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71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大气环流异常对云南8月低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51-2005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与云南8月气温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在云南8月低温年,位势高度场的显著相关区在欧亚大陆地区具有"- -"的波列结构,显著相关区在副热带地区表现也较好;据此讨论了云南8月低温发生时的大气环流特征,得出200hPa南亚高压偏弱,500hPa欧亚大陆西风槽脊异常发展,副高偏弱是导致云南8月低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2.
三峡库区坡耕地退耕与粮食安全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全国逐步开展。坡耕地退耕使耕地数量减少,并影响到退耕地区粮食产量减少,尤其在坡耕地分布集中、交通不便地区的尤为突出。本文利用GIS技术对三峡库区坡耕地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三峡库区坡耕地退耕后粮食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初步揭示了粮食供需矛盾的空间差异,并结合交通便利状况,划分粮食安全区、警戒区,危机区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3.
根据西成矿田中泥盆统安家岔组和西汉水组具有多旋回性的特点,运用马尔科夫链分析法对其进行沉积相的划分,总结出中泥盆世处于海洋环境,并可划分为4个相带:陆缘碎屑岩相带、碳酸盐台地相带、台地边缘相带及浅海陆棚碎屑岩相带,进一步分为11个相和22个亚相。  相似文献   
184.
讀了魏鼎文同志的文章以后,我們想提出以下两点不同的看法,与魏鼎文同志商榷。 1.文献[1]中用两个实例表明,在目前实驗精度內,方法B得不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精細結构,这点对于如何利用方法B的結果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不过,我們认为,不能把精細結构方面的某种不定性,看成是方法B解不唯一的証明。  相似文献   
185.
我队在215矿区经过三年來的勘探和普查找矿工作,初步証明本区是以錫矿为主的多金属矿产分佈有望地区。从地質条件和矿床工业类型来看,本区是最富工业远景的錫石硫化物类型矿床,并有丰富的砂锡矿床。现将本区矿床地質特点及找矿标誌的初步研究結果加以介绍,希望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186.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作者倡导的“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对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系进行了岩相古地理学研究及编图,共编制出下二叠统的鸡公岭组、栖霞组和茅口组(孤峰组)以及上二叠纪的吴家坪组(龙潭组)和长兴组(大隆组)的单因素基础图件20幅和岩相古地理图5幅,比例尺均为1:200万。从这些定量化的图件可以看出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各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历史。这是本区二叠系的油气以及其他沉积矿产预测和勘探的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7.
188.
闫殿元  于斌 《地下水》1993,15(1):5-8
1 引言TZT—1型堤坝隐患自动探测仪属电法类大地探测仪。该仪器由山东水科所研制,1991年5月通过部级鉴定并已批量投产。主要采用电阻率法、自然电场法及激发极化法进行大地电场的异常探测,经过数据分析,查明堤坝隐患状况及地下水富水带的分布。该仪器区别一般探测仪的主要不同点是装配了单片微机,采用硬、软件技术相结合,完成数据采集,数据滤波,极化补偿,公式运算和成果打印输出等项工作,实现了自动化测量,因而具备测量方案选择灵活性强,测量记录准确性可靠,重复性好,输出的测量结果信息量大及野外测量操作简便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89.
本文介绍了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时,在云南鹤庆县(100°12′E,26°35′N),测量日本ETS-Ⅱ同步卫星136MHz信标法拉弟旋转所得到的一些主要观测结果:(1)电子总含量的日变曲线中出现提前日落现象;(2)F区峰下电离对法拉弟旋转的贡献在日食期间相对变小;(3)没有出现与日食明显有关的声重波扰动。  相似文献   
190.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沙尘天气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MODIS卫星遥感光学厚度资料,分析了中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同期沙尘天气进行了对比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主要内陆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简称AOT)分布有4个高值区:①分别位于南疆盆地和青海\,甘肃、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四川盆地和长江黄河下游地区。②春季北方特别是西北的AOT值明显高于南方,冬季南北AOT值差别不大。③南疆盆地和内蒙古中东部地区AOT值随季节变化明显,而四川盆地、长江黄河下游地区AOT值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④南疆盆地、青海、内蒙古等地区沙尘天气过程与AOT值同步变化。⑤在沙尘天气的多发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沙尘天气有较好的相关性;沙尘天气的少发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沙尘天气基本不相关。因此可以推断,中国北方,特别是干旱荒漠区,大气气溶胶主要来自沙尘天气过程引起的地面沙尘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