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文章引述了江苏省在经济建设中地震监测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的实例 ,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进而提出了实现经济建设发展和保护地震监测环境矛盾统一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江苏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与震害快速评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苏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中强地震时有发生的特点,讨论了江苏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内容,提出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空间信息的分层组织与管理问题。并对基于GIS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震害快速评估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机载激光遥感成像的激光回波波形数字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机载遥感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其关键组成部分的地面目标激光回波波形数字化电路的设计及其组成特点,叙述了该波形数字化电路的时序设计和数据存储结构,最后讨论了波形数字化结果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及相关问题,得到了系统试验运行中获取的激光回波的有关预处理结果,它们将作为进一步生成地面三维图像和目标分类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4.
基于色彩空间转换及模糊约束聚类的地形图自动分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彩色地形图的自动分色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算法。该方法首先对地图的色彩空间进行转换,使其支方图的峰谷特性更加明显,然后对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进行模糊约束,并把此算法扩展到2维空间,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地图的自动分色问题。此算法已编程实现,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嫦娥一号激光测距数据及全月球DEM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高度计是搭载在CE-1上的主要载荷之一, 用于月球表面的地形测量. 2007年11月28日02点22分, 激光高度计成功获得第一个探测数据, 截止到2008年12月4日, 总共获取了约912万个探测数据, 数据覆盖全月面. 我们利用这些探测数据制作了空间分辨率为3 km的全月DEM模型, 月表地形地貌特征反映明显, 地形细节表达层次分明、清晰可辨. DEM模型的平面定位精度为445 m (1σ), 高程测量精度为60 m (1σ). 根据这一DEM模型, 测得月球表面最大高差为19.807 km, 最高点位于Engel’gardt撞击坑东缘(158.656°W, 5.441°N, +10.629 km), 最低点位于Antoniadi撞击坑底部(172.413°W, 70.368°S, -9.178 km). 通过比较, CE-1的激光高度计DEM模型, 在精度和分辨率上明显优于美国ULCN2005, 与日本SELENE激光高度计DEM模型相当, 测量到的最高点与SELEN结果相似, 但CE-1数据新发现了比SELEN结果更低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6.
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噪声模型和对辐射灵敏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应用效果非常依赖仪器获取图像的信噪比。根据高光谱成像系统的设计特点和各种噪声的来源,建立了时域噪声、空域噪声、空间干扰和光谱混叠等各种噪声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种噪声对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结论对提升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隧道衬砌冻胀压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建宇  胡元芳 《冰川冻土》2004,26(1):112-119
冻胀压力的量值和分布不仅取决于围岩的性态和气象条件,而且同衬砌结构的材料、刚度以及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从岩石和土层两种围岩中衬砌承受冻胀压力的机理出发,探讨其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对寒冷地区隧道衬砌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数字地图的多属性最优路径问题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地图为背景,通过综合数字地图交通道路层的几个属性来设置权值,并改善矩形框搜索区域算法,使之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下交通道路网的最优路径计算,提高了Dijkstra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绕月探测工程的初步科学成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 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于52.36°E, 1.50°S的丰富海区域, 在轨运行495天, 比预期一年的工作寿命延长4个多月, 一共获得了1.37 TB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 在此基础上目前已生产出约4 TB科学应用数据产品. 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 已经获得了包括“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 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 为推动我国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