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新疆天山博阿断裂晚第四纪右旋走滑运动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军  汪一鹏  李莹甄  姜慧  向志勇 《地震地质》2003,25(2):183-194,T001
利用遥感资料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并结合气候地貌事件的分析 ,对斜切北天山、长逾70 0km的博阿断裂 (博罗科努 -阿齐克库都克断裂 )的右旋走滑运动进行了定量研究。该断裂分为西部NW向断裂和东部NWW向断裂。西部NW向断裂长近 2 5 0km ,向西北延伸进入哈萨克斯坦 ,右旋走滑速率可达 5mm/a ;由 4~ 5个断裂段组成 ,其上发育 3~ 4条古地震或历史地震形变带 ,显示具有发生 7.5级地震的能力。东部NWW向断裂右旋走滑速率 1~ 1.4mm/a ;其上发现小规模古地震形变带 ,显示具备发生 7级左右地震的能力。该断裂与山前的逆冲推覆构造之间构成典型的挤压区应变分配形式 ,即在斜向挤压作用下 ,变形分配为山前的逆冲推覆构造和山内的走滑断裂  相似文献   
22.
The coseismic Coulomb stress change caused by fault interaction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triggering and delaying of earthquake are briefly discussed.The Xianshuihe fault belt consists of Luhuo,Daofu,Kangding,Qianning and Ganzi fault.Luohuo(Ms=7.6,1973)-Kangding(Ms=6.2,1975)-Daofu(Ms=6.9,1981)-Ms=6.0,1982)earthquake is a seismic sequence continuous on the time axis with magnitude greater than6.0.They occurred on the Luhuo.Kangding,Daofu and Ganzi fault,respectively.The coseismic Coulomb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each earthquake on its surrounding major faults and microcracks are calculated,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triggering and delaying of the next earthquake and aftershocks are analyzed.It is shown that each earthquake of the sequence occurred on the fault segment with coseismic Coulomb stress increases caused by its predecessors,and most after-shock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microcracks with relatively larger coseismic Coulomb stress increases resulted from the main shock.With the fault interaction considered,the seismic potential of each segment along Xianshuihe fault belt is reassessed,and contrasted with those predicted results ignoring coseismic Coulomb stress change,the significance of fault interaction and its effect on triggering and delaying of earthquake are emphasized.It is con-cluded that fault interac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seismic potential of Xianshuihe fault belt,and the maximal change of future earthquake probability on fault segment is up to 30.5%.  相似文献   
23.
天山北麓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汪一鹏  沈军 《新疆地质》2000,18(3):203-210
在近SN向强烈挤压下,天山北麓发育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一是乌鲁木齐以西具有典型断裂扩展褶皱特征的依连哈比尔尕山山前推覆构造,二是乌鲁木齐以东博格达山前弧形推覆构造;同时水平剪切作用成了大型斜切天山的右旋走滑断裂。NW-NNW向的博罗科努一阿齐克库都克断裂切割天山,右旋走滑特征非常清楚。天山北麓的应变分配特征在内陆造山带中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24.
用断裂滑动速率估计小江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军  汪一鹏 《地震研究》1999,22(3):251-259
本通过小江断裂带的地震活动规律,认为断裂在具有特征地震复发行为的同时,在特征地震之间还有次级破坏性地震。故推导了滑动速度、离逝时间与潜在震级之间的关系,并计算了小江断裂带中段主要段落的潜在地震震级。潜在地震级较高的段有小江西支断裂非段和小江东支断裂东南段,其潜在震级都接近7级。  相似文献   
25.
南北地震带强震迁移特征及其与南亚地震带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北地震带1500年以来7级以上强震迁移显示出3种方式:由北往南大致等时距的迁移、由南往北多样式的迁移和一个时段内全带范围内的成组强震群发活动。从以往100年的强震活动分析,南北地震带的活动还与从缅甸至印尼苏门答腊的南亚地震带强震活动相关联,前者的强震往往滞后于后者几月至数年发生。因此,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西面海里发生8·7级大地震后南北地震带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不能忽视。南北地震带上述多种强震迁移活动特征既与印度板块向NNE的碰撞、俯冲过程有关,也与青藏高原与其东北缘稳定、坚硬的鄂尔多斯和阿拉善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海原地震震中区(唐家坡村西—乱堆子东)的大比例尺实测填图,获得了地震断层带上各类冲沟左旋位移的若干数据。规模越大的冲沟位移数据也越大。其中73条小冲沟和田埂的位移均为1920年8.5级大震一次造成,最大位移达10米。 从杨户章沟到古墩子之间的西华山北缘断裂,各类冲沟位移量都较大。根据发育了两级阶地的冲沟的平均位移量、位移开始的时间、大震造成的最大位移及平均位移,计算了该段断层的滑动速率和8.5级大地震的重复率  相似文献   
27.
喜马拉雅板块活动证据兼论青藏高原形成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青藏高原广泛开展的考察所积累起来的实际材料,以板块构造观点,简要讨论了青藏高原主要构造特征。文章以地质历史、沉积特征、冈瓦纳相沉积、蛇绿岩套、混杂岩和外来岩块的分布、变形特征、岩浆活动的规律以及雅鲁藏布江两侧变质带的特点,论证了喜马拉雅地区板块活动的方式和特征,对喜马拉雅运动进行了分期并对各期运动的性质作了分析。文章提出了冈瓦纳大陆的北界可能是班公湖—东巧构造带以及雅鲁藏布江构造带在中生代拉开、早第三纪闭合机制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28.
我国板内地震和中新生代应力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质学、地震学和地形测量的资料认为:华北地区第三纪中期地壳应力场有一次重大变化,而中国其它地区自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应力场基本未变。我国地壳应力场的这种布局及其变化看来是起因于中国大陆周围的板块活动。 讨论了我国板内地震和断块构造的关系。指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地震区域的某些深部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29.
归纳了帕米尔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EW向逆断裂背斜带与NNW向隐伏走滑断裂之间的关系.通过塔里木盆地与西南天山和帕米尔东北缘变形特征的对比,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变形样式与帕米尔东北缘的弧形构造类似,弧形构造具有由帕米尔东北缘向塔里木盆地扩展的特征,这种构造是帕米尔向北挤入运动所特有的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30.
哀牢山-红河左旋走滑剪切带中新世抬升的时间序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文寄  李齐  汪一鹏 《地质论评》1996,42(5):385-390
在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元阳到者龙的6个不同地点,对18个变质岩样品进行系统分析钾长石的^40Ar-^39Ar年龄。发现用MDD模式得到的18条冷却曲线均存在一次快速冷却过程,这种快速冷却过程不仅反映了该剪切带在大约25-17Ma时,韧性走滑作用结束和正断作用的开始,而且它的起始时间还有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