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同位素水文学与水资源、水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集Yang 《地球科学》2002,27(5):532-533
同位素水文学 (isotopehydrology)是 2 0世纪 5 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主要利用同位素技术解决水文学中一些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 ,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那些原子 ,可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2种 .前者指目前尚未发现存在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而后者则指具有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存在于自然界的上述 2种同位素称为天然同位素或环境同位素 ,目前在水文学中常用的环境同位素有2 H、3 H、3 He、4He、13 C、14C、18O、3 4 S、3 6Cl等 .不同类型的水 (海水、湖水、河水、地下水 ,…  相似文献   
22.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根据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大地热流测量和镜质体反射率数据,恢复了该区的热历史,结果表明:东部凹陷热流呈现古热流高现今热流低的变化特征,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到东营组沉积期(距今43~25Ma)盆地热流为66~82mWm2,现今热流值为47~70mWm2。构造沉降史分析显示,盆地经历了早期的裂谷阶段(距今43~25Ma)和后期的热沉降阶段,裂谷阶段包含了两个裂谷亚旋回。盆地现今较低的大地热流和较高的古热流及典型的裂谷型构造沉降样式为东部凹陷的构造—热演化提供了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23.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利用南海所积累的大量热流、海底温度和地温梯度数据,针对地温梯度的变化,对地温梯度数据进行了初步校正。分情况研究了纯甲烷,甲烷、乙烷、丙烷混合物分别在纯水、海水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的可能分布范围;进而对影响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随着天然气中重烃含量的增加,孔隙水盐度的降低,水合物稳定带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大,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也越来越大。比较而言,气体组成的影响要比孔隙水盐度的大。同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与热流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在南海2000m水深范围之内,由于受海底温度的控制,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与水深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4.
通过分析输人模型的参数对输出结果的影响,可以确定影响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的敏感性参数.本文应用Easy% Ro化学动力学模型,以普光5井为例,对川东北地区各期构造运动剥蚀厚度、古地表温度和古地温梯度进行了相关的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和上二叠统烃源岩现今成熟度状态完全受控于燕山运动晚幕...  相似文献   
25.
应用地震波速度与岩石放射性生热率之间的实验关系,结合地表岩石生热率的测试,对黑水─泉州地学断面东段18条一维地震剖面上的热源垂向分布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维和二维稳态热传导模型.根据干玄武岩固相线公式,估算了上地幔介质部分熔融开始的深度("热"岩石层厚度).模型显示出深部温度场沿断面方向侧向变化显著.莫霍界面温度在400-700℃间变化,相应的"热"岩石层厚度为75-205km.一维和二维温度模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侧向热传递显著的下地壳和上地幔中.温度场的变化与造山带的形成年代或后期叠加构造热事件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26.
2003年6月、9月和2004年5月三次深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共考察了10多个不同的沙山和湖泊。观察到湖泊中心存在有泉眼的钙华,另有大片植物钙质胶结散落在干涸湖底。高大沙山沙层表面以下约20cm处为湿沙。对沙漠中的井水、上升泉水、湖水及周边相应地区不同性质的水样进行同位素地  相似文献   
27.
沉积盆地中热的传递和地下水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盆地中的热传递和地下水活动是盆地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前沿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在给出沉积盆地热传递方程和水流方程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辽河盆地的实际资料,计算了地下水流速与地表热流和地温梯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黄少鹏  汪集旸 《地震学报》1988,10(3):289-299
攀西古裂谷区11个地表热流数据变化于40——90 mW/m2,平均值为63 mW/m2。 其分布不仅与测点周围的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有关,而且与测点到裂谷轴部主干断裂的距离有关。经过分析对比,作者认为这是区内主干断裂自古新世以来持续挤压运动的结果。断裂的压性活动必然伴随着摩擦热的产生,从而引起断裂两侧局部热异常。 摩擦热的大小取决于断裂所处的力学状态,根据盐边-米易-渡口地区的热流资料推测,攀西昔格达断裂昕处的摩擦应力与运动速率v的状态不会超出v=697.4mW/m2和v=396.3mW/m2所限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29.
中国南部地温分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整理和分析了680口钻井测温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南部1000m、2000m和3000m地温分布图和地温梯度图,它们表明地温分布受地壳结构的严格控制,并与区域地质构造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稳定地区和构造活动较强烈的地区,地温分布有朗显的差异,前者低于后者。按照地温分布规律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可把中国南部的地温场划分为:1)传导型;2)热水对流型;3)深部热源传导对流型;4)下渗径流冷却型。  相似文献   
30.
川东南焦石坝页岩气区现今地温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区,关于盆地现今地温场的工作,前人已经做过一些研究.而对于近年来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川东南焦石坝地区,现今地温场的研究工作甚少.本文基于川东南高陡褶皱带焦石坝页岩气区新增的3口钻井的稳态测温数据和118块岩石样品热导率数据,计算了研究区的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了研究区大地热流等值线图.结果表明,焦石坝页岩气区地温梯度介于24~34℃/km,大地热流值介于60~70mW·m~(-2)之间,与川中古隆起相似,属于地温高异常区.地温高异常缘于隆起区相对高的岩石热导率引起的浅部热流的重新分配.其次,与位于研究区东侧边界的齐岳山大断裂在燕山和喜山期的构造引起的热液活动有关.焦石坝页岩气区地温高异常对页岩气的解吸附速率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