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5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以山西省测震台网部分台站使用的地震计为研究对象,选取一段时间的脉冲标定波形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脉冲标定处理结果分析得出地震计工作周期和阻尼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结合测震台网运行与维护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检测地震计工作状态的思路和方法.实践证明,采用定期检测地震记周期和阻尼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测震台站地震计运行的工作状...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发布情况,以及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内容、种类以及阅读转发等情况,分析表明用户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信息主要有地震速报、地震目录和震情灾情类信息。同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发现文章阅读量与转发分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阅读量与文章数量不存在相关性。并就研究结论提出应重视地震速报和灾情信息推送、创新信息发布内容和形式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3.
24.
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布局和实际获得的参数,运用反推方法,对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分析,运用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检验,表明台网监测能力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对山西省地区的监测能力均达到2.0级以上,大部分地区的监测能力达到1.5级以上,少部分地区的监测能力达到1.0级以上。其中,朔州市、吕梁市与运城市的监测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5.
通过查看山西测震数字台网2009年1400个记录清晰事件波形,发现在ML4.5的事件中有158次初至波前出现奇异小信号,在ML≤2.8的微小地震中小振幅波记录更加清晰。统计发现,这些小信号出现在使用GURALP公司生产的CMG-3ESPC地震计、CMG-DM24数据采集器的9个子台记录中,而其它型号的仪器系统中均未见。小信号主要集中在震中距60km的近台记录初至前0.2~0.7s,经FFT分析,得出小信号频率集中在45~50Hz。认为该频率的信号在CMG仪器系统上有记录,主要是因为港震等其他类型的仪器系统可能将这部分频率成分过滤掉了,而它们恰好处在CMG仪器系统的记录范围内。  相似文献   
26.
山西断陷带是我国最大的新生代大陆裂谷,其强烈的断陷作用和断陷的不均衡发展、深部构造与深部动力学特征及周围构造环境的巨大影响使汾谓裂谷既具有世界上典型大陆裂谷的一般共有的地质构造特征,又具有自身的地质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27.
利用山西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基于遗传算法,用Atkinson方法得到山西地区介质的品质因子Q值随频率的关系为Q =420.7f0.369.采用Moya方法反演山西数字地震台网40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均表现与频率有关,其中27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在频率域不平坦,只有13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基本没有放大.震源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地震震级与地震距呈线性关系,但地震距与应力降以及应力降与震源半径之间的依赖关系不太明确.  相似文献   
28.
选取山西地震台网2001--2008年ME≥1.0的3268个地震事件数据,用“十五“测震分析处理软件MSDP的单纯型定位法、HYP02000、LOCSAT、HYPOSAT定位方法的定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单纯型定位法的定位结果相对稳定,是网内、网缘和网外最理想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9.
根据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震源深度资料,对山西测震台网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2 535个定位精度为Ⅰ、Ⅱ类且ML≥2.0地震,进行震源深度分布特征统计分析。采用网格滑动平均法,统计平均震源深度,结果显示,山西地区平均震源深度为0~40km,从0~10km、11~20km、21~30km、31~40km不同震源深度分布结果来看,山西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深度以6~20km为主,个别区域有大于20km的地震分布。  相似文献   
30.
张蕙  梁向军 《山西地震》2019,(2):22-24,41
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测定了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地区及周边地区M≥3.0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显示,震源深度的优势范围为6~20km,山西地区的震源深度由北到南逐渐加深。在日常工作中,对于速报地震,尤其是4级以上的地震,建议用CAP方法测定的结果与速报结果综合运用,为速报之后地震应急及危险性判定提供更可靠的震源深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