兼有一定正断层分量,其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大致为 0.45~2.60mm/a,其中一平浪-大龙潭一带,水平滑动速率约2.00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7mm/a;   木莲旧-秧田井一带,水平滑动速率接近0.53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6mm/a;   乐胜古-江边一带,水平滑动速率接近1.42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4mm/a。同时表明,断裂表现出至少两期明显活动的分段性特征:  较早期活动时间大致为 50.87±4.32~53.23±5.89kaB.P.,为一平浪-秧田井段的最新活动时间,且一平浪-江边整段均活动;   在秧田井-江边段,断裂最新活动时间应晚于17.92±1.52kaB.P.。2008年8月30日的攀枝花6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也显示出与元谋断裂晚第四纪左旋走滑的活动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213.
采用低压聚乙烯镶边垫底的粉末样品压片制样,用ARL ADVANT’XP+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中C、N、Na2O、MgO、Al2O3、SiO2、P、S、Cl、K2O、CaO、Sc、Ti、V、Cr、Mn、Fe、Co、Ni、Cu、Zn、Ga、Nb、Zr、Y、Sr、Rb、Pb、Th、Ba、As、Br、Hf、La、Ce和Nd等36个组分进行测定。重点研究了C、N等元素的测定务件和痕量元素的背景选择和谱线重叠校正问题。使用经验系数法和康普敦散射作内标校正基体效应。经标准物质校验,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要求。用GBW 07404土壤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测试,12次重复测定的精密度(RSD),除N和Cl〈11.0%,其余各组分均〈6.0%。  相似文献   
214.
凤太矿集区是西秦岭最重要的金、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区之一。本次工作对产于矿集区中北部NWW向断裂带内的孔棺和金铜沟花岗闪长斑岩脉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230.7±1.8)Ma和(230.4±1.8)Ma的年龄,属中三叠世。两岩脉稀土元素配分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强烈分馏,无明显Eu异常,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比值接近陆壳;87Sr/86Sr同位素比值分别为0.712 833±0.000 017和0.712 365±0.000 016。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岩物质以壳源为主,岩浆可能主要来自扬子板块北缘碧口群的部分熔融,源区存在石榴子石等矿物残留,无斜长石残留,形成于同碰撞初始阶段。结合区域构造和岩浆特征,认为凤太矿集区经历了250 Ma左右的洋壳俯冲阶段、230 Ma左右的同碰撞阶段以及220—200 Ma的后碰撞阶段。岩脉230 Ma的年龄限定了区内NWW向断裂带活动的时间上限。区内NWW向构造约形成于中三叠世,NE向构造发育于晚三叠世。区域构造、岩浆及金、铅锌多金属成矿的时空耦合,暗示了三者都是印支期秦岭造山作用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15.
城市群区际生态贡献与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是城市群生态共建共享的重要措施。借助投入产出思路,建立反映生态投入、生态消耗的区际生态贡献计量指标体系,应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成渝地区城市群进行区际生态补偿实证分析,探索城市群区际生态补偿逻辑、依据及措施。结果表明,①利用投入产出思路,按照生态投入与生态消耗来找寻区际生态关系逻辑,建立生态贡献指标体系并借助投入产出模型来确定生态补偿角色和考量补偿标准依据,基于生态贡献的城市群内部区际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机理清晰、可操作性强;②加快健全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自然资源要素统一登记管理基础上,拓展生态贡献计量指标并定期统一监测公报,结合地区GDP、公共财政,以及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等,定量生态补偿额度,从而建立城市群系统内生态共建共享的绿色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216.
拖鱼起伏变化对磁力测量数据精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潮汐、船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拖鱼入水深度不断起伏变化。为了研究观测面的起伏变化对测量数据精度的影响,在某海区进行了一个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拖鱼入水深度变化对磁力测量数据精度有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能仅仅通过平差方法来消除。从物理机制角度考虑,必须通过空间改正的方法消除拖鱼变化对测量数据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7.
海洋测量异常数据的检测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海洋测量领域已先后推出了多种具有高分辨率和高采集率的新技术测量手段,如用于海底地形测量的多波束测深和机载激光测深系统。作为数据后处理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急需寻求一种有效的异常数据探测方法来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与陆地测量相比较,海洋测量具有明显的动态效应,由于海水阻隔的原因,海洋测量不仅受大气的影响,而且受海水运动和海水物理性质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218.
使用GPS进行测量,可达到很高的精度,其主要原因是消除了同步观测站的空间相关误差。最主要的误差是对流层、电离层延迟误差、卫星星历误差以及选择可用性引起的误差。对于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来说,误差的高相关性简单地表明,信号穿过的大气层基本相同,星历误差投影基本相同,等等。双差分消除了这些相关误差。对于伪距观测、载波相位及后处理或实时定位,的确如此。可以认为,反映在基准站和运动站的误差相同。  相似文献   
219.
VC、VB与FORTRAN的混合编程技术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高级编程语言之间混合编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在Visual C 6.0、Visual Basic 6.0和Fortran Power Station4.0开发平台上演示了VC、VB和FORTRAN之间动态连接库(DLL)模式混合编程的实际应用,为使用不同开发平台的程序员和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单位之间协作开发高质量的软件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20.
本文在综述斑岩铜矿(PCDs)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结合最新资料,重点阐释了中国大陆非弧环境PCDs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岩浆起源、岩浆-流体系统演化、成矿金属(Cu,Au,Mo)和H2O来源及富集过程。中国大型PCDs除少量产于岩浆弧外,主要产于碰撞造山环境的构造转换和地壳伸展阶段、陆内造山环境的岩石圈伸展和崩塌阶段以及活化克拉通的边缘及内部。这些非弧环境成矿斑岩多呈彼此孤立的近等间距分布的岩株或岩瘤产出,以高钾为特征,显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亲和性。成矿岩浆主要起源于加厚的镁铁质新生下地壳或拆沉的古老下地壳,少数起源于遭受早期俯冲板片流体/熔体交代改造过的富集地幔。大陆碰撞和陆内俯冲引起的地壳大规模增厚和紧随其后的板片撕裂、断离、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上涌,是形成这些成矿岩浆的主要动力机制。与岩浆弧环境斑岩类似,非弧环境斑岩也相对富水(>4%H2O)和高f(O2)值(ΔFMQ≥+2),但H2O不是来自俯冲板片,而是主要来自新生下地壳的角闪石分解或/和幔源富水超钾质岩浆水注入;金属Cu(Au)主要来自新生的镁铁质下地壳中含Cu硫化物的熔融分解,或者来自拆沉下地壳熔体与金属再富集的地幔岩反应,而金属Mo则主要来自具有高Mo丰度的大陆地壳。不论在岩浆弧还是非弧环境,成矿岩浆通常相对富集成矿金属(Cu,Au,Mo),但PCDs的形成并不要求成矿岩浆在初始阶段就异常富集金属组分,但要求金属硫化物相在岩浆流体出溶前没有从岩浆中饱和分离。浅成侵位的斑岩体(1~6 km)虽然可以出溶成矿流体,但大型PCDs通常要求成矿流体出溶自深部(侵位深度≥6 km)、有镁铁质岩浆持续补给的稳定大体积岩浆房。斑岩体可以分凝出不混溶的低盐度的气相和高盐度的液相,岩浆房则直接出溶出高温低盐度的富金属超临界流体。高盐度液相和低密度的超临界气相流体均可以迁移金属,伴随大规模热液蚀变,形成PC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