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401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ahracteristics of progressive ductile deformation and remnant igneous fabrics indicate that the foliated diorites in the middle sector of the Jiangshao fracture belt in Zhuji County,Zhejiang,are mylonites deformed from diorites,The mylonitization occurres about 353-370Ma ago under a condition of 425-475℃and 3.8-4.6kb.herelation between the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was discussed based on petrographic evidence and mineral chemistry and assemblage,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formation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grade greenschist-facies metamorphism of mylonitic diorites by introducing fluid phase to accelerate metamorphic reaction and diffusion.  相似文献   
52.
地电阻率预报地震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顺章  温新民 《地震学报》1994,16(2):227-234
采用单一极距观测地电阻率预报地震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以地下浅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 建立多极距观测系统电阻率反演方法, 以探索提高地电阻率预报效能的新途径。多台的长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多极距观测反演方法获得的地下浅部勘探底层电阻率的变化预报地震, 比地电阻率变化预报地震具有明显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3.
江绍断裂带中闪长岩类的糜棱岩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4.
浙江西裘细碧角斑岩的成因与相关幔源花岗岩类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华南地区广泛分布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花岗质岩石,但前寒武纪花岗岩很少,主要分布于江南地背斜带范围内,其中的一种花岗岩在很多方面与各种成因的后寒武纪花岗岩类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类岩体一般体积不大,化学成分偏中性,并常与大量的富钠  相似文献   
55.
1、引言许多学者在理论上和试验上对云内播撒吸湿性粒子增加降水的可能性,都进行过研究。然而,其结果是相当分岐的。这些试验是以在云中播撒吸湿性粒子,加速凝结过程和凝聚增长,引起降水增加的基本假设为基础的。以大的吸湿性核,对对流云催化作用的数值模拟,需要比较准确的数值方法计算云内的碰并过程。近来,伯瑞(Berry)和里哈特(Reinhardt,1974)提出一些方法;波里斯克(Bleck)和斯屋(Soong,1974)给出了一些算法,已广泛应用。全部的云滴谱细分成单个不规则的间隔(谱的分  相似文献   
56.
在中国东部的中生代断陷盆地中经常有大量次火山花岗斑岩类与陆相的中酸性火山岩共生,有时并与浅成侵入体共同构成火山侵入杂岩。其中有些次火山花岗斑岩的产状和结构比较特殊,对其成因有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确切地了解这些次火山花岗斑岩的特征,弄清它的形成机理是火山岩地区岩石学、基础地质及找矿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浙江桐庐的自碎二长花岗斑岩就是这样一种次火山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   
57.
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出露广泛,它们是西太平洋沿岸玄武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本世纪初,我国地质学家就开始对它进行研究。近十余年来,随着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进行和上地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的开展,各地质单位积累了大量有关玄武岩的资料。为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推动今后玄武岩研究的开展,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相似文献   
58.
中国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估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多年的地下水勘查经验、成果为基础,总结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估与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客观和主观原因;认为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水运行测量统计是实现逐步逼近地下水资源量的最有效方法;提出了开发地下水库,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稳定供水,是西北内陆干旱盆地水资源开发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59.
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及其效果检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李祚泳  蔺雷  邓新民 《高原气象》2001,20(2):197-201
雹云识别是一个多参数的模式识别问题。应用物元可拓思想将单参数雹云识别的不相容性转化为相容性问题。通过构造雹云和雷雨云两类样本的经典物无降节域物元,根据计算出的待识别云体与两类样本云体之间的关联度大小,进行雹云识别。该方法用于成都地区雹云识别结果的正确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0.
根据本站逐日总辐射观测资料,计算出紫外线辐射量,然后反查出该量与地面天气要素间的关系,从而根据每天的气象要素预报作出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