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5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不同岩性火山岩孔隙度的压力敏感性,笔者选取长岭断陷安山岩、角砾凝灰岩和凝灰岩的代表性岩样,分别进行3.4、8.3、13.1、17.9、22.8、27.6、32.4、37.2 MPa多个覆压条件下的气体法孔隙度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3种岩性岩样的孔隙度呈不同幅度的减小,幅度减小程度由大到小的岩性依次为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安山岩;说明凝灰岩的孔隙压力敏感性较强、角砾凝灰岩的孔隙压力敏感性居中、安山岩的孔隙压力敏感性最弱。经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偏光显微镜下岩石薄片鉴定、高压压汞仪实验和基于CPMG脉冲序列的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显示,岩石组份、颗粒分选、孔径分布是影响孔隙压力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塑性矿物体积分数越大、颗粒越小、孔径越小,相应孔隙度的压力敏感性越强。  相似文献   
42.
薄片和扫描电镜资料已经证实,南堡5号构造火山岩储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蚀变.从火山岩的蚀变机理入手,研究分析了蚀变对火山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应用经验统计法、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压汞参数法、应力敏感法和最小含油喉道半径法确定了研究区物性下限:孔隙度为2.5%,渗透率为0.04×10-3 μm2.物性下限的确定有利于划分储层与非储层,统计储层的有效厚度,对储量的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其他地区蚀变火山岩物性下限的确定具有参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
裂缝和孔洞型储层孔隙模型的理论进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有洞的和裂缝型储层的分析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因而孔隙模型的研究近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已经用双孔隙和三孔隙模型研究这类储层的特性并寻找估计孔隙指数的方法,以便计算含水饱和度.用串联或并联电阻网络模拟储层表明:双孔隙模型适用于基质与非连通孔洞储层以及裂缝和(或)连通孔洞的储层.三孔隙模型更适用于由基质、裂缝和不连通孔洞组成储层的岩石物理评价,对于当前碳酸盐岩和火成岩以及变质岩储层评价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降噪自编码器和Softmax回归的微地震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微地震数据输入到卷积降噪自编码器中进行随机噪声压制,利用卷积降噪自编码器的编码器提取微地震数据的鲁棒性特征.然后根据震源的地理位置,对每个微地震数据生成多个独立的位置标签.使用带有震源位置标签的微地震特征训练多输出的Softmax分类器模型,同时预测一个输入微地震数据的多个位置标签,进而获得精确的震源位置.合成地震记录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定位低信噪比的微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45.
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层段属致密砂岩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采用经验统计法、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岩芯饱和度分析法、最小孔喉半径法、有效孔隙百分含量法、相渗分析法和试气法等7种方法综合分析,确定了苏东地区盒8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值分别为4.7%和0.08×10-3μm2,并运用试气结论和试气产量证明了储层物性下限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6.
陈刚  杨雪  潘保芝  蒋必辞 《世界地质》2015,34(3):830-841
对现有的井眼轨迹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圆柱螺线法和最小曲率法计算精度较高,具有较好适用性。通过总结井眼轨迹可视化研究相关算法及可视化软件发展现状认为,可视化研究趋于普遍适用性、功能多元性和更加智能性方向发展。同时,对利用方位伽马测井曲线识别储层界面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47.
占庆  郑庆伟  潘保芝 《世界地质》2015,34(2):524-530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与白垩系地层水矿化度整体较低,以Na HCO3水型为主。根据地层水化学成分特征,计算出多种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研究表明:离子比例系数有明显的南北分区特征,南部凸起边缘封闭性不好,北部古隆起位于构造高部位,封闭条件较好,南部邻区四棵树凹陷的油气经南部断裂等输导体系运移到北部成藏。侏罗系地层水曾经遭受过比较强烈的大气降水的入渗,使早期油发生水洗氧化作用,形成现今大量的稠油油藏。侏罗系地层水封闭性好于白垩系,更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48.
郭怀志  潘保芝  翟艇 《世界地质》2015,34(3):786-791
主要研究了一种新的计算页岩气层含气量的计算方法,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如统计计算方法,饱和度模型计算方法等,但精度难以保证,参数很难确定。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中国南方地区X盆地页岩气层含气量进行评价。把含气量分成两部分求取,即通过SVM方法计算吸附气含气量,并与岩芯数据进行对比;再利用常规方法计算游离气含气量,二者相加得到总含气量。这种方法弥补了前两类方法的不足,较为准确地计算出页岩气层的含气量。  相似文献   
49.
孔隙度指数m确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孔隙度指数m值的研究,一直是测井界的热点问题.基于国内外测井研究人员对孔隙度指数m进行的大量探索和研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从最初的只有粒间孔隙的砂岩模型的孔隙度指数m值,到后来根据双重孔隙模型确定孔隙度指数m值,现在发展到根据三重孔隙模型确定孔隙度指数m值.可以看出,随着油气勘探形势的严峻,孔隙模型越来越复杂,对储层的描述越来越详细,确定孔隙度指数m值的公式也越来越精确.对孔隙类型的识别是未来研究孔隙度指数m基础.  相似文献   
50.
储层中裂缝的发育影响着油气运移和储存,因此识别裂缝以及得到裂缝性储层的表征参数与物理性质对于预测天然气的产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低频段(100 Hz~1 MHz)内均质岩样和不同裂缝参数的裂缝性岩样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利用有限元模拟计算简易岩样模型的复电阻率,研究了完全饱和水状态下均质岩样与裂缝岩样复电阻率频散特性的区别.并重点研究了100 Hz、1 kHz和10 kHz下均质岩样以及不同裂缝宽度、密度、倾角岩样含水饱和度SW与电阻增大率TR、含水饱和度SW与介电常数变化率Iε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完全饱含水的情况下裂缝的出现,使得岩样的复电阻率实部降低,复电阻率虚部的幅值减小;不同频率(100 Hz、1 kHz和10 kHz)下IR-SW曲线发生分离.裂缝密度和裂缝倾角的增加,导致岩样的复电阻率实部降低,复电阻率虚部的幅值减小;并使得不同频率下的IR-SW和Iε-SW分离程度变大.讨论了阿尔奇公式中饱和度指数n与系数b以及仿阿尔奇公式中介电饱和度指数n '与系数b与裂缝参数的关系,说明在高含水饱和度时,导电与介电的幂指数规律基本一致.通过对裂缝性岩石上述参数的研究,为多频复电阻率测井仪的研发提供理论与实验支撑,进而提高裂缝性储层含气性识别以及定量评价含气饱和度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