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我国地质和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组于去年10月至12月赴巴基斯坦进行了友好访问,受到了巴基斯坦有关方面的热情接待。在两个多月里,考察组沿中巴友谊之路——喀喇昆仑公路考察了喀喇昆仑和喜马拉雅两大山脉的地质构造,观察了巴基斯坦西部苏来曼山的若干典型地质剖面及著名的恰曼断裂带。考察组还参观了巴基斯坦主要地质单位和几所大学的地质系。这次考察促进了两国地质工作者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断层活动不是孤立的,一条断层的活动可能影响其他断层,并引起这些断层的活动,这些相互作用的断层称为关联断层.本文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分析了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所使用的信息是经过处理的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结果表明,在一定时段内研究区一些断层间除地震活动表现出相互呼应关系外,其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曲线相似,相关系数高,说明热红外信息与地震信息共同反映一个地区断层的关联活动.此外,也存在单独由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相关表现断层关联活动的情形,即断层间无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但也存在TLOW曲线的相关性,同样显示关联断层的相互作用.对TLOW的时空过程分析表明,关联活动组合可随时间发生变化.例如,1988~1994年间红河断裂与澜沧-耿马断裂、金沙江断裂等构成关联活动组合,1994~1998年又与小金河断裂、安宁河-小江断裂构成关联活动组合,这样的时空变化过程可能是地壳应力场重新分配的反映.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卫星热红外信息有望成为研究断层相互作用的一个新的独立物理量,并将对地震动力学和构造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五桂山南麓断裂第四纪活动新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工作期间 ,在珠江三角洲五桂山南麓发现两个切割第四系的断层剖面。这是首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见到的断裂第四纪活动的直接地质证据。对两个剖面作了详细介绍 ,并通过三角洲第四系的分析和对比 ,确认五桂山南麓断裂在中、晚更新世时期是活动的  相似文献   
14.
15.
崔黎明  汪一鹏 《地震地质》1990,12(1):87-95,T021
本文通过对洪积扇断层崖上升盘冲沟裂点位置的实测和研究,讨论了贺兰山东麓地区影响裂点溯源迁移速率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这一地区裂点位置与形成年龄关系的公式。据此确定贺兰山东麓断层全新世以来至少发生过三次类似1739年平罗大地震的古地震事件,强震的重复间隔时间大约在2500年至3500年  相似文献   
16.
潮汕平原北西向断裂左旋走滑运动的地貌证据和速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处粤东的潮汕平原发育北西向与北东向两组活动断裂.经航片仔细解译,发现黄岗水断裂和丰顺-汕头断裂的部分段落呈明显水系左旋位错现象.野外调查证实了沿该两条断裂的地貌体位移,并选择3处位移点作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对被位移地貌体进行了采样测年.经计算,黄岗水断裂和丰顺-汕头断裂的全新世左旋走滑运动平均速率分别达1.11±0.09~2.69±0.24 mm/a和3.26±0.26 mm/a.这些较强活动的北西向断裂延伸入海与海域水深40~50m处的北东向牛山岛-兄弟屿-南澎列岛强活动断裂的交汇处是发生强震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7.
1926年灵丘地震烈度分布特征与阻震构造初步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26年灵丘地震的破坏情况进行了重新考证,着重指出了灵丘地震烈度沿唐河大断裂的高值异常和向西的快速衰减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阻震构造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文章最后批出:唐河大断裂是1626年灵丘地地震的阻震构造。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库玛断裂(库赛湖-玛曲断裂)是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缝合线中的主要断层系。它是青藏高原内部所形成的以走滑运动为主的大断裂带之一,也是高原南部与北部相对陷落差异活动十分强烈的断块地貌界线。东昆仑缝合线第四纪时期是活动的,晚第四纪以来沿库玛断裂带发育了多期地震地表破裂,构成长达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岩石圈现今变动与动力学研究”是国家基础研究攀登计划“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的二级课题,由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马宗晋教授负责组织,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研究所、分析预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参加。 本课题五年研究工作的基本构想是:以横穿青藏高原及高原东缘的两条GPS测线网(平均点距500km)两次以上的复测结果为近期变动的基本参数,并结合大地测量、高精度重复重力测量成果,建立青藏高原岩石圈现今变动的近期格局;结合地震活动分析和高原活动构造调查,分别建立青藏高原岩石圈非均一、非平稳的中期和长期运动学模型;综合分析青藏高原发展、演化及地球物理场特征,辅之以模拟分析,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沈军  李莹甄  汪一鹏 《中国地震》2004,20(3):229-237
通过对活动断裂定量资料和地震活动性的分析对比,认为完整地震轮回包括特征地震和特征地震之间的次级地震;次级地震的震级与上次特征地震的离逝时间、断裂滑动速率有关;断裂的位移分为产生特征地震的大粘滑和产生次级地震的小粘滑;完整地震轮回中震级一频度关系依然成立;完整地震轮回的能量积累大致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的地震活动性不同;特征地震的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特征地震与次级地震之间的变形分配。基于上述认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关系,用于定量估计地震构造的潜在震级和危险性;并将其初步运用于天山部分地震构造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