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浙西寿昌火山洼地进行区域调查、圈定火山机构基础上,对中生代建德群劳村组层型剖面中的火山岩夹层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岩石SHRIMP锆石U-Pb测年。岩石地球化学显示Nd、Tb峰及Sr、P、Ti谷和明显Eu的亏损,指示为拉张环境。经测定剖面从底部到顶部,火山岩夹层年龄为135.1±1.6 Ma^128.0±1.9 Ma,剖面沉积—喷发活动与华南构造具较好的对应性,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在浙西反映。该剖面在华南白垩系火山岩系地层中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62.
风云3号卫星微波湿度计的系统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波湿度计(MWHS)是风云3号卫星的主要有效载荷之一,其频率为150GHz(双极化)和183.31GHz(三通道),采用垂直于飞行方向的交轨扫描方式,科学目标是探测大气湿度的垂直分布.本文简要介绍微波大气湿度探测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微波湿度计的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描述了微波湿度计的性能指标要求.测试结果表明,微波湿度计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3.
64.
FY-3C微波湿温探测仪辐射测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9月发射的FY-3C是我国第2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3颗星,其上装载的微波湿温探测仪在118 GHz氧气吸收线和183 GHz水汽吸收线设计了两组大气探测通道,在大气窗区设置了89 GHz和150 GHz探测通道。为保证微波湿温探测仪在轨定量应用,卫星发射前完成了地面热真空试验。该文介绍了热真空定标试验原理,并对FY-3C微波湿温探测仪正样产品真空试验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FY-3C微波湿温探测仪正样产品15个探测通道的灵敏度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各通道观测亮温间相对独立,定标准确度优于1.6 K,真空试验过程中微波湿温探测仪定标结果稳定。FY-3C微波湿温探测仪发射前热真空定标特性分析结果为仪器在轨定量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生态输水是胡杨林保护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分析输水漫溢对胡杨林恢复的影响是评估生态修复成效的关键。以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集时序遥感技术对2016年胡杨林保护专项行动实施以来的生态输水进行动态监测,定量分析漫溢水面和漫溢频次对胡杨林植被盖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漫溢水面主要存在于8—9月,年漫溢面积最大为246.7km2,最小为70.5 km2,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北多南少、下游大于上游的格局。(2)2016—2021年保护区胡杨林植被盖度从18.88%增加至19.61%,其中输水漫溢面占比65%的塔里木河北岸呈增加趋势,而南岸呈减小趋势。(3)输水漫溢区植被盖度的平均增长速率最高可达未输水区的4~5倍,当输水漫溢频次为3次时,植被盖度的增长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6.
测绘技术在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不同程度地尝试着开展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工作,然而,该项目是建立在完成城镇地籍调查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需要提前运用测绘手段完成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方能提高精度,形成准确的基础图件、数据,从而为保质保量完成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工作做好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7.
原油污染对栉孔扇贝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原油水溶性成分(water soluble fraction of crude oil,WSF)为污染物,采用暴露实验法,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和消化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WSF污染下,鳃和消化腺组织SOD和CAT酶活性随暴露时间增加一般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酶活性达到最高的时间随浓度不同而变化.第1天时消化腺SOD在0.08 mg/L浓度下被诱导,而后随时间增加表现为抑制效应;浓度为0.21和0.88 mg/L时消化腺SOD酶活性被抑制,随暴露时间延长而活性增加.暴露时间为4d时,石油烃浓度在0.08和0.88 mg/L时鳃组织SOD酶活性均被抑制,而浓度为0.21 mg/L时被诱导.消化腺和鳃组织SOD可以作为扇贝被污染胁迫的指标.  相似文献   
68.
阴山位于河套断陷带北部,晚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非常活跃,阴山持续不断隆起,河套随之不断下陷,作为地貌响应之一,阴山河谷中发育了一系列河流阶地。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地貌学、沉积学及年代学方面的研究,厘定了阴山西段河谷普遍发育的4~5级河流阶地;并利用光释光(OSL)测年方法,恢复了其堆积-下切历史,建立了河流阶地年代框架:T4、T3、T2、T1级阶地大致形成时间分别为58.00ka BP、46.25ka BP、32.19ka BP、15.79ka BP之后;分析了本区河流阶地的成因:阴山的构造隆升为本区河流下切提供动力基础,是形成河流阶地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化通过改变水流流量与沉积物通量的比率影响阶地的堆积-下切行为的转换,是河流阶地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利用河流侵蚀速率差异性讨论了晚更新世以来阴山西段的构造隆升模式:51.61~41.28ka BP之间,阴山西段隆升以中部高于东西部的穹窿式差异性隆升为主,23.22ka BP之后,阴山西段的隆升区段差异性减小,趋向于整体隆升。  相似文献   
69.
亚洲内陆晚新生代干旱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选择天山北麓柴窝堡盆地南缘乌鲁木齐河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建立的时间标尺,分析了该剖面碎屑沉积物岩石磁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一步探讨了柴窝堡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特征。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约束乌鲁木齐河剖面底界年龄为~6.8 Ma,顶界年龄为~3.3 Ma。详细的岩石磁学测量及漫反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剖面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主要包括磁铁矿、赤铁矿等,磁学参数χlf、χARM、SIRM、S-100mT、S-300mT、 χARM/SIRM等在~6.3 Ma、~5.2 Ma存在明显变化,揭示磁性矿物粒度、含量等存在相应变化,如在~6.3 Ma前后,磁性矿物颗粒逐渐变粗、含量降低;在~5.2 Ma前后,磁性矿物颗粒逐渐变细后趋于稳定、含量逐渐增多。基于稀土元素分析、沉积粒度与磁学参数相关性分析,认为沉积物源与沉积物粒度不是导致乌鲁木齐河剖面磁学性质变化的主要因素,自~6.8 Ma以来逐步干旱化的气候条件可能是导致该剖面磁学特征变化的重要原因。基于漫反射光谱分析得到的红度与亮度数据结果也揭示了同样的古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70.
黑龙江省初霜冻变化特征研究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健  许丽玲  班晋  陆妍  王振  张春梅 《冰川冻土》2019,41(3):629-636
利用黑龙江省1961-2013年地面测站62站资料和月环流特征量、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选取秋季地面最低温度≤ 0℃的初日作为初霜冻日期,分析了初霜冻日期的时空变化特点,北半球500 hPa月平均环流演变特征,影响初霜冻早晚的特征量因子,为初霜冻趋势预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初霜冻日期呈现显著推迟的趋势,推迟约8.2 d,平均推迟5 d以上的年份均在1988年以后出现;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是由北开始出现并向南推进,平原则普遍晚于同纬度的山区,EOF分析初霜冻的发生除具有一致性气候特征外,还具有南北相反和东西相反的变化趋势;初霜冻偏早年时,北半球500 hPa环流从前期到同期在黑龙江省北部至极地区域有大范围的负距平,反之,若是正距平,初霜冻易偏晚;影响初霜冻早晚的特征量的因子有欧亚(亚洲)经向环流型、鄂霍茨克海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大槽强度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极涡、AO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