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根据库车河剖面三叠-侏罗系干酪根显微组分的分布特点,将干酪根显微组分划分为5种组合和12种亚组合,结合沉积特征等资料推测每一种亚组合所对应的沉积环境。根据孢粉化石母体植物的生态习性推测三叠-侏罗系沉积时期古气候的变化规律是:由半干旱(俄霍布拉克组)→半潮湿(克拉玛依组下段)→潮湿(克拉玛依组上段-克孜勒努尔组下段)→半干旱、半潮湿(克孜勒努尔组上段-恰克马克组)→半干旱(齐古组、喀拉扎组);由热带、亚热带型气候(俄霍布拉克组-塔里奇克组)→亚热带-暖温带型气候(阿合组-克孜勒努尔组)→亚热带型气候(恰克马克组-喀拉扎组)。根据干酪根显微组分、沉积特征等资料推测俄霍布拉克组、克拉玛依组上部标志层段、黄山街组二-四段中、下部、阳霞组上部标志层段和恰克马克组为该区三叠-侏罗纪五个主要的湖泊(滨浅湖、半深湖-深湖)发育期;齐古组为洪泛湖泊发育期;塔里奇克组、阳霞组下段和克孜勒努尔组为三个主要的沼泽(以河沼为主,如岸后沼泽、分流间沼泽等)发育期。  相似文献   
22.
根据二十年来积累的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孢粉组合序列资料 ,结合其他动植物化石证据 ,初步做了两地二叠纪孢粉生物地层对比 ,并讨论了植物区系性质 ,指出准噶尔盆地在晚石炭世早期已属亚安加拉区 ,塔里木盆地在早二叠世虽总体上属欧美区 ,但已混生若干安加拉—亚安加拉成分 ,中、晚二叠世基本上已属亚安加拉区。孢粉证据支持准噶尔板块在早石炭世已与哈萨克斯坦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对接、塔里木板块在早二叠世与准噶尔板块对接的假说。二叠纪时 ,两地处于亚热带—暖温带 (4 0°N以南 ) ,气候总体上为半干旱气候 ,但干旱程度并不严酷 ,局部地区或层位偶尔还形成薄煤层或煤线 ,准噶尔盆地还有干湿的周期性变化和年度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23.
露水的形成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是进一步量化水循环和生态水文过程的重要依据。为探明露水发生规律,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连续3 a观测了每30 min气象资料和表层土壤水分,用叶片湿度传感器测算了露水量。结果表明:该区年露水量可达56.41 mm, 75%发生在6—10月,最大月露水量和日露水量分别为13.40 mm和0.80 mm,主要发生在03:00—08:00;露水发生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范围分别为0~24.4℃、50%~100%和0.16~1.74 m/s,风向为30°~60°(东北风)和270°~330°(西南偏西风);气温和露点差与相对湿度之间呈极显著线性逆相关,气温和露点差小于3℃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极易产生露水;日露水量为0.6 mm、0.7 mm和0.8 mm时表层5 cm土壤贮水量可分别提高0.10 mm、0.20 mm和0.25 mm。该地区年均降露量是降雨量的13.5%,露水年均发生频率为126 d(35%),是当地水循环和生态系统不可忽略的水源。  相似文献   
24.
王智 《四川测绘》1997,20(1):30-32
本文介绍海隆特大桥施工控制测量中采用测边网的经验和体会,认为测边网控制范围大、使用方便、效率高,易于达到设计的精度要求,非常适合大桥施工控制测量,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25.
祥山和于埠变质辉长岩是胶北地块上古元古代变质镁铁质岩石的典型代表,辉长岩侵入古元古代荆山群野头组,产有"祥山式"岩浆熔离型铁矿,成矿的专属性指示辉长岩属于层状侵入体类型,形成于大陆伸展构造背景。在祥山变质辉长岩中获得了1851±9Ma的变质年龄,在于埠变质辉长岩中获得了2052±23Ma的锆石U-Pb成岩年龄和1834±5Ma的变质年龄。~2.05Ga的岩浆结晶锆石的εHf(t)值均为正值(+1.87~+3.64),一阶段Hf模式年龄(tDM)为2292~2381Ma(平均为2327Ma),指示于埠变质辉长岩源自古元古代中期的亏损地幔。于埠变质辉长岩的成岩年龄制约了荆山群野头组的沉积上限,荆山群中至少有一部分形成于2.2~2.05Ga之间,沉积于大陆裂谷-稳定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祥山和于埠变质辉长岩中有少量斜长花岗岩与之伴生,这些斜长花岗岩具有类似于大洋斜长花岗岩的岩石特征,低K、Ti、Sr,高Na、Yb,形成于低压背景;从斜长花岗岩中获得了1848±8Ma和1873±5Ma的锆石U-Pb年龄,斜长花岗岩中的锆石Th/U比值较低(0.01~0.29),具有初始熔体中结晶锆石特征。结合斜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它们是辉长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并指示~1.87Ga已由挤压构造体制转变为伸展构造体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胶北地块已识别出2.18~2.15Ga、~2.10Ga、~2.05Ga的三期双峰式岩浆岩构造组合,指示2.2~2.05Ga期间总体为伸展构造背景。因此建议胶-辽-吉活动带的形成演化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大陆裂解-稳定陆缘演化阶段(2.2~2.0Ga),沉积了巨量的陆缘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晚期为俯冲-碰撞造山阶段(2.0~1.85Ga),胶-辽-吉活动带褶皱造山。  相似文献   
26.
王智 《气象》1976,2(2):24-24
入冬以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会出现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谚语说:“瑞雪兆丰年”,冬季降雪对于北方的冬小麦是有好处的。但下雪也有不利的一面,如过早的下雪,会使晚秋作物、蔬菜等遭受冻害;牧区的暴风雪,还会吹散或埋住畜群;特别严寒的年份,在华南地区的大雪还会使热带作物遇到严重冻害。因此,在冬季作好降雪预报,对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致人民的生活,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李舸  闫伟  王智  彭文 《中国测绘》2023,(8):46-49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和长沙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根据《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顶层设计(2021—2025年)》《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建设三年(2021—2023年)行动计划》《2022年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和《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以达到“整体统筹、系统谋划、业务融合、数据互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8.
孙敬杰  王智 《测绘》2020,43(1):26-29,40
本文介绍了融合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地质环境、矿产资源、土地规划、矿产规划、不动产登记、地政管理、测绘管理、社会数据、经济数据、人口数据等各类数据,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资源体系方案,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1]。  相似文献   
29.
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传统测绘仪器为单点测量模式,其对异形建筑进行竣工测量难以全面反映不规则曲线的空间变化情况。本文以青岛市世园会主题馆为例,提出了以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异形建筑竣工测量数据采集设备,经过内业处理将外业不同测站采集的点云数据在当地绝对坐标系下进行拼接,并根据规划竣工验收需要提取指定剖面的线划图,该方法不仅可全面反映异形建筑的空间形态,还可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建模,制作三维漫游场景等形式辅助规划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30.
Lake Dianchi has undergone accelerated alternations resulting from human activities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 and provides an exceptional example for the study of regime shift in a shallow lake. Focusing on regime shift, w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and analysed alternations of key components of its ecosystem, including water parameters, phytoplankton and zooplankton biomass, macrophyte composition and fish populations. We found that the shifting course of Lake Dianchi went through three major phase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distinct states: Phase I clean, stable state during the 1950 s; Phase II transitional state during the 1970 s–1980 s; and phase III stable, turbid state since 1993. We analysed all data and samples, identifying the threshold concentrations at which regime shift occurred: total nitrogen(TN) and phosphorus(TP) reaching 1.2 mg/L and 0.13 mg/L, respectively.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increasing input of external nutrients, reclaiming land from the lake and foreign fish invasion were major inducements to the accelerated shift of Lake Dianchi to its turbid, stable state. These findings provide valuable guidelines for potential efforts to reverse this unnatural process in Lake Dianchi. The restoration may need to:(1) thoroughly and accurately identify pollution sources to control and reduce excessive external nutrients flowing into the lake;(2) return reclaimed land to the lake and recover the littoral zone to its natural state to facilitate increased restoration of macrophytes; and(3) strategically adjust fish populations by reducing benthivorous and filter-feeding fish populations that prey on zooplankton, while enlarging zooplankton populations to control phytoplankton biom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