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01.
王椿镛,张先康,林中洋,李学清)CharacteristicofcrustalstructureintheShulufaultbasinanditsvicinity¥Chun-YongWANGI;Xian-KangZHANG;Zhong-YangL...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使用合成地震图方法,讨论某些有速度梯度的地壳模型在相应的合成记录截面走时—振幅—距离的特征,它有助于我们从观测记录中取得更精确的地壳细结构。由于这些讨论基于具有真实振幅的地震折射剖面,因此,在野外观测中尽可能地取得真实振幅信息是关键的。  相似文献   
103.
We have collected 432 vertical component records from 45 stations of new CENC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 Center)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adjacent regions. These record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Q0 (Q at 1Hz) and η values of Lg coda from each station by the stack spectral ratio (SSR) method. Then the tomography method was applied to obtaining lateral variation of Q0 and η values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adjacent region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Q0 value varies between 150 and 600 in the studied areas. Yunnan, southwest Sichuan, and northwest Myanmar show the lowest Q0 value (Q0〈240) and the crust of these regions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icated crack and strong hydrothermal activity. The highest Q0 value (Qo〉510) exists in the border of southern Mongolia, Alxa and Ordos block. The η value varies between 0.45 and 0.75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相似文献   
104.
在青藏高原东部沿30°N布设由26个台站组成的远震观测剖面.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反演方法获得了该剖面下方0~8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的结果揭示了沿剖面不同构造块体的地壳速度结构横向变化特征.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北侧的林芝,往东北方向的地壳逐渐增厚;地壳厚度在班公.怒江缝合带为最大值,达72km;进入羌塘地块,减至65km;至巴颜喀拉地块,为57~64km;至四川盆地,仅为40—45km.剖面的巴塘以东部分与2000年完成的竹巴龙.资中人工地震测深剖面重合,由远震接收函数确定的S波地壳结构与由人工地震测深获得的P波地壳结构在莫霍界面和壳内主要界面的深度上有很好的一致性.在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沿观测剖面的下地壳(30~60km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低速异常,而四川盆地下地壳则属于正常的速度分布.剖面通过的各构造单元地壳平均波速比(泊松比):拉萨地块1.73(σ=0.247),班公-怒江缝合带1.78(σ=0.269),羌塘地块1.80(σ=0.275),巴颜喀拉地块1.86(σ=0.294)和扬子地块1.77(σ==0.265).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具有下地壳S波低速异常、复杂的莫霍过渡带以及地壳高泊松比的特征,预示下地壳物质处于热和软弱状态,这是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下地壳流的深部环境.下地壳韧性物质的流动可能起因于从高原内部至外部上地壳内重力势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5.
青藏高原及邻区的Rayleigh面波的方位各向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yleigh波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方位各向异性.收集了包括近年来在云南和川西藏东地区布设的流动台网在内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宽频带地震台站的记录,使得大部分地区有理想的射线覆盖,因此反演结果获得较高的分辨.模型分辨率的测试表明,大于400km范围内的各向异性特征以及大于2%的各向异性强度是可靠的.青藏高原内部的方位各向异性具有与大地构造相似的分区特征.高原东部大部分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强度大于2%,且表现为环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在垂直方向上,高原内部的上地壳、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各向异性方向基本一致,也与GPS所观测到的速度场和SKS快波方向基本一致,揭示高原下方的岩石圈变形是垂直连贯变形.在高原外部的云南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方位各向异性的强度均小于2%,因此SKS波从核幔边界至台站间产生的分裂应主要归因于软流圈.  相似文献   
106.
关于川滇地区深部结构与强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滇地区是中国大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且近期的强震活动仍十分频繁。本文论述了川滇地区在我国大陆强震的机理和预测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回顾了30我为在该地区开展的地震学研究,并提出在“973”国家基础研究计划中拟开展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及其相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7.
岩石正交各向异性的实验观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速度各向异性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果这些因素在岩石中构成正交分布,就会出现正交各向异性.在实验室通过选择了三种不同岩性的岩石,采用超声脉冲测试方法中的横波偏振扫描方式,观测了岩石样品三个坐标方向上的横波速度变化,通过分析三个传播方向上出现横波分裂的差异,以及出现最大或最小快慢横波振幅的偏振方向发现,可从横波偏振方向和速度值判断出纹理砂岩和裂隙大理岩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速度正交各向异性和裂隙方向等特征,认为这两种岩石的正交特性的原因是岩石的层理或裂隙与岩石本身的结构(定向颗粒或结晶)构成的.实验室超声波测试可以找出正交各向异性的结构方向.  相似文献   
108.
云南地区SKS波分裂研究   总被引:42,自引:2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云南数字地震台网和云南流动地震台网的台站,以及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CNDSN)腾冲台和昆明台,共计47个台站记录到的远震SKS波震相,计算了各个台站下方的各向异性,讨论并分析了各向异性层的深度、厚度、起因,进一步探讨了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地球动力学有关的一些问题. 从得到的结果来看,云南北部的各向异性的快波偏振方向呈南北向,逐渐过渡到南部的近东西向,整体来看,有一旋转的趋势. 分析表明各向异性层主要分布于上地幔,时间延迟在0.58~1.88s,厚度在67~216km之间. 青藏高原存在垂直向隆升变形和东西向拉张变形外,地幔物质还向东南运移.  相似文献   
109.
2010年玉树7.1级地震震源区横波分裂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2010年玉树Ms7.1级地震序列的横波分裂的时空变化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横波窗内S波质点运动图的分析,从位于甘孜—玉树断裂带台站的地震记录中提取了S波分裂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断裂带上3个台站的S波分裂的结果显示了NEE向快波偏振方向,与区域内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观测到了快、慢波到时延迟的趋势性变化,空间上,位于震源区甘孜—玉树断裂带的北支断裂上L6304和YUS台的到时延迟大于位于南支断裂上的L6303的结果,同时YUS台的到时延迟又大于L6304台的;时间上,YUS台的到时延迟在主震后迅速增大,持续一段时间后又减小.横波分裂现象主要由台站下方岩层中随应力分布排列的微裂隙控制,本文结果揭示了主震和余震过程中区域应力场的变化,玉树地震主震区的应力在主震后得到了释放,地壳应力向东南转移,导致了YUS台的到时延迟大于L6304台的;玉树地震的发震断裂是甘孜—玉树断裂的北支断裂,而南支断裂对其影响较小;YUS台附近的地壳应力在主震后得到了增强,随着余震活动导致的应力释放,后期应力减小.  相似文献   
110.
白志明  王椿镛 《地震学报》2003,25(2):117-127
利用4条DSS丰富的测深资料,对云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和地震构造环境进行了层析成像研究.成像结果显示,得到的速度模型与地表盆地、隆起与断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显示了与地表火山岩系相应的低速异常体.云南地区上部地壳横向不均匀性显著.结晶基底的深度一般为0~5 km.局部基底高于海平面,基岩直接出露地表,同时在一些大的坳陷处沉积厚度可达8~12 km.作为一级构造单元的昌宁-双江断裂可能切割不深,而红河断裂作为板块缝合线切割较深,有延伸到中下地壳的迹象.云南地区历史上的广泛的火山活动与现今中强地震的发生有紧密联系.有的地方尽管现今地表已不再有火山活动,但中下地壳活动并未停止,存在较大的应力作用.由于地表火山活动停止,来自中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大部分能量得不到释放,而在有利的构造部位积聚,以及盆地水的渗透、其它流体的作用和外动力作用,可能是云南地区经常诱发中强地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