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43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Nitzschia palea Kvtzing, a freshwater diatom, to elevated CO2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marine diatom, Chaetoceros muelleri Lemmermann previously reported.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to 700 μl/L increased the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C) and lowered the pH in the cultures of N. palea, thus enhancing the growth by 4%-20%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High CO2-grown N. palea cells showed lower levels of dark respiration rates and higher Ik values. Light-saturated photosynthetic rates an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ies decreased in N. palea with the doubling CO2 concentration in airflow to the bottom of cultures, although the doubling CO2 concentration in airflow to the surface cultures had few effects on these two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N. palea cells were found to be capable of using HCO5 in addition to gaseous CO2, and the CO2 enrichment decreased their affinity for HCO5 and CO2. Although doubled CO2 level would enhance the biomass of N. patea and C. muelleri to different extents, compared with the marine diatom, it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s of N. palea. In addition, the responses o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of IV. palea to doubled CO2 concentration were almost opposite to those of C. muelleri.  相似文献   
342.
基于HHT提取重力固体潮的地震前兆信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HHT)是一种新的非线性信号处理方法(Huang,1998).通过HHT对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能有效地把各种频率成分以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形式从中分离出来.再对IMF序列进行Hilbert变换,可得到包含时间、频率、振幅的三维离散时频谱.它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局部细节时频特征,适合于描述具非线性非平稳性变化特征的信号.  相似文献   
343.
二氧化碳和阳光紫外辐射对龙须菜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军田  高坤山 《海洋学报》2010,32(5):144-151
为探讨太阳紫外辐射(UVR,280~400 nm)和CO2浓度变化对大型海藻的复合效应,选择了常见的经济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lemaneiformi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UVR(阳光紫外辐射)和CO2对其生长、光合作用、色素以及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变化的复合作用。实验设置两个CO2梯度(380×10-6和800×10-6)和三种太阳辐射处理(PAB处理——全波长辐射处理,PA辐射处理——滤掉紫外线B和P处理——滤掉全部紫外线)。结果表明,CO2加富(800×10-6)显著地促进了龙须菜的生长,而UVR则产生抑制作用,但两者之间复合作用不显著。UVR促进了藻体的紫外吸收物质的合成,而且在高浓度CO2下经PAB辐射处理的含量要显著高于正常CO2浓度水平下的,这表明高浓度CO2促进了紫外吸收物质的合成。在光合作用受限制的低PAR条件下,紫外线A(UV-A)促进其光合作用,但高浓度CO2却抑制了藻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在正常浓度CO2水平下生长的藻体,UVR显著降低其光合作用能力,但是在高浓度CO2下生长的藻体,UVR这种负面效应不显著。UVR显著降低藻红蛋白的含量,高浓度CO2在P和PA辐射处理下也显著降低藻红蛋白的含量,但在PAB辐射处理下却呈现相反的结果。高浓度CO2下生长的藻体通过增加体内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来维持较高浓度的藻红蛋白含量,增强了其抵御UVR的能力。  相似文献   
344.
我们对华莹山中段矿区矿井中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做了一些调查工作,并从中获得了一些粗浅认识,鉴于这方面工作是个新的课题,本文仅从突出点的分布、强度诸方面结合地质构造加以分析,以供参考、商讨。   相似文献   
345.
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莆田近岸海域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全年共记录污损生物11门94种,群落组成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内湾型群落,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和代表种,其次为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中胚花筒螅(Ectopleura crocea)、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pleura nigrescens)、侧花海葵(Anthopleura sp.)、细毛背鳞虫(Lepidonotus tenuisetosus)、福建牡蛎(Magallana angulata)、三角藤壶(Balanus trigonus)、加尔板钩虾(Stenothoe gallensis)、镰形叶钩虾(Jassa falacata)、长鳃麦杆虫(Caprella equilibra)、角突麦杆虫(Caprella scaura)、大室别藻苔虫(Biflustra grandicella)等。春季为该海区污损生物的附着旺季,其附着厚度、覆盖面积、附着密度和湿重分别为25 mm、100%、65713 ind./m ^2、1735.1 g/m ^2,其次分别为夏季、秋季和冬季,上半年的附着强度明显高于下半年,表底层污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组成差异并不大,主要区别在于表层有部分藻类的附着,而底层几乎没有藻类分布。  相似文献   
346.
基于新疆1961—2016年89个观测站冬季平均气温经验正交分解的空间模态,讨论了与各空间模态及其相联系的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冬季平均气温的年际异常空间模态分为全区一致类、南北反相类、东西反相类,根据这三类空间模态的正负位相不同分别分为一致偏冷型、一致偏暖型、北冷南暖型、北暖南冷型、东冷西暖型和东暖西冷型等6个空间分布型。新疆冬季平均气温各空间分布型的环流影响因子既表现了极地和中纬度环流相互作用,也有纬圈方向的波列传播的影响。当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偏弱,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乌拉尔山地区的高压脊发展和东亚大槽偏深,50°N以南为负高度距平,新疆冬季平均气温一致偏低;反之则一致偏高。北冷南暖型在40°N以北的区域与一致偏冷型的环流特征基本类似,但在中亚至新疆40°N偏南的区域位势高度偏高;北暖南冷型出现时,乌拉尔山负高度距平和东亚大槽偏弱,新疆上空为浅脊控制,新疆南部受脊后的浅槽影响。东冷西暖型和东暖西冷型区别在于中纬度的500 hPa正高度距平中心的位置和700 hPa气流方向。北极涛动(AO)、区域西风指数、乌拉尔山关键区因子、欧亚纬向环流指数、西藏高原-1指数、西藏高原-2指数、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指数(SCA)、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等8个气候指数都对新疆冬季平均气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7.
勤劳决定国家贫富1873年(明治六年),以特命全权大使岩仓具视为团长的日本欧美视察团,终于到达此次行程的最后一个国家——瑞士。  相似文献   
348.
新疆阿克苏市绿化树种滞尘能力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区城市绿化树种在截留沙尘、降低大气颗粒污染物浓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新疆南部典型绿洲城市——阿克苏市不同功能区的法国梧桐(Platanus acerifolia)、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圆冠榆(Ulmus densa)和小叶白腊(Fraxinus sogdiana)的叶片平均滞尘量进行了对比,量化了叶片自身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单位滞尘量的影响程度,并对这3个因素对滞尘量的影响进行了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对同一功能区而言,树种平均滞尘量次序为法国梧桐(5.54g·m-2)、新疆杨(2.93g·m-2)、圆冠榆(2.50g·m-2)、小叶白腊(1.36g·m-2)。对不同功能区而言,水泥厂绿化树种叶片平均滞尘量最大,其次为居民区、公园区、交通区、工业区、城郊防护林区。影响树种滞尘能力的3个因素中,人为因素权重最大,贡献率为0.89;自然因素其次,贡献率为0.45;而叶片自身因素的影响最低,贡献率为-0.13。可见,在防止沙尘污染时应尽量减轻人为活动所引起的二次扬尘。  相似文献   
349.
目前全国气象部门视频会商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更新换代后的视频会商系统大大提高了各省天气预报会商质量和系统使用效率。该文讲述贵州省气象视频会商系统升级过程中,利用数字音频平台来构建新一代视频会商系统的音频输入、输出及控制部分,在原有会议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会议模式多样化和各种会议同时召开时音频部分互不冲突等功能,使视频会商系统能在贵州省气象业务中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350.
近日,由国家测绘局第二大地测量队施测的潍坊C级GPS控制网、三等水准网顺利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为了保证质量,提高精度,加强测绘成果汇交和保密管理,由国家测绘局第二大地测量队对潍坊、烟台、威海3市C级GPS控制网整体设计、整体施测,采用高科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设全方位的C级GPS基础控制网和三等水准网,形成精度统一、分布均匀、高等级的空间定位基础控制网,为构建数字潍坊地理空间框架奠定了大地控制基础。专家验收组对技术总结、工作报告、仪器检定、自检报告等测绘成果进行了全面检查后,一致同意“潍坊市c级GPS控制网、三等水准网”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