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汪进  刘江峰  田军 《地震工程学报》1987,9(2):88-88,110
根据甘肃省地震台网测定,1987年元月8日02点19分在甘肃省迭部境内发生了一次5.9级(M_s)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10’,东经103°14’。震源深度为11公里。地震发生后,我们收集了甘肃、四川、青海等省地震台网和全国各基准台站所记录到的P波初动符号共72  相似文献   
12.
以地震为代表的构造运动在地球地貌演化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其过程包括同震抬升或沉降和地震滑坡侵蚀.地震诱发的滑坡向河流输送大量的松散物质,可造成流域物质输移通量成倍增加,且持续时间可达几十年或更久.在暴露新鲜岩石的同时,地震滑坡还剥蚀植被和土壤,这些作用都极大地影响着区域的碳输移.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量化地震对地表过程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章东  汪进  李根  张飞 《第四纪研究》2018,38(1):261-272
构造运动对地表剥蚀、硅酸盐风化、长尺度碳循环以及气候系统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论和不确定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已有关于"构造-风化-碳循环-气候变化"耦合的证据主要基于河水化学计算的和海洋沉积物记录的硅酸盐风化以及有机碳输移通量,一直缺乏对构造事件前后剥蚀、风化通量的直接观测和对比研究,更不清楚构造运动对流域侵蚀和风化过程影响的幅度、范围及持续时间。龙门山位于构造活动活跃的青藏高原东缘,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区域,拥有大量的基础资料与背景数据。发生于龙门山地区的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引发了近8万个山体滑坡;这些滑坡体快速向河流系统输送大量碎屑物质,极大地影响了地表过程,为评价构造事件对流域剥蚀和风化的影响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机会。文章通过定量评估地震滑坡对流域侵蚀、河流颗粒有机碳(POC)输移和河水溶质的影响及持续时间,结合滑坡体积与地震震级和复发频次关系,提出了地震滑坡对以龙门山为代表的活跃造山带长时间尺度剥蚀速率控制的新机制。结果表明,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5年里,龙门山地区主要河流的悬浮物通量较地震前增加了3~7倍,指示了地震滑坡对流域侵蚀的直接贡献;清空单次地震产生的龙门山地区细颗粒滑坡物质需要几十年至数百年、粗颗粒则可能需要数千年,而滑坡密度和高强度径流是控制滑坡物质搬运时间的主要因素。通过模拟建立了龙门山地区地震震级-滑坡体积与复发频次的关系,计算得到该地区理论上的长时间尺度平均地震滑坡剥蚀速率,约为0.5~1.0 mm/a。这一理论值与宇宙成因核素和低温热年代学获得的长尺度剥蚀速率大致相当,并且汶川滑坡的空间分布与测得的长尺度剥蚀速率的空间分布相似,这表明在构造时间尺度上,龙门山构造带的剥蚀通量很可能主要是由地震引发的滑坡碎屑物质持续提供的,为解释构造活跃区的高剥蚀通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制。与地震滑坡剥蚀同步的是河流现代POC和河水溶质的成倍增加。汶川地震造成岷江上游杂谷脑河现代POC供给增加了2~4倍,且只有少部分会被氧化降解;同时,震后岷江河水碱度和硅酸盐风化通量则增加了4倍左右,由此造成的CO2消耗通量和87Sr/86Sr比值分别增加了4.3±0.4倍和0.000644±0.000146。本研究将构造活动与长时间尺度山脉剥蚀、流域风化和碳循环直接地联系到一起,为"构造-风化-碳循环-气候变化"耦合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观测证据和基于滑坡的全新机制解释。如果其他的地震也有类似汶川地震引发的有机碳埋藏和硅酸盐碳消耗成倍增加的双重碳汇效应,那么地震及其引发的滑坡可能在调节长时间尺度大气CO2和全球气候中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和法国合作建立的张掖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的小震资料,测定了民乐、肃南、张掖和临泽4个地区的小震震源参数。用P波测定的上述4个地区的应力降为6.1—9.5bar,用S波测定的应力降为26—60bar。在肃南5.7级地震发生前一个月左右,出现应力降减小的现象,这可能是一种前兆信息。本文还对用两种波测定的应力降的差异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调制小震法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15次中强地震(M=5.5~6.9)和5次强震(M=7~7.9)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在具有一定地震活动水平的地区,以及台网控制较好的地区,调制小震法对判断中、强震发生的位置,强度和粗略的发震时间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得到的初步结果如下: 1.强震一般发生在调制小震带之间的空段内,空段的位置与长度一般与强震的震源体相当。因此由空段的位置和线性尺度可估计未来大震的位置和震级。 2.中强地震一般发生在调制小震带端部或两个调制小震带交汇区附近以及调制小震相对集中的地区。但较大震级的中强震前有调制小震带显示的空段。 3.中、强震前半年至一年内调制小震向震源区附近集中,频次增高,并出现调制小震比超过自然概率。由此可估计中、强地震来临的初略时间。 4.调制小震带的方向大多与主震的一个或两个P波节面走向一致。因此由调制小震带的方向可以研究未来中、强地震的震源应力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成因上研究了组合模式与地震图上终止震相的联系。组合模式因积累单元端部有剪应力集中区,张应力让位区和弱介质让位区,故断层传播到积累单元端部要加速,然后急剧停止,这就导致了终止相的形成。这些端部因素是调整单元的存在引起的。地震图上的终止震相的发育程度与组合模式中的调整单元让位的充分程度有关,让位条件愈好,终止震相愈明显。最后本文以唐山地震为例进行了实际讨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BDS短基线单历元差分定位中双差法方程严重病态的问题,采用TIKHONOV正则化准则进行改善。计算获得可靠的浮点解及其对应的方差协方差阵,再运用部分模糊度固定策略,采用LAMBDA方法进行模糊度固定获取准确的固定解,达到cm级的BDS实时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化石有机碳风化是地质时间尺度上重要的碳源,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但如何量化一直是个挑战.河水铼(Re)含量的变化被认为具有示踪流域化石有机碳风化强度的潜力,然而Re的来源及其与化石有机碳风化之间的关系还知之甚少.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一指标的有效性,本文选择重庆市城口县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含量、逐级提取实验等分析,探讨页岩风化序列中Re和硒(Se)的活动性及其与化石有机碳风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化学蚀变指数(CIA)从基岩到风化层逐步升高,指示增强的风化强度.根据逐级提取实验和质量迁移系数(τ)的变化发现,页岩中的Re和Se主要赋存于有机质相,风化过程中与化石有机碳同步流失,而与页岩中的硫化物矿物氧化无明显相关;风化过程中Re和Se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导致其与化石有机碳非等量流失.本研究支持Re作为示踪化石有机碳风化的指标,而Se是示踪化石有机碳风化的潜在指标.未来需要不同类型沉积岩剖面与流域相结合的研究,明确河水Re和Se的来源及其与流域化石有机碳风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概论 在探讨外因对地震的调制和触发作用时,以往人们曾作了许多研究工作。如寻找固体潮、气象条件、磁暴等各种外因与地震发生的相关性,讨论其中的物理机制等。本文则试图对宇宙线这一外因的强度变化与大地震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临近大地震前,震源过程和前兆现象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关系。本文从组合模式出发,利用断裂力学的应力一化学腐蚀理论来讨论临近大震前的震源过程和外因时震源过程的调制作用。在诸外因当中,为了研究宇宙线对地震的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1965-1979年宇宙线μ介子强度变化的功率谱,首次得到了在所有周期分量中,准九天周期占有优势的结果。最后列举了宇宙线调制地震前兆的几个实例,并讨论了宇宙线对地壳中不稳定物质如过热液体暴沸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