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二维的大气CO2——大西洋碳循环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描述了一个二维(纬度×深度)的大西洋碳循环模式,模拟了大气和海洋间CO2的交换以及碳在海洋中的输送过程。模式在运行时使用了一个12层的三维动力学模拟的海洋环流的结果。大西洋被划分成397个网格箱,每个箱子中各种形式的碳的含量、总碱度、溶解的无机营养物和溶解氧的浓度以及几种14C(碳14)同位素的值分别得到求解。模式稳定状态的计算采用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计算结果与“地球化学的海洋研究(GEOSECS)”的实际观测数据对比,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实际大西洋中几种化学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82.
当在地震勘探野外采集中遇到障碍物时,炮点位置通常会偏离设计位置。线性动校正是检查炮点位置偏离情况的常用方法,但其无法准确判断炮点位置偏离的方向及距离。为此,研究提出了炮点空间位置差异校正技术,该技术首先采用线性动校正分象限叠加方法判断出位置不准的炮点及偏离方向,然后,采用分排列校正时差分析方法确定炮点的偏离量。理论和实践证明,该技术突破了常规线性动校正和叠加线性动校正技术的局限,不但能对炮点的偏离方向做出判断,还能对偏移距离有一个较准确的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3.
中国甲烷排放现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介绍了1990年和1994年我国甲烷排放源估算工作。首先,对1990年的甲烷排放源进行了收集和完善,尤其是对1990年城市垃圾甲烷排放源重新做了计算;其次,根据最新研究资料,对1994年的甲烷排放源重新作了计算;最后把1994年甲烷排放与1990年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中国1990年和1994年甲烷排放分别为3092×106t和3291×106t,分别约占当年全球总排放的59%和61%,其中,采煤、油气领域泄漏、反刍动物与动物粪便、垃圾填埋等甲烷排放有所增大,而生物质燃烧、稻田甲烷的排放有所减少,农村堆肥中的甲烷排放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4.
利用一个全球海洋动力学环流模式所模拟的海洋环流场,建立了一个全面的二维海洋碳循环模式。此模式摒弃了传统箱模式的缺陷,充分考虑了诸如大气与海洋间的碳交换、光合作用和氧化分解、碳酸钙的产生和溶解、悬浮颗粒物的下沉等过程,尤其是在模式中耦合进了以往甚少考虑的海洋生物过程对碳循环的影响,引入了详尽合理的参数化方案。通过模拟发现:在稳定状态下,大气和海洋中总碳含量分布依赖于发生在海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及边界条件,水平扩散系数和光合作用常数率对各化学量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5.
华东地区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DNDC(DeNitrification and DeComposition)模式,对华东地区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的N2O排放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模拟出轮作周期中N2O的主要排放峰值和排放趋势,但与实测值相比,模拟结果普遍有些偏小。相对而言,该模式对旱地阶段的模拟结果比较理想,尤其是对春季小麦返青至成熟期的模拟最好。因此,我们就该阶段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敏感性研究。结果指出,对这一阶段N2O排放影响最大的是化肥的施用,其他比较重要的影响因子还包括犁地方式、有机肥、降水量、降水中的N含量以及温度等。  相似文献   
86.
北京一月大气气溶胶的化学成分及其谱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83年1月分别在市中心生活区和市郊气象塔处进行了为期10天的气溶胶采样,获得26组分级采样样品,样品用PIXE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20种元素的浓度及其谱分布.发现大多数元素的谱分布都是双模的,但细粒和粗粒气溶胶分量的相对强度各不相同.Ca,Al和Ti等元素以粗粒态为主;Zn,As和Pb等以细粒态为主;Cl,K,S,Si等二种分量相当.其中S和Si的谱分布与过去文献中的报道有很大区别,表明它们来源的复杂性.粗粒态气溶胶中除个别元素外,城区浓度大约是市郊浓度的1.4倍,而细粒气溶胶各元素浓度城区与郊区差  相似文献   
87.
The acidity of precipitation in both clean and polluted areas was calculated for atmospheric CO2 and SO2 in equilibrium with water. pH values of 5 and 4.5 were obtained. In Beijing the pH value is increased due to paniculate chlorine reactivity and rainout of CaO in the atmosphere. The increase of pH value is related to liquid water content in cloud and the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paniculate Cl and Ca in the atmosphere. This mechanism may help to explain the nonacid rain observed in Beijing where the air pollution problem is serious, as viewed by SO2 concentration and paniculate burden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88.
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李晶  王明星  陈德章 《大气科学》1998,22(3):354-362
通过对稻田甲烷排放多年的野外实验观测和对稻田甲烷排放控制因子的研究,总结出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方法,对各种减排方法的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做了研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种减排方法做了进一步的评价分析。现有的稻田甲烷减排方法主要有其他肥料代替传统的有机肥、种植低甲烷排放的水稻品种,以及稻田的灌水管理。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主要有杂交稻替代常规稻,沼渣肥替代纯有机肥。杂交稻替代常规稻的经济效益很显著,减少甲烷排放的同时能增加水稻的产量。沼渣肥替代有机肥的减排效果较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优于杂交稻替代常规稻。  相似文献   
89.
王明星 《大气科学》1979,3(1):21-31
本文计算了双水缔合分子的一个转动-振动带的吸收线参量,包括线位置、低态能量、转动跃迁强度和吸收线强度,并进而计算了它在550—750cm~(-1)波长范围内吸收系数。最后估计了双水缔合分子对8—13μ大气窗区水汽连续吸收的贡献。  相似文献   
90.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几个主要温室气体研究项目中关于二氧化碳(CO2)排放源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结合最新资料,对1990年的中国CO2排放源进行了收集和完善,对1994年中国CO2排放源重新做了计算.其中,工业生产过程的CO2排放,在以前的研究中仅仅计算了水泥一项,本研究中我们增加了石灰、钢铁、电解铝三项,力求使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结果表明,1990年和1994年中国CO2矿物燃料燃烧和工业过程总排放分别为2218.9×106t(合605.1×106t碳)和2787.8×106t(合760.3×106t碳),分别占当年全球CO2总排放的10.2%和12.7%.能源和工业生产活动的CO2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矿物燃料燃烧是中国CO2的最大排放源,占总排放的90%以上.对CO2排放源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中国CO2排放存在大于10%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