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7篇
  免费   2049篇
  国内免费   2198篇
测绘学   1064篇
大气科学   1818篇
地球物理   1769篇
地质学   5426篇
海洋学   1265篇
天文学   120篇
综合类   624篇
自然地理   928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78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4篇
  1965年   12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本文从田间实验资料入手,逐一分析了土壤、植物、大气因子对蒸散计算的影响。通过对彭曼-蒙蒂斯(Penman-Monteith)方法的修正和简化,确定了计算潜在蒸散和作物系数的模式。经验证,说明所建模式的效果是好的。从而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作物需水量和实际蒸散量的计算方法,并对潜在蒸散和作物系数等概念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22.
本文介绍了1985年底发生在山东胜利油田角07井的一次注水诱发型小震群的活动情况,论述了地表宏观现象,分析与讨论了这次诱发型震群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923.
今年4月30日14时17分新疆乌恰县两发生6.0级地震,具体参数如下: 发震时刻:14~h17~m40~s 震中位置:39.6°N,74.4°E 震级:(Ms) 6.0 地点:乌恰县西吾合沙鲁乡 据了解,此次地震乌恰、喀什等地有感。主震后统计至5月3日12时止共记到Ms2.0级以上余震26次,其中,4.0—4.9级3次;3.0—3.9级2次;2.0—2.9级21次,序列衰减较快。  相似文献   
924.
☆本文利用文献[1]中给出的公式: q_(N+1)=a_1q_N+a_2q_(N(?)1)+a_3q_(N(?)2)+………+a_pq_(N-p+1)对甘肃地区的地震序列(M≥4.0)、南北带北段地震序列(M≥4.0)及全国的强震序列(M≥7.0)进行线性外推,预测未来某时段的震情,经检验,其效果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925.
新疆冬季飞机人工降雪试验由于农业生产需要,从1978年冬开始,至1985年冬已连续进行了8年,这8年也正好是自治区农业由歉收转为连续丰收的8年.飞机降雪试验为自治区农业8年连续丰收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26.
一、引言新疆北部是新疆的主要产粮区,冬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在塔额盆地、伊犁地区及准噶尔盆地南缘每年种植约500万亩冬小麦.但是,冬小麦冻害对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尤以准噶尔盆地南缘最严重.1962-1963年、1974-1975年冬季,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曾出现了大面积严重冻害.发生冬小麦冻害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降雪少、积雪薄.因此,在新疆北部,尤其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北疆沿天山一带开展冬季人工降雪试  相似文献   
927.
制定工矿企业抗震防灾规划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大战略措施,具有长远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矿企业的特点及当前制定此类规划中的问题,提出了制定此类规划的基本做法,并举例说明了规划工作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8.
电流计记录地震仪的基本理论是本世纪初俄国院士伽里津奠定的。电流计记录地震仪的出现对于地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这种方法在地震观测中的垄断地位从未受到挑战,只是近一、二十年来,数字记录地震仪的出现,才使其地位有所下降。但是,数字记录地震仪并不是全盘否定模拟记录在今后地震观测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经典的记录方法,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不会被完全取代。基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的估计,苏联在大力发展数字记录系统的同时,在完善和发展电流计记录地震仪方面也卓有成效地做了很多工作,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929.
IGRF1980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国际地磁场模式中没有应用到中国的地磁观测数据,要把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作为中国的地磁背景场,那么地磁场各要素在各地区的差别是怎样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以利大家实际的应用,本文采用了几个方面的地磁观测数据与IGRF1980基本磁场(MF)、长期变化(SV)模式的计算值进行比较。(1)利用地磁台的年均值和年变率与IGRF1980模式的计算值比较;(2)利用1980.0中国复测点的观测值与其比较,(3)1980.0中国地磁场模式与IGRF1980的MF和SV模式相互比较。  相似文献   
930.
五家维灌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建最早的现代化灌区之一,建于1952年,总控制面积90万亩,现有耕地40万亩。灌区主要引用乌鲁木齐河和头屯河的地面水和灌区内的地下水进行灌溉,总引用水量约2×10~8m~3。灌区骨于水利工程有猛进、八一和沙山子三座水库。主要引水干渠为和平渠、猛进干渠和八一东、西干渠,全长约100km;渠道上有各种类型建筑物70多座。灌区位干乌鲁木齐市北约50km的天山北麓和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冲积平原上,海拔450—550m,南北长80km,东西宽20km。灌区年平均气温4.6—6.2℃,极端最高气温为43.8℃(7月),极端最底气温为-41.6℃(1月),地面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