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区域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的确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计算了 2 .5′× 2 .5′分辨率的重力大地水准面 ,并结合测区地势布测了 GPS水准点 ,以这些点作控制完成了系统改正 ,最终提供了 WGS-84椭球的区域大地水准面。经外部高程值检验最大差值为 6.1cm,中误差为± 3 .19cm,并已应用于咸阳市 1∶ 10 0 0比例尺的测图。  相似文献   
12.
感潮河段丁坝局部冲刷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局部冲刷和一般冲刷的不同,建立了考虑垂向水流作用的局部冲刷三维紊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对往复流和单向流作用下的丁坝局部冲刷进行了验证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往复流作用下丁坝局部冲刷在冲刷过程和冲淤形态上与单向流有明显不同,若采用单向流作用下的局部冲刷模型试验结果来指导往复流作用下丁坝头防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3.
从动物考古学角度,依照成本与收益模式,根据猎物体型大小以及躲避猎捕的速度等标准将水洞沟第12地点的动物划分为高回馈率的大型动物和低回馈率的小型慢速动物以及小型快速动物三类,利用Simpson指数对三种类型动物数量分布的均衡度进行检测,发现第12地点远古人类对三类猎物的选择倾向性较低,即肉食食谱的均衡度较高.与Stiner的研究结果对比显示,第12地点的均衡度变化应该不是气候改变造成,而可能是肉食广谱革命的结果.与西亚地区的Natufian中石器文化相关数据的详细对比,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4.
重力异常归算中的变密度改正及其对平均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惠民  郭春喜 《测绘学报》1996,25(4):292-297
本文给出了重力异常的变密度层间改正、变密度地形改正计算公式。首次采用文中提出的移动拟合法,分别按变密度和常密度应用快速Fourier变换(FFT)进行了平均空间异常的计算。证明应用变密度时提高了计算精度,在大山区对5′×5′值的影响一般在10mgal左右。(1gal=1cm/s2)。按本文提出的方案,完成5′×5′地壳密度参数的计算时,精度可达:0.05g/cm3  相似文献   
15.
流动型态对曼宁糙率系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建京  王惠民 《水文》2002,22(6):22-24,53
根据明渠水流流动型态的概念,通过对实验资料的分析,得到均匀流时糙率系数随水深增加而减小,形成M1型水面线的非均匀流时糙率系数随水深、水力坡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规律。提出的糙率系数的二步计算法,可以解决因非均匀流水深沿程变化,难以建立糙率系数与水深关系的困难,为在水力计算中修正糙率系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是在地质战线上做基层領导工作的。几年来由于坚持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在改造思想、改进工作方面有了一定进步。去年我队在八个月的地质工作中,由找不到矿到找到矿,由发現小矿到捉住大矿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普查找矿中,认真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运用辯証法战胜形而上学思想的斗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塔中地区礁滩储集体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奥陶纪时期,塔中地区发育生物礁、丘和滩等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建隆生物礁丘发育层位主要集中在上奥陶统.塔中地区的礁滩相包括灰泥丘、中物礁、粒屑滩和地质异常体等4种类型,沉积古地理、构造作用、陆源碎屑物注入和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塔中地区生物礁的分布环境主要有2个相带:一是台地内,尤其是半局限台地与开阔台地的转折处或台内缓坡上,如塘参1井、塔中23井上奥陶统的生物礁:另一个是台地边缘,如塔中45井-塔中44井-塔中24井-带为台缘外带,以发育中高能粒屑滩和骨架礁组合为特色,而大致在塔中35井-塔中12井-塔中15井-塔中161井-带为台缘内带,发育中低能粒屑滩、灰泥丘及障积礁组合.  相似文献   
18.
我国陆地垂线偏差精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高精度GPS2000网进行联合平差时,为满足地面观测数据归算到WGS84椭球的需要,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和高阶次地球重力位模型,应用全国重力资料和30″×30″数字地形模型,完成了参加联合平差的48 919个大地点的相应于WGS84椭球垂线偏差的精化计算,并用115个与天文点重合的GPS点的实测垂线偏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外部检验,得到全国垂线偏差子午分量的总体精度为±1.45″,卯酉分量的总体精度为±1.50″。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了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特性,气象水文干旱事件的转化关系及风险传播特征亟待研究。基于站点、栅格观测资料和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5)的19个气候模式输出数据,采用新安江等4个水文模型模拟了中国135个流域历史(1961—2005年)和未来时期(2011—2055年,2056—2100年)的水文过程,计算了SPI(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和SRI(Standard Runoff Index)干旱指标,通过游程理论识别了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事件,利用Copula函数与最大可能权函数度量二维干旱风险特征,定量评估了气象干旱至水文干旱的潜在风险传播特性。结果表明:①气象-水文干旱对气候变化响应强烈,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干旱联合重现期增大,干旱潜在风险减小,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干旱联合重现期减少60%~80%,干旱潜在风险增加;②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风险在历史和未来时段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超过0.99;③各流域水文干旱风险变化对气象干旱风险变化的敏感程度不会随气候变暖发生较大变化,但未来北方地区水文干旱同气象干旱同时发生的概率将会小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潜蚀是深厚覆盖层渗透稳定性问题中比较主要和突出的一种表现型式,开展深厚覆盖层潜蚀问题的相关试验及理论研究,对于保障中国已建、待建重大水电工程的安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区分了潜蚀与向后侵蚀管涌,指出潜蚀与向后侵蚀管涌的发生机制完全不同,两者不能混淆在一起。与向后侵蚀管涌相比,潜蚀更具隐蔽性,其发生发展机制更加复杂。其次,从潜蚀发生的几何条件、水力条件及潜蚀数学模型等3个方面详细梳理总结了潜蚀研究的相关进展。最后,结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提出未来应着重加强对原状覆盖层土体内部稳定性评价,对极端条件、复杂渗流条件、复杂地层条件下潜蚀发生发展机制,潜蚀时间效应及其长期影响的评价和控制,对潜蚀本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等方面的试验及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