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对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较好地复制了这次陕南大暴雨过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影响陕南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位涡分析结果表明, 低层正值位涡扰动的存在是暴雨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冷空气是从中层侵入西北地区东部, 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对流不稳定层结, 有利于对流降水的发生. 大巴山使秦岭山脊、汉江河谷降水减小, 使秦岭东南坡和渭河河谷下游降水增加; 而秦岭使汉江河谷、秦岭南坡降水增加, 使秦岭山脉本身和陕北地区降水减少, 秦岭山脉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形产生的垂直次级环流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2.
林建  毕宝贵  何金海 《大气科学》2005,29(4):594-599
运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理论, 研究了空间非绝热加热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对2003年7月副高强度和位置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 副热带地区的非绝热加热对副高的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气候平均状况相比较, 2003年7月副高北侧、西侧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变化异常偏强, 而南侧、东侧较常年异常偏弱.这种异常的非绝热加热状况导致我国江南到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呈现带状的异常反气旋性涡度制造, 使得7月副高偏强偏西.  相似文献   
103.
加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对测量平差教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测量平差优秀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师资和研究队伍建设是加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4.
根据2013年11月、2014年2月、5月、9月在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进行生物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南麂列岛海域蟹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并定量分析了群落结构与水文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周年4个季度月调查共鉴定出蟹类21种,隶属7科、12属,其中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bimaculata)和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3种。不同季节的蟹类种类组成差异较大,而优势种类组成变化较少,其中,以秋季的蟹类种类数最多,冬季最少。从不同水深区域的渔获种类分布趋势来看,蟹类种类以20~30 m水深带较多,30~40 m水深带较少。夏季多样性指数低于其他季节,以水深来看,多样性指数在10~20 m水深带较高,30~40 m水深带较低,蟹类多样性指数与水深呈反比。根据冗余分析认为,水深、水温和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带主力油层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统计分析了各区块已揭示的主力油层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明确了主力油藏主成藏期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井埋藏史和热史的恢复,结合主力烃源生排烃热演化,确定了各区块主力油藏主成藏期发生的时间:中部1区块为新近纪渐新世(40 Ma),中部2区块为晚白垩世早期(95~88 Ma),中部3区块为白垩世末-古近纪早期(75~60 Ma),中部4区块第一期成藏时间为早白垩世末(105~95 Ma),第二期成藏时间为晚白垩世晚期(85~72 Ma).  相似文献   
106.
夏季北京地区强地形雨中尺度结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矫梅燕  毕宝贵 《气象》2005,31(6):9-14
利用卫星、雷达资料,分析了2002年6月24日北京地区大暴雨的降水云团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α尺度对流系统减弱过程中经历了中β尺度云团的发展过程,中β尺度对流云团是北京西部局地暴雨的影响系统;在观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低层东风气流向西移动遏太行山东坡辐合抬升,黄土高原低层偏西风向东移动,受太行山脉强迫倾斜上升,与太行山东坡的地形抬升叠加,在太行山及其东坡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并形成垂直次级环流圈,同时,低层的偏南气流在燕山南坡上升,而冷空气偏北气流在燕山南坡半山腰下沉,该次级环流圈是北京西部山区强降水产生和维持的主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7.
北京冬季城市边界层结构形成机制的初步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耦合了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的MM5模式对2001年冬季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城市边界层过程进行成功模拟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市化作用、周边地形以及城市化进程发展对城市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模拟试验。城市化作用的因子分离试验发现,城市化的总体作用即城市下垫面结构对大气热力及动力的综合影响导致了北京冬季城市边界层结构主要特征的形成。此外,揭示了城市结构的不同影响因子———动力因子、热力因子和热动力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北京冬季城市边界层结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夜间,城市结构的动力因子对于城市边界层主要特征如市区悬浮逆温、近地层中小的风速及较强的湍流动能等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在白天,城市结构的热力因子则成为影响市区混合层强度以及湍流运动特征等边界层结构的主导因素;热、动力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城市边界层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也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影响特征比较复杂。北京周边地形作用的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北京周边的特殊地形条件对城市边界层热力结构特征如悬浮逆温层及城市热岛等的结构及分布特征的形成也有着明显的影响,使其具有特殊的局地化特征,同时,它也是北京地区近地层主要气流特征的强迫源。不同城市化程度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揭示,随着北京城市建筑高度和密度的增加,市区风速将减小、湍流动能将加强,夜间城市悬浮逆温层底的高度会有所提高,城市热岛的强度也将加强,并可能在白天出现比较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08.
网络RTK中几种实用技术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网络RTK中采用的几种技术作出详尽的论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认为合理选取网络RTK中的实用技术能更好地发挥其可靠性高、覆盖地区广和定位精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9.
嫩江沙地资源开发整治的雏见——以齐齐哈尔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相生 《中国沙漠》1986,6(3):66-71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上,自然条件较好,是国内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使农作物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七十年代以来,除了由于气候的原因外,历史的和近期对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农林牧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恶化,抄质土壤风蚀越来越严重,风沙灾害也更为突出,而且有发展的趋势。本文试图以齐齐哈尔地区沙漠化土地形成的原因,危害的情况及其整治途径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格局,自2018年8月开始分4个季度对干渠沿程的11个样点进行采样调查,同步开展水环境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83属145种,物种丰富度上,硅藻种类数最多,绿藻和蓝藻分别占第2和第3位,且春季>秋季>冬季>夏季;优势种包括极小曲丝藻(Achnanthidum minutissimum)、桥弯藻(Cymbella sp.)、空星藻(Coelastrum sphaericum)、衣藻(Chlamydomonas sp.)等(优势度Y>0.02);全年叶绿素a浓度为(4.09±2.89)μg/L,细胞密度为(6.79±7.15)×106cells/L,夏季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以绿藻、蓝藻为主,其他季节以硅藻、绿藻为主;空间上,细胞密度从南到北呈递增趋势,穿黄工程后显著高于穿黄工程前;RDA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水温和营养盐是影响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流量和流速,这些因子成为群落时空格局的决定因子;NMDS与聚类分析显示:时间变化对于群落结构产生的影响比空间变化更为显著.本研究确认了跨流域长距离输水的中线干渠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显著时空异质性;鉴于流速、流量对群落的决定作用,建议在输水管理中加强生态调度技术研究,以调控浮游植物群落,保障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