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多台Burris型相对重力仪实施不同时长的断电、再通电后进行静置测量,研究该型仪器的温度特性。在温度约为14 ℃的地下室内,长时间断电冷却后,Burris型相对重力仪需要125 min才能达到恒温点(仪器不再提示温度不足),通电65 h后零漂率仍然大于0.005×10-5 m·s-2/h,110 h后仪器的零漂才能达到地震观测仪器进网要求的小于0.003×10-5 m·s-2/h。在相同条件下,对3台Burris型重力仪分别实施15 min、2 h、24 h较短时间冷却、再通电,静置测量数据表明,在升温过程中,重力仪读数过程为先大幅减小后小幅增大再变小至稳定,绝对变化率先减小后少量增大再变小;不同冷却时间既影响仪器到达恒温点需要的时间,也影响仪器读数稳定的时间。15 min的断电需要大约1 h的加热过程才能使读数稳定;仪器到达恒温点后读数仍在快速变化中,且仪器读数变化中的最小值出现在到达恒温点后;断电可能会影响再通电仪器读数稳定后在短时间内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42.
??8.0????????2008??9??12?£????????????????????????????????????-???????????????????????????????????仯??????????仯??70??10-8??ms-2????????????????????仯???????????????????仯??????????????????仯?????  相似文献   
43.
用GPS监测西安市南郊地壳形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用GPS监测到的西安市南郊的地壳三维形变,并与1990年前后的传统测量结果相比较,分析了西安市的地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市南郊地面沉降速率有所减慢,但水平形变显著。观测结果与颗粒位移模型(GDM)模拟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导致地面形变的主要因素为过量抽取地下水。  相似文献   
44.
重力仪一次项系数对重力场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1~2013喜马拉雅项目在南北地震带北段获得的10余个绝对重力值作为基准,运用甘肃、宁夏和河西3个重力网的数据对各重力仪一次项系数进行重新解算,获得重力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2011-05~2013-06的重力场反映出,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向北东运移过程中出现自西南向东北、由负向正的大空间尺度趋势性显著重力变化;2)LCR-G型及Burris型金属弹簧重力仪的一次项较稳定,基本不变,而CG-5型石英弹簧重力仪的一次项逐年减小,应每年利用绝对基准进行实测标定;3)利用绝对基准进行实测一次项标定后,重力场总的变化趋势与利用长基线标定的一次项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只是量级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45.
Stress-dissipative heat geotemperature precursor mechanism of earthquak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Manyearthquakeshaveproventhatthereexistedshalowgeotemperatureanomaliesaroundtheearthquakeregionsbeforetheeventsoc...  相似文献   
46.
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强震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祝意青  梁伟锋  操启明  凌晔  刘练 《地震》1999,19(4):345-351
通过对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复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重力场演化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在观测期间,测区及其周边共发生7次Ms≥5.0地震,流动重力均有一定的反映,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观测。重力变化的异常形态,变化量级和持续时间均与地震的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重力变化由地震孕育的非均态-发震-震后恢复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7.
重力资料对2008年汶川Ms 8.0地震的中期预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的重力复测资料对四川地区震情分析研究的基本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MS8.0地震提出了较好的中期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48.
2003年民乐MS6.1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河西地区的流动重力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民乐Ms6.1级地震前的重力场变化,认为在空间分布上,地震发生前观测区出现了区域性的重力异常变化及与构造活动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并在震中或邻区产生局部重力变化异常区。在时间序列上,地震发生前,重力段差和重力测点先是增强,然后反向减弱,并在反向过程中发震。  相似文献   
49.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11-2015年期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S6.4地震发生的关系,结合GNSS、水准观测成果和区域地质构造动力环境,进一步研究了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测区内重力场异常变化与祁连山断裂带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反映沿祁连山断裂带(段)在2011-2015年期间发生了引起地表重力变化效应的构造活动或变形.(2)门源MS6.4地震前,测区内先出现了较大空间范围的区域性重力异常,到临近发震前显示出相对闭锁的现象,且围绕震中区周围出现四象限分布特征的局部重力变化,地震发生在重力反向变化过程中,并出现显著的四象限分布特征的重力异常变化,其中,青海门源与甘肃天祝一带重力差异变化达100×10-8m·s-2以上.(3)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大体反映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物质北东流的动态效应,门源震中附近区域地壳受挤压变形显著、面压缩率和重力剧烈变化的特征最为显著.(4)重力场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与地壳垂直与水平运动及地质构造活动等观测结果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强震易发生在重力变化四象限分布中心地带或正、负异常区过渡的高梯度带上.  相似文献   
50.
测点周围环境变化对重力观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重力测点周围土壤浸湿和环境变化对重力观测影响的模型,计算了重力测点周围由于土壤浸湿和环境变化对重力观测的影响实例,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一般都会对重力观测造成一定影响,提出了在进行重力观测和重力资料分析时如何避免环境变化引起的重力观测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