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缺乏现场快速分析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进行分析的方法。首先回顾了赤平投影的原理和使用赤平投影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然后阐述了如何利用智能手机进行产状测量、组织边坡产状数据以及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最后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快速分析软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软件可以快速获取结构面产状、自动绘制赤平投影图和给出稳定性分析结论,在现场就能够快速区分出稳定与潜在不稳定的边坡,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调查工作。总的来说,使用手机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2.
广州市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产业效率和生态效率两个维度构建广州市产业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与耦合评价模型,探究2005-2015年广州市产业生态化总体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剖析了产业与生态效率协调关系的演变,并就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特征看,广州市产业生态化发展总体水平在波动中持续提升,其中生态效率较产业效率的提升幅度更大;从空间分布特征看,总体呈现由核心区向主城区和外围区递减的分布格局;从空间演化看,区域间的总体水平差异变小,分布格局保持相对稳定;广州市产业与生态效率的总体协调程度稳步上升,协调类型的层次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从外围向核心区逐步提升趋势,协调类型的演变可分为协调深化发展、协调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三种模式。产业发展策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环境监管、技术创新与应用以及企业节能减排的意识是广州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13.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点规模、布局、结构、功能等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城镇化不仅会直接影响本地区农村居民点利用,而且会对相邻地区农村居民点利用产生间接影响。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仅简单的把城镇化作为农村居民点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之一,鲜有研究系统分析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在剖析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利用影响理论机制的基础上,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个方面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了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以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作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表征指标,定量刻画城镇化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而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 2009—2018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但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出“双核驱动,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2)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城镇化加剧了农村居民点的粗放利用,但城镇化各子系统对农村居民点利用的作用路径不同。人口城镇化对本地农村居民点利用的影响最大,经济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次之,社会城镇化影...  相似文献   
114.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层非均质性作为储层表征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储层非均质性分类、储层非均质性评价、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和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等。国外对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包括利用各种实验研究储层孔渗等物性特征及其对流体渗流规律的影响、利用野外露头资料开展地质建模和模拟研究进行储层非均质性定量分析。国内主要包括通过沉积学、成岩作用等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和基于测井精细解释的渗透率等储层物性参数进行非均质性的定量评价等。研究方法有地质成因分析法、层序地层学方法、各种实验研究方法、地质统计学方法、各种数学计算方法、测井解释方法、地质建模方法、地震预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生产动态分析法等。结合自身科研实践,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5.
随着蒸汽吞吐开采方式进入后期,储层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日益凸显。以辽河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为例,综合岩心、镜下薄片、测井、分析测试等多种资料,实现储层发育特征表征。研究区目的层属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的频繁分流改道,砂体相互切叠,储层非均质性强烈。优选充分反映储层性质影响因素的参数,基于经典的聚类分析软件平台,实现扇三角洲沉积储层定量评价。将目的层储层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4种类型,储层分类正判率超过85%。不同类型储层发育明显受沉积相控制,Ⅰ类和Ⅱ类储层多位于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的位置,而Ⅲ类和Ⅳ类储层多位于水下分流河道间砂或前缘席状砂的位置。不同类型储层在转换热采方式时应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6.
采用滴片法制片-吉姆萨染色对雌性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与雄性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杂交子代及其双亲的核型进行了研究,报道了在扇贝杂交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细胞遗传学现象,结果表明,栉孔扇贝染色体核型2n=38=6m+10sm+22st;虾夷扇贝染色体核型2n=38=6m+10sm+16st+6t;两者杂交子代染色体数目2n=38,但其染色体组型不符合预期型,不是简单地由两个亲本各自一套染色体组型组合而成,呈现出复杂的形态多态性,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7.
陈雯  王珏  孙伟 《地理学报》2019,74(2):312-322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已成为各地区应对全球化、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政府又在促进区域合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博弈论和政府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利益相关者和成本收益分析法,提出共享型、损益型、比较利益型三种地方政府合作模式及其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并据此考察中国区域合作典范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交通、环境三个关键领域的合作博弈案例,深入阐释基于成本—收益的政府不同合作模式的合作动力、行为及其策略等,使之丰富区域一体化和城市政府合作等研究,也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