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67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航磁异常轴向是磁场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以实例叙述了异常轴向方位角、方位角均方差以及轴线密度的统计方法,并讨论了这些特征要素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62.
重、磁勘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工作范围广等优点,已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前人大多在不考虑重、磁勘探观测精度的条件下进行了垂向识别能力的研究,但在考虑重、磁观测精度条件下,重力(重力异常、重力张量)与磁力(磁力异常、磁力三分量、磁力张量)对孤立异常的垂向识别能力如何则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本文从重、磁场正演理论出发,以球体(点源模型)和无限延伸水平圆柱体(线源模型)为例,考虑给定观测精度条件下,以重力和磁力幅值大小与观测精度的关系来研究垂向识别能力,从而消除了背景场的影响,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靠度.通过研究表明,对于孤立异常,重力张量在浅部一定深度内比重力异常的垂向识别能力强,该深度与重力异常和重力张量观测精度的比值成正比;垂直磁化磁力张量在浅部一定深度内比化极磁力异常的垂向识别能力强,该深度与磁力异常与磁力张量观测精度的比值成正比;磁力在浅部一定深度内比重力的垂向识别能力强,该深度与地质体的磁化强度和剩余密度比值、重力观测精度和磁力观测精度比值成正比.通过重力和磁力垂向识别能力的研究将为重、磁勘探的实际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3.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简要概述了“九五”期间国土资源系统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近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4.
平面网格位场数据的空间域非线性曲率滤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面测线位场数据的空间域非线性曲率涯波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提取剖面到线位场的趋势和剩余异常,本文首次将该方法推广应用到平面网格位场数据情况,为平面网格位场的趋势和剩余异常的分离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方法。在新疆某地区的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平面网格位场数据的空间域非线性曲率滤波方法的应用效果好、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65.
苏门答腊岛DMC多光谱数据地质应用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灾后苏门答腊岛DMC32米多光谱遥感图像,经过几何精校正、主要地名标注、波段B2(R)、B1(G)、B3(B)组合和直方图正态增强处理制作了影像图,图像总体纹理信息较弱,但对海啸受灾区有突出作用。为了突出不同区域植被的色差和纹理信息,对影像图进行比值增强组合处理实验,比值增强处理后的图像对空间纹理有增强效果。依据DMC增强图像显示的纹理影像特征,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图像中有较明显规律的线状和环状纹理信息进行提取和制图,作为进一步分析该地区构造活动及与之相关地质灾害的基础依据。通过对图像的纹理信息综合分析,发现该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线形纹理信息和一些环形和火山机构影像信息,这些影像特征可能与该地区的一些地质活动有关,如新构造运动、活动断裂和火山活动中心、火山机构等。结合已知的地质、遥感三维立体图像和早期的TM图像资料,根据遥感图像上显示的特殊的地形和水系、线性纹理分布特征和典型地质体与断裂构造的遥感解译标志,对部分线性影像和环状影像的地质意义进行了解译,认为北西断裂为岛内的主干断裂,其次是与其相垂直配套的北东向断裂。初步分析了可能控制或诱发该地区地质灾害的断裂分布特征,推断出三处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易发区和两处火山活动可能区域。所推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具备了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灾害形成、流通、堆积等先决条件,如果植被遭到破坏,一旦遇到强降雨影响,极有可能诱发上述地质灾害。火山活动区均处于北东向断裂带与北西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根据地质构造和遥感影像特征分析推断,区内地震及火山活动有可能受板块活动地震影响而再次激活,形成新的地质灾害。以上遥感地质信息,在进一步经过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证实后,对岛内灾后重建及减灾、抗灾等活动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2003年在广东大亚湾西北部新发现了一处火山岩型铀矿点,经刻槽取样分析,铀矿石品位高达0.459%。该处铀矿物成份主要是沥青铀矿和次生铀矿物,前者 UO_2最高为94%,Al_2O_3<1%,P_2O_5含量变化大,按照 P_2O_5含量可分两组,其一变化于2.23%~2.57%,另一组变化于17.96%~19.95%;次生铀矿物含 UO_3大约为60%左右,Al_2O_3在1.6%~3.0%之间,P_2O_5变化于10%~15%。对含矿岩石及围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出露的岩石主要为流纹质岩石,与著名的相山矿田的岩石类型相似。岩石具有高的 LREE/HREE 值,Eu 负异常并不普遍。从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来看,含矿岩石及围岩差别不大,总特征与一般的钙碱性火山岩相似。新发现的铀矿化带范围虽然不大,但含矿岩石铀品位高,所处构造环境与相山铀矿田的某些矿床有一定的相似性,是值得注意和进一步工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   
67.
随着浅地表矿床发现的难度增大,资源勘查深度增加,三维建模技术在深部找矿中作用更加突出。三维地质模型的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对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认知程度,为此提出了一套基于航磁资料处理与三维可视化相结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研究区选取适当剖面进行二维反演,获得各剖面地质模型。通过剖面相连法构建各地质单元的三维地质模型后,引入起伏地形三维块体磁场正演技术,对构建的三维初始模型正演计算,从而获取全区三维地质模型及各地质单元的航磁异常理论响应。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后,合理添加地质约束条件,重新修正模型,使得构建的模型最大程度接近实际情况,这样模型既能很好地反映地质信息,又能满足观测场与理论场的拟合误差最小,最大限度发挥地质学家的经验和对区域地质的理解。利用主块体和次级块体思想对地质体进行剖分建模,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减少总的模型块体个数,大幅提高模型正演运算速度,有效解决三维反演建模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对模型复杂度和规模的限制,可方便构建形态复杂、不同规模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湖北大冶铁矿区,构建大冶铁矿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68.
我国航空重磁勘探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要介绍了我国航空磁力测量方法技术现状,近年来测量技术与解释方法方面的最新进展,首次介绍了我国引进国外航空重力测量系统以来的最新测量技术成果,分析了我国航空物探技术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差距,并对我国航空物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69.
月球探测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月球物质成分探测、内部结构探测和月球起源与演化3个方面对月球探测与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月球探测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在物质成分探测方面,放射性探测与遥感探测技术充分结合及综合应用将深化对月球物质成分的认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内部结构探测方面,综合各种月球物理探测技术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获取更全面的月震数据是研究月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关键;在月球起源与演化方面,随着各种探测数据的不断丰富,多种假说并存逐渐向统一的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70.
位场边缘识别技术在地质构造特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关的自动化解释技术却发展缓慢.本文在位场边缘识别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一套脊点提取、连接及特征线综合信息提取方法,可促进自动化地质解释的发展.首先,依据脊点的局部性质判断其存在性并计算其位置,采用分类连接、双向连接及排序等技术保证了脊点连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之后,利用脊线方向、脊线笔直度、固定值线方向和固定值线扁度对特征线(脊线和固定值线)进行分区,并通过对特征线的方向、条数以及长度或面积进行综合统计,进一步提取边缘识别结果蕴含的信息.最后,通过实际资料测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