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61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沙盘电路控制是多媒体互动沙盘实现互动控制、同步展示的重要途径,也是控制展示沙盘内外部灯光特效的中枢。本文针对多媒体互动沙盘模型研制中互动控制、光电展示方面丰富多样的实际需求,深入研究了电路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研制关键技术,并在多媒体互动沙盘模型工程实践中进行了应用。该系统开发便捷、功能实用、扩展性强,满足互动控制、同步展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72.
东阿县城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阿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于聊城市。东阿县城区目前易于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系明化镇组中下部和馆陶组。热源以正常的地温传导为主,深部热流沿断裂带上涌及断裂活动产生的热量也是区内增温热源[1]。  相似文献   
73.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元素迁移和沉淀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是扬子块西南缘川―滇―黔接壤区的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已探明的唯一超大型铅锌矿床,矿床规模大(Pb+Zn探明储量超过500万吨)、品位高(Pb+Zn平均品位大于25%)、伴生元素多(Ag、Ge、Cd、Ga等),有很高的研究和经济价值。本文在总结该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基础上,探讨了成矿流体迁移和沉淀机制。研究表明,低温(150~200℃)条件下,Zn主要以硫氢化物络合物迁移,少量呈氯化物络合物形式;Pb主要以氯化物络合物,少量以硫氢化物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高温(300~400℃)条件下,Pb、Zn主要以氯化物络合物的形式进行迁移。流体混合作用导致成矿流体温度降低,还原硫和Cl-浓度降低,pH值升高和氧逸度降低是成矿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4.
速度是地震勘探的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在中国西部勘探实践中,表层地震速度一直困扰着地震勘探的进程.现有的地表速度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速度研究现状与现阶段对勘探精度的要求不相适应.速度分析方法、速度数据资源不完整以及速度研究与地质结合不足严重阻碍着速度研究的深入.对于现在大规模的区块联合研究,没有一种适应于多区块的...  相似文献   
75.
以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集砂体为研究对象,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盆地内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演化过程中储集砂体发育特征,主要表现为: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含砾粗砂岩、中粒砂岩、细粒砂岩等;成因复杂:包括冲积扇砂体、河流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等;分布广泛:具有广覆式大面积分布特征。在上述基础上,系统深入分析了控制盒8大面积砂体分布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强物源、多物源供给是基础,多水系发育是前提,平缓古地貌是背景,高流速河流是动力。其中,强物源、多物源不仅为盆地内提供了丰富碎屑物质,而且控制着盆地内不同区域储集砂体的岩性特征;多水系发育为形成大面积砂体分布提供了条件,发源于物源区向盆地内搬运陆源碎屑物质的六条水浅流急的辫状河道在盆地中部汇合交叉控制着单层砂体厚度及其连片性。平缓古地貌控制着多河道发育和长距离搬运过程中河道摆动、迁移频繁,并相互叠置交叉。高流速河流控制着平缓古地形上发育的多河道不断交叉、复合。并定量计算了盒8段储集砂体沉积时的地形古坡度,平均坡降为1.10m·km-1,平均坡度为0.063°;古河流水体平均流速为8.31m·s-1。进而,结合盆地内钻井实际建立了下石盒子组盒8段独具特色的"强物源供给的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76.
克孜勒萨依工作区位于昆仑-柴达木成矿带西段的祁曼塔格岩浆弧,成矿条件有利,是大调查工作以来新发现的重要成矿带之一.已发现特大型钨锡矿床,区域物化探异常密集分布,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文根据该地区1:1万岩屑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7.
针对传统的条形码食品追溯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采用先进的射频识别码(RFID)技术以及广泛使用的短信息技术来建立的对虾追溯查询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将RFID数据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后台短信网关,经网关处理,给客户提供快捷、有效的追溯信息,方便客户及时了解对虾的产地、养殖情况(饲料、用药)、以及生产情况等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78.
以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资料观测与分析为基础,依据岩石组合、沉积组构和剖面序列等特征,研究南华北盆地青白口系沉积体系类型,识别滨岸、碎屑岩潮坪和陆棚3种沉积体系,分析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时空演化.在岩相古地理研究基础上,探讨青白口系烃源岩、储集层及生储盖组合等油气地质条件.结果表明:青白口系沉积相带总体表现为南北向...  相似文献   
79.
对南秦岭西乡群孙家河组英安质火山熔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方面的研究。获得的锆石年龄为814.8±5.2Ma,属于晚青白口世。该年龄为研究南秦岭扬子陆块过渡基底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并为研究扬子陆块Rodinia超大陆汇聚时限及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80.
以华能莱芜电厂百万机组“上大压小”扩建工程填方区回填块石土强夯地基处理试夯试验为例,比对2个试夯分区采用不同施工工艺施工的质量差别及处理效果,据此查明强夯法的施工质量,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土的密实度、变形参数和地基承载力等。根据场地夯填厚度,选取合适的虚填厚度及相应的施工工艺,确定最终施工方案,进一步提高强夯地基处理效果,为最终确定大面积施工所采用的施工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