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374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7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从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地区的43个采样点采集了334个定向火山岩样品进行古地磁研究。火山岩层的地质时代为早第三纪。火山岩样品的古地磁学研究表明,早第三纪时,南设得兰群岛及南极半岛已经处于或接近于现今的地理位置。早第三世以来,本区未有明显的相对运动。古地磁资料还表明,古新世南极半岛的北缘出现了小规模的逆时针转动(约15°)。这与南美板块与南极板块的相对移动有关。随着南大西洋的扩张,南美板块向西漂移,南极半岛北部受此西向漂移的带动,出现了小规模的逆时针转动  相似文献   
892.
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底打管后注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底打管后注浆的设计与施工新方法,使用该方法不仅可避免在含承压水的砂土层中进行人工扩底施工且可提高单柱承载力。  相似文献   
893.
894.
通过对北京市西郊南部北天堂垃圾填埋场渗滤污染组分在含水介质中运移的室内模拟实验分析,揭示了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组分在含水介质中的运移转化规律,即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组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通过阻滞因子和水化学迁移率的计算,得出该含水介质对污染组分的阻滞能力较好。可用水化学迁移率粗略预测不同污染质锋面达到指定地点的时间,为垃圾填埋场地底部防渗层的设计和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程度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5.
通过对山西省奇村热田基本状况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奇村热田区周围冷井大量连续抽水会对热田造成一定影响的观点,探讨了1991年水氡、水温、水位产生大幅度异常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6.
897.
剪切带型金矿:—以广东河台金矿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898.
有关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的观点异彩纷呈。不同学者用不同大地构造体系和地质思维方法,基于不同侧面的地质事实,对各火山岩共生组合形成时的构造环境,进行了诸多推测,并建立了相应的造山模式。笔者集多年研究与文献之积累,现将诸构造环境观点按类别整理列出,以飨地学同仁。理解、归类不当和遗漏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899.
段建中 《云南地质》1993,12(2):159-167
滇西地区壳型钨锡成矿系列花岗岩全岩δ^18O值多为 9.0- 14.5‰,δD值多为-70--120‰,^87Sr/86Sr(i)>0.708。其中:腾冲-梁河地区K-F(黄玉)花岗岩初始岩浆水δ^18O值为 6- 11‰,δD值为-60--90‰,与华南地区钨锡系列花岗岩相比,δ^18OH2O值略低;云龙铁厂-西盟地区Na-B(电气石)花岗岩初始岩浆水δ^18O值为 6.25- 7.98‰。  相似文献   
900.
滇西壳型花岗伟晶岩,可分为七个带。其中多数为喜马拉雅期产物,主要产于剪切带内,为花岗岩浆之不混溶熔离岩浆产物。存在两个成矿系列,白云母系列以Be矿化为主,锂云母系列以Li、Nb、Ta矿化为主,同时还存在白云母一锂云母过渡系列,以Li、Sn、Nb、Ta和Be矿化为主。分异良好的富晶洞含Be花岗伟晶岩,产宝石级的绿柱石、黄玉和水晶。幔型的长岭岗伟晶黑鳞云母岩为碱性岩浆之不混溶熔离岩浆产物,以U、Th、Zr、Hf、Nb和Li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