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466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大部分测线与勘探线重合,地震测线上布设有钻井,而测井数据以及由测井数据直接求得的地层反射系数序列的频率和分辨率要高于地震道数据;所以在过井地震剖面上,测井数据可以作为高频信息的来源,但测井数据只是一孔之见,对应到地震剖面上,测井信息只能将井旁道替代为高分辨率的地震道.本文基于信号重构理论,提出了利用测井数据重构高分辨率地震信号并外推到其他地震道上,使整个地震剖面均获得高频信息成为高分辨率剖面.在煤田地震勘探中,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2.
在近几年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镇江市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工作取得的进展,较全面地阐述了镇江市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3.
红土型铝土矿中三水铝石的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柳建春  黄宝贵 《岩矿测试》1995,14(3):161-165
研究了非水溶剂体系作为分离红土型铝土矿中三水铝石的选择性溶剂的优越性及其具体应用条件。实验表明,1mol/LKOH-0.3%水杨酸-无水乙醇溶液于沸水浴上浸取分离,可使该矿中高含量的三水铝石完全溶解,其浸出率>99%;而共存的一水硬铝的溶解率<0.6,高岭石的溶解反应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最大溶解率从30.55%降至5.86%。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4.
Tonstein的沉积特征是划分煤层中Tontein沉积相的依据,并在分析火山喷发活动、古气候、微以貌以及在沉积学和煤岩层对比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35.
936.
长江下游分汊河型内部结构和空间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锡荃  柳中坚 《地理学报》1991,46(2):169-177
本文从动力机制着手,对长江下游分汊河型的空间结构、衔接段的功能、动力轴线波模式、以及上下游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分汊河型空间上具有独特的相关性;主流波是水流能量的载体、是上下游效应产生和传递的动力;点型衔接段是上下游效应的转换器;线型衔接可使上下游效应的强度或性质发生变异。长江下游分汊河段整治重点是控制上下游效应传递关键的衔接段。  相似文献   
937.
在煤田高分辨地震勘探中,要求控制几米甚至一、二米厚的煤层;控制落差只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的小断层,如果在资料处理中不能有效地提高原始资料的频率和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上述要求是无法达到的。目前“反褶积”是地震数据处理中提高分辨率的主要手段,也是地震数据处理的三大中心环节之一。但是反褶积是一种统计性处理,由于在许多情况下实际地震数据不满足统计  相似文献   
938.
茶卡盐湖物理化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属于硫酸、硫酸镁亚型的茶卡盐湖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盐湖液相及固相沉积物的组成和分布,盐湖卤水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晶间卤化水的化学组成及其随深度的变化,通过对该盐湖卤水的冷冻实验,给出了相关体系的相图,提出茶卡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939.
大柴旦盐湖夏季组成卤水的天然蒸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进行大柴旦盐湖夏季组成卤水的天然蒸发实验中确定,该卤水的蒸发结晶路线不是按照Na^+、K^+、Mg^2+/Cl^-、SO4^2---H2O体系25℃平衡溶解度相图,而是按照该体系的介稳相图预示的亚稳过程进行。从天然蒸发过程中盐卤的浓缩倍数与浓缩卤水中硼富集倍数的一致性认为,盐卤在天然蒸发浓缩盐析过程中硼酸盐一般地并不以固体盐形式析出,而是赋存于浓缩卤水中。  相似文献   
940.
姚建新  郝维城 《地质学报》1993,67(4):367-375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华南和喜马拉雅地区二叠世-早三叠世不同生态类型的牙形石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依水体深浅不同,从浅到深识别出5种牙形石生物相即Hindeodus生物相,Pcachycla,dina-parachirognathus生物相,Hindeodus-Gondolella生物相Gondolella-Neospathodus生物相和Xaniognathns生物相。通过这些牙形石生物相在时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