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112.
1霍山盆地上覆第四系中变形现象 霍山盆地为一长80 km、宽4~8 km的长条形宽谷盆地,谷盆两侧的地貌反差明显.盆地底部主要由与两侧古老变质岩系截然不同的侏罗纪晚期的火山岩及凝灰质火山角砾岩所组成,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不整合地覆盖其上,其间缺失白垩纪和第三纪地层.盆地中多处发现第四纪地层被断裂错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3.
安徽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及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计了安徽地区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4组,它们与震中区及其附近的新生代活动断裂的走向有较好的一致性,大致反映了安徽各地的发震构造及破裂方位。其中北东、北西向断裂活动时间最新,多与地震活动相关,而北东向活动断裂是研究地区主要的地震构造。从构造地貌、断裂活动、遥感解译活动线性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的相互印证关系来看,大别山北麓、皖东北地区是安徽现代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其中,皖东北地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介绍根据井中磷矿天然伽玛强度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P2O5品位,顺便也谈谈在钙芒硝矿上的应用效果,以此说明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在物探测井工作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5.
钻杆锁接头是主要消耗材料之一。现场使用过程中,往往有一部分尚可继续利用的锁接头随同钻杆一齐报废,有时在修复钻杆时,连钻杆一齐割断,扔进了废品堆里,即使想卸下来挑选利用,但因拧卸困难,费力很大,还卸不下来。  相似文献   
116.
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地震综合预报方法来加强地震预报工作,本文在检验多个单项测震学指标预报效能的基础上,根据“九五”攻关的思路,采用R值评分方法,在华东地区分区域对综合概率,图像识别,模糊聚类3种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的预报效能进行了全时空分析和评估。结果认为:(1)3种综合预报方法在华东地区各区域的R评分值普遍较高,但预报效能各区域仍有差别;(2)每种预报方法在华东地区多个区域及全区均能通过97.5%置信水平下的R0值检验,且较4个单项指标的预报效能有明显提高,可用于实际预报。  相似文献   
117.
赵高祥  汪宏七 《大气科学》1992,16(5):612-621
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大气气溶胶对AVHRR通道1,2和整个太阳光谱区的行星反照率和地面反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气溶胶对行星反照率和地面反照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湿润,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加上地震周期长,人类活动频繁,地质事件遗迹难寻;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建(构)筑物和公众地震安全要求攀升。本文为解决这一日益尖锐矛盾作了相应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从经验预报统计样本局限性分析入手,综述史前地震识别标志和事件时序的分析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东部地区史前地震事件强化研究思路,即充分利用大规模考古发掘和工程所揭露的机遇,抢救性编录、分析。同时与考古、地质等相关部门联手,反演并重构全新世以来天然变形事件时序,用于弥补经验性预报的样本局限,从而科学预测地震趋势。作者的初步实践表明,这一思路是可行的,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有望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9.
安徽考古现场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东部人口稠密,气候湿润,物理化学作用强烈,人类活动频繁,构造新活动遗迹难以保存,所以长期以来相应地区第四纪,尤其是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评价一直存在难点.  相似文献   
120.
通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地震资料分析,发现西藏地区发生6.5级以上地震均与太阳黑子活动的低谷和峰区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对未来地震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