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土地开发整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将信息技术特别是"3S"技术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原理和实践.开发、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从不同深度、不同层次全方位地介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效率提高、规划科学、指标精确、方案优化、过程和成果规范,达到计算机辅助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室内养殖的4、7和10月龄干、鲜糙海参的营养成分。【方法】用国标统一方法分析。【结果】随着生长发育,糙海参干体粗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而粗蛋白和总多糖含量则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月龄糙海参鲜体内水分、粗蛋白、总多糖、总皂苷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脂肪含量低于检出限。在糙海参体内共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1种半必需氨基酸和8种非必需氨基酸。4月龄糙海参干体各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7月龄和10月龄糙海参(P0.05),各月龄糙海参氨基酸含量由大到小顺序较为一致,为谷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但鲜体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氨基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糙海参干体必需、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0.36~0.38,26.58%~27.55%,鲜品的必需、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0.33~0.36、26.06%~26.34%;不同月龄糙海参干体的鲜味、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60.74%~61.46%、66.29%~66.21%,鲜品的鲜味、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62.86%~64.03%、66.13%~66.46%。【结论】室内养殖糙海参品质和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3.
基于经验格林函数和加速度包络,利用差分进化法反演了芦山地震断层面上高频地震波(1~10 Hz)辐射区域,其高频地震波的辐射强度利用震源时间函数的幅值表示。结果表明,芦山地震断层面上高频辐射分布很不均匀,其中凹凸体部分是高低频辐射最强的区域,另外,凹凸体周边以及断层破裂停止的区域也存在较强的高频地震波辐射,而这些区域的低频地震波辐射则很弱。这表明芦山地震地震波辐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研究结果对宽频带地震动模拟芦山地震震源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高产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2001年3a的高产试验结果显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虾塘中和恰当的管理下,在广西沿海进行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的集约化养殖是可行的,在平均放苗密度约74尾/m^2时,凡纳对虾的平均单位产量可达到7224.35kg/hm^2。在一定的放苗密度范围(27-81尾/m^2)和养殖期限(99-139d)内,对虾单产与放苗密度和养殖天数正相关,蛋白质水平为35%的配合饲料可以满足集约化养殖的凡纳对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
海秀断裂近东西向展布于海口市中心,准确厘定其几何位置和最新活动特征对科学评价海口市地震危险性、地震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微地貌测量、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前人确定的海口市中心城区全新世活动海秀断裂,分别在5个典型地点进行详细研究.首先,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微...  相似文献   
26.
几种雨量观测方式比对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雨量观测方式对降水测量的影响,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进行了几种雨量观测方式的比对试验。本文利用该试验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雨量计及其不同安装方式对降水测量的影响,并分别给出了各雨量计的测量值。结果表明:降水测量与雨量计的安装方式极其相关,坑式安装测量的雨量值最大,其余依次为双栅、防风圈和平地安装(呈水口高出地面70cm);当前业务观测方式测得的降雨量偏小;降雪测量受风场的影响比液态降水测量更显著。  相似文献   
27.
阿克苏河灌区是中纬度干旱区典型的绿洲灌溉系统,同时也是新疆第二大灌区,了解灌区作物需水量可为灌区种植结构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Penman-Monteith蒸散发模型,结合作物系数法估算了阿克苏灌区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和作物种植结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960—2015年阿克苏灌区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为586 mm,且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38.43 mm/10 a。随着气候变化和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1990—2015年间作物需水量急剧增加,增加速率高达99.37 mm/10 a。对于不同作物类型,果林的需水量最大,高达829.8 mm,其次是棉花、水稻和玉米,小麦需水量最低。阿克苏灌区的作物需水量对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较为敏感,而对最低气温、风速和水汽压的敏感度较低。当日最高气温升高2℃时,作物需水量增加4%,当日照时数增加10%时,作物需水量将增加3.2%。另外,作物需水量对作物种植结构非常敏感,当果林的种植面积比例增加10%时,作物需水量增加了12.1%。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基于地面和高空资料,分析了阿克苏河流域1960—2015年的气候和水文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高空气候变量在径流反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阿克苏河流域地表温度呈显著升高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18℃/10a(-0.09~0.43℃/10a);流域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10.42 mm/10a(2.23~21.11 mm/10a)。阿拉木图、伊宁和库车3个高空探测站的0℃层高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于1960—1989年,1990—2015年3个站的0℃层高度分别增加了88.9 m、29.4 m和7.2 m。联合使用地面气温、降水和高空0°层高度资料,能显著提高阿克苏河流域夏季流量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29.
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中国大陆强震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用于中国大陆年度最大地震震级预测。 先用小波变换把中国大陆年度最大地震序列分解成几个不同尺度水平(频率)的子序列, 然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对分解后的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 最后通过重构几个子序列的支持向量机预测结果得到最终预测结果, 预测次年中国大陆最大地震震级。 与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方法对比, 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预测效果很好, 说明此方法可用于地震时间序列预测。  相似文献   
30.
以邵东县为例,针对其对建设用地数据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设计和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建设用地监测信息系统.系统采用经典的B/S(browser/server)三层应用架构,设计了一张图、批供地、土地开发、辅助决策和统计报表5大功能模块,实现了建设用地及相关数据的动态管理,并通过辅助决策功能模块为批供地办理及土地开发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