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克服实际工作中常规预测模型的弊端,本文提出了水文序列解析- 集成预测模型(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Segreg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PMSAHTS),通过分离水文序列中的趋势信号和周 期信号得到消除了人类活动影响的序列纯随机信号,然后通过随机因子预测预报方法(如BP 神经网络)使用这些 随机信号进行训练和仿真预测,将预测结果与趋势、周期预测结果重新集成,得到水文序列的预测值。将该模型应 用到和田子项目区进行年内月平均蒸发量的预测,结果表明,PMSAHTS 模型达到了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合格要 求,可以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22.
四川会理—小关河地区位于扬子陆块西缘呈南北向延伸的川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的中段、EW向会理—东川坳拉槽的西端。区域上,前震旦纪成矿作用受东西向会理—东川坳拉槽控制,震旦纪以后的成矿作用受南北向攀西裂谷构造制约。由于研究区位于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演化,区内地层  相似文献   
23.
非饱和土壤的水力性质是进行土壤中水分与污染物运移模拟的物理参数,其中土壤水分扩散率是定量模拟土壤水分流动和溶质运移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过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分层取样,采用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各地类的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运用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对数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对数模型参数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可以建立表征描述南小河沟各地类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一参数的单对数模型;进一步从全流域及划分地类后得到的模型参数B与A的关系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对模型进一步简化为单一参数模型。分析单一参数模型B的统计特征表明:参数B随着地貌类型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化特征,可作为土壤水分扩散率空间变异的变异系数。因此,可以用参数B作为反映地貌类型的指标,应用于区域土壤水分扩散率的估计中。  相似文献   
24.
宝鸡峡灌区地下水动态规律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蔡明科  魏晓妹  宁有丰  沈冰 《地下水》2009,31(6):5-7,81
根据2002-2006年宝鸡峡塬上、塬下灌区内典型井观测资料,分析地下水的时空动态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为降水、灌溉和开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M(1,1)模拟地下水动态演变规律,模型精度较高。研究结论可为宝鸡峡灌区地下水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辉长岩群地球化学与Sm—Nd同位素定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辉长岩群与矿床在时空分布上紧密相关,表明辉长岩群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对重新认识矿床成因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辉长岩群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m-Nd同位素,探讨了辉长岩的成因.结果表明,拉拉地区辉长岩群形成于850 Ma板内裂谷环境,为碱性玄武岩,具有较平坦的REE分布型式和"驼峰"状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较低的原始地幔标准化Th/Nb 值,以及较高的εNd(t)值(0.8~4.1),HFSE比值成分点均落入洋岛玄武岩(OIB)范围,与本区同期地幔柱成因的大陆玄武岩特征相似,说明辉长岩的形成可能是扬子地台西缘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岩浆事件,与矿床之间很可能有紧密的热动力学联系.  相似文献   
26.
陕西渭北旱塬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陕西渭北旱塬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是陕西省小麦主产区.也是中低产区,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易旱区,年降水量420mm~700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变率较大,与冬小麦的需水规律不相吻合,加之田间蒸发量大,使得田间水分相对不足,限制了渭北旱塬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由于果树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渭北旱塬农村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生产转为大面积的栽种果树。但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田大面积改种果树,势必加重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导致水分生态的新态势。在分析渭北旱塬作物种植业结构调整引起的水资源问题基础上,指出:渭北旱塬种植业结构调整必须以水资源为约束。  相似文献   
27.
辽宁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解决了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评价的复杂性和模糊性。选取煤层厚度、埋藏深度、资源量、含气量、渗透率、煤储层压力、围岩条件等7项指标作为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评判的评价指标,构成模糊评价因素集。将其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级别。以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划分盆地煤层气地质因素等级,从而构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评判矩阵。根据专家调查结果,确定以上各评价指标对总评价的权重为(0.0139,0.0039,0.0776,0.1837,0.5219,0.0745,0.1245)。最后,得出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因素模糊综合评价取值为0.278245。所以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较好,适于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8.
滇中地区层控菱铁矿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云南滇中地区层控菱铁矿的矿床类型、原生沉积成矿作用特征、区域动力改造成矿作用特征及表生改造成矿作用特征。研究认为,该区菱铁矿的富集成因机制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点,可分为三个成矿阶段,即:原生沉积-成岩阶段,发生于1600~1500M a之间,是形成菱铁矿矿源层的重要阶段;区域动力改造阶段,发生于800~650M a之间,是菱铁矿的主要富集成矿阶段;表生改造阶段,主要发生在第三纪,是菱铁矿床形成垂直分带并再次产生改造加富作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29.
木洛稀土矿床是攀西地区新发现的中型稀土矿床,在成因上与木洛英碱正长岩密切相关。英碱正长岩w(SiO2)=66.82%~73.3%,w(K2O Na2O)=8.44%~13.44%,Na2O/K2O=0.80~1.27,TiO2质量分数很低,变化在0.074%~0.53%,岩石属于碱性岩;岩石稀土元素总量很高,LREE/HREE比值大,REE分配模式呈较陡的右倾曲线,属LREE富集型,且Eu/Eu*=0.84,Ce/Ce*=0.81。Sm/Nd=0.143~0.190,Eu/Sm=0.212~0.248,说明岩石来源于大陆深部;岩石微量元素比值Th/La=0.159~0.267,Ba/La=0.159~0.267,Ba/Th=87~254,其特征和洋岛玄武岩的Ⅰ型富集地幔端元相似,部分微量元素比值又和大陆地壳相符(如Zr/Nb=9.2~50.7),说明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可能遭受了地壳的混染作用。岩石的Nb-Y,Rb-Y Nb,Rb-Yb Ta,Ta-Yb,R1-R2等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以及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出现了TNT(Ta,Nb,Ti)负异常,说明岩石发育于俯冲带岛弧系统的碰撞造山构造环境,且木洛英碱正长岩及其赋存的稀土矿床是喜马拉雅期扬子板块西缘俯冲带地幔流体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
西北干旱半干旱水文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26~30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陕西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陕西机械学院水电科研所和全国水文情报网西北组发起,并得到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和黄委水文局第十个单位的资助。有25个单位,4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1篇。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家琦、西安市水利学会等给会议发来了贺信。会议特邀华士乾教授等7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