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403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针对湖北省三峡库区秭归县头道河Ⅱ号滑坡现状条件下的明显变形迹象,本文对该滑坡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研究,详细介绍了该滑坡的地质背景及滑坡特征。采用剩余推理法,对滑坡体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作了科学分析,并对滑坡体在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的稳定性作了合理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体在目前状态下基本稳定,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将对滑坡体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极有可能导致滑坡体失稳,据此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22.
祁连成矿带钨矿成矿特征及其区域找矿标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祁连成矿带内钨的区域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钨及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等综合分析基础上,将本区钨及钨多金属矿床初步划分为夕卡岩型、石英脉型、云英岩型以及海相火山岩型等4种类型,指出元古代及早古生代,特别是元古宙各时代的含钨中基性火山岩一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与造山构造作用(俯冲造山和/或碰撞造山)有关具有多阶段侵入的以偏碱性和钙碱性成分为主的复式中酸性岩浆侵入体以及多组构造系统复合是本成矿带钨矿床,特别是大型钨矿床的主导控制因素。进一步总结了本区钨矿区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23.
李二兵  谭跃虎  刘向东  段建立 《岩土力学》2006,27(Z1):1137-1140
水泥土挡墙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基坑支护。针对目前对于水泥土挡墙的整体稳定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认识不足,引入正交设计方法分析水泥土挡墙整体稳定影响因素墙体厚度、嵌固深度、土体粘聚力、土体内摩擦角、土层重度、地下水位、地面超载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影响水泥土挡墙的最重要因素,其变化对整体稳定有高度显著影响;而墙体厚度和嵌固深度对水泥土挡墙整体稳定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4.
孙嘉  毛景文  姚佛军  段先哲 《岩石学报》2017,33(10):3217-3238
西藏多龙矿集区(包括多不杂、波龙、拿若和铁格隆南(荣那)四个大型-超大型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目前已探明铜的资源量超过1600万吨,金大于200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找矿勘查工作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多龙矿集区为例,系统讨论了该矿集区与成矿作用相关的岩浆岩的成因、成岩与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并初步提出了针对该缝合带斑岩铜金矿床的找矿勘查步骤和标志。全岩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造岩矿物化学成分等实验结果表明多龙地区与成矿作用相关的岩浆岩形成于壳幔混合作用并伴有俯冲沉积物的加入,岩浆在演化过程中还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和基性岩浆的注入并最终侵位至地壳浅部或喷发出地表。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幔源区,随后金属元素在富水(≥4%H_2O)和较高氧逸度(ΔNNO0.5)的岩浆环境下运移至地壳上部(距地表2.5~7.5km)岩浆房中,由于成矿物质(Cu、Au和H_2O)在中酸性岩浆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压力降低而降低,因此侵位较浅的岩浆房更容易发生含矿流体的出溶并最终形成斑岩铜金矿。研究提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斑岩型铜金矿的找矿勘查工作可按以下步骤和找矿标志来进行:(1)通过Nd、Hf同位素填图确认地幔组分相对较多的侵入岩分布区为成矿远景区,该区域岩石学特征可能表现为暗色包体(MMEs)大量发育;(2)通过角闪石、锆石等矿物开展氧逸度填图进一步圈定重点找矿勘查区,岩浆岩中角闪石的发育往往预示着较好的成矿潜力;(3)在重点找矿勘查区内通过岩浆磁铁矿中V、Ti含量对斑岩体的含矿性进行快速判定,具有较低V、Ti含量的斑岩体通常为含矿性较好的斑岩体。此外,富水(角闪石发育)、含矿质(黄铜矿呈他形晶粒状产出)、侵位浅(气相包裹体与多相包裹体共同产出)、并有蚀变矿物(次生黑云母、绿泥石)发育的中酸性岩体也可指示较好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225.
石湖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太行山中北段,产出于太古界阜平群变质岩系,燕山期麻棚岩体的周边。本文以石湖地区代表性矿床为例,根据多金属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中He、Ar同位素及与黄铁矿共生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中C、H、O同位素组成,探讨了石湖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石湖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中3He/4He介于0.43~2.40 Ra,40Ar/36Ar介于477~879,显示出本区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与地壳流体混合的产物。石英包裹体中δDV-SMOW介于-62‰~-105‰,δ18OV-SMOW介于9.6‰~13.8‰,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δ13CPDB介于-3.5‰~-5.0‰,表明矿区成矿热液来自地幔。氢、氧、碳同位素体系与氦、氩同位素体系的示踪具有一致性,均显示出石湖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与地壳流体混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6.
树木年轮密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建平 《第四纪研究》2015,35(5):1271-1282
树木年轮(树轮)密度即木材密度, 是历史气候和环境演变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代用资料之一, 在揭示北半球长时间尺度夏季温度变化和火山喷发的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年来, 我国的树轮密度研究迅速发展, 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将对树轮密度测量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 对国际和国内树轮密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总结。通过对一些热点和争论性问题的论述, 进一步明晰树轮密度的研究潜力, 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背景参考。  相似文献   
227.
通过对矿区实施1: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该区的指示元素为Au、Cu、Pb、Zn、As,选用传统的统计方法确定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值分别为6×10-9、30×10-6、40×10-6、150×10-6、50×10-6,据此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区. 对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结合地层、岩性、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综合评判主成矿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圈定出3个找矿靶区. 在Ⅰ号异常靶区内,Au与As、Cu、Pb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叠合性,经工程布置发现了M1~M7含金石英脉矿体,圈定了Ⅰ号、Ⅱ号矿体;在矿区西部Ⅲ号异常靶区,Au与As、Zn异常叠合良好,经工程验证,在此发现M11、M12、M13等多条含金石英脉体,圈定了Ⅲ号矿体. 总的来说,对异常区进行钻探和槽探等工程验证,异常的位置、规模、走向与新发现矿体(矿化点)吻合较好,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找矿是有效的,值得向邻区推广.  相似文献   
228.
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提出了后插筋旋喷桩与灌注桩复合式基坑支护结构截面抗弯刚度计算的力学模型及截面抗弯刚度和水平位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29.
南亚季风降水的双极振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利用气象资料揭示在印度半岛南部和北部,南亚季风降水变化在10年尺度以上呈翘翘板变化形式;利用更长的季风降水资料,即300年的喜马拉雅山达索普冰芯降水记录和印度半岛南部石笋降水记录,发现印度南部和喜马拉雅山季风降水呈双极振荡行为。自1700年以来,喜马拉雅山,即印度北部(或印度半岛南部)季风降水经历了1700~1764年期间的减小(或增加)趋势,1764~1876年期间的增大(或减小)趋势,1876~2000年期间的减小(或增加)趋势。同时,发现印度半岛南部的季风降水同北半球温度变化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而喜马拉雅山季风降水同北半球温度变化具有相反的变化特征。南亚季风降水的这种南北翘翘板变化形式,与跨赤道气流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30.
根据围岩蚀变在多波段遥感图像(TM)上具有的光谱特征,利用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增强后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 四川省稻城地区围岩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多层次的筛选和评估提取矿区异常区,制作遥感异常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