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在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地下空间是许多城市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具有直观、高效、便利等特点,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阐述了三维地质建模系统的理论方法,给出了三维地质建模流程,介绍了两种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然后分析了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在地下空间选址、地下工程建设、地下空间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2.
针对地质建模中常见的空间曲线(如断层线、断层多边形、等值线等)提出一种较为通用的空间曲线裁剪三角网算法,并给出合理的空间裁剪曲线定义。利用依附于三角网上的空间曲线,沿着三角网进行拓扑追踪,并沿追踪轨迹进行分离,最终实现三角网的裁剪。该算法对开曲面、闭曲面、复杂地质曲面裁剪效果都很好,算法复杂度低,易于编程,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地质曲线对不规则三角网的裁剪。  相似文献   
123.
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GIS空间分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增玉  潘懋  郭艳军 《江苏地质》2012,36(4):366-372
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近年来随着三维地学建模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为大比例尺矿产预测、危机矿山中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而三维空间分析则是在三维地学模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和应用。介绍了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概念、流程以及目前常用的GIS空间分析手段。针对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分别从成矿分析、控矿信息提取、控矿信息综合和评价结果分析4个方面阐述三维查询分析、三维缓冲分析和三维叠加分析等不同三维空间分析手段的应用。通过安庆铜铁矿实例,展示了该矿床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GIS空间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4.
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浊积岩物源分析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表露头及钻井取心的浊积岩沉积特征观察及古流向分析、砂岩主量元素化学成分分析及地震相分析,提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陆源碎屑浊积岩主要发育于塔东地区及塘古兹巴斯坳陷的上奥陶统之中,其浊流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盆地东南侧的阿尔金岛弧、其次来自盆地西南侧的库地活动陆缘隆起;仅盆地东北缘却尔却克山地区出露的中奥陶统顶部的却尔却克组下部陆源碎屑浊积岩的物源区,主要来自其北侧的库鲁克塔格被动陆缘隆起(台地隆起剥蚀区)。综合分析认为,晚奥陶世发生于板块南缘的阿尔金岛弧及库地活动陆缘隆起与塔里木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产生的大量陆源碎屑物源,导致了板块内部多个孤立碳酸盐台地的逐步消亡及板块南部浊流盆地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5.
山东淄博煤矿区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山东淄博煤矿区的煤、煤矸石、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以及煤矿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矿区的煤及煤矸石中含有多环芳烃;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及地下水中的多环芳烃与煤层及煤矸石的淋滤有关,煤矿开采引起的多环芳烃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6.
利用细颗粒热释光技术对渭南,会宁黄土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共15个样品进行了年龄测定。实验中,通过光晒退确定各个样品的残留热释光强度,应用残留热释光法测定等效剂量值,结果显示,在测定的热释光年龄数据基础一确定的两剖面的S0/L1、L1/S1、S1/L2界线年龄基本一致,并与SPECMAP深海氧同位素1/2、4/5、5/6阶段的界线年龄可较好对比,这也表明应用热释发光方法测定的末次间冰期以来  相似文献   
127.
基于GPU加速的高分辨率实体体素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素化是面图形学通向体图形学的桥梁,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介绍体素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现有体素化方法在处理高分辨率实体体素化时的不足。提出以分块为基础的高分辨率实体体素化算法:在分块内部,采用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切面光栅法对分块表面体素化过程进行加速,采用射线求交方式生成种子并进行块内填充;在分块之间,设计了3方向的种子扩散面及跨块扩散机制,避免因分块而导致的大量几何求交运算,提高了效率。针对高分辨率实体体素化结果数据量大的问题,采用低分辨率表面体素化结果进行数据压缩和索引,节省了数据存储空间。测试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不仅能够进行高分辨率实体体素化,而且在GIS、地学建模和CAD等体图形学相关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8.
大港歧口沿岸带前第三系构造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港歧口沿岸带位于太行山基底和鲁西基底接触的断裂带上--聊兰断裂北延段,沿海岸线呈NNE向展布.该带不仅是一个地理界线,而且是一个由基底断裂带控制的前第三系雁列褶皱带和第三系构造转换带.本文从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入手,详细探讨了该带前第三系构造体系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大港歧口沿岸带前第三系雁列褶皱带在平面上是由一系列NE向左阶排列的褶皱组成的左阶雁列构造,垂向上具有正花状断裂组合特征;是在印支期NEE向大型舒缓隆起的背景上,受燕山早期(晚三叠世到中侏罗世)深断裂的左旋压扭作用和燕山晚期的走滑作用形成,并在后期受到了喜马拉雅期伸展裂陷作用的强烈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