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483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文章介绍了三频航空电磁法仪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主要功能电路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62.
膨润土的交换性阳离子组成及其属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考察了我国不同产地膨润土的可交换阳离子组成、pH值以及碱性系数,根据层间阳离子组成对各地膨润土进行了属性分析。研究表明,所选矿区膨润土大多是钙基土,矿样的层间阳离子组成存在差异。讨论了膨润土层间阳离子种类、pH值、碱性系数以及其属性之间的关系。对比不同属性划分法后发现,离子比率法是一种全面反映膨润土层间阳离子种类及数量的属性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63.
王文杰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4):12-16,56
阐述中国煤炭资源聚集与大地构造的密切关系,认为兴蒙-天山构造域为中生代、白垩聚煤区。中朝-塔里木构造域为中生代与晚古生代共聚煤区,其东端以晚古生代聚煤为主,西端以中生代聚煤为主。  相似文献   
964.
那勤滑坡发育在花岗岩区,属中型山体滑坡。其主要地物标志是:发育于滑坡体后缘的拉张裂缝;出现在滑坡体中后部与滑坡体延伸方向一致的槽型洼地;生长在拉张裂缝边缘的醉林和马刀树;由花岗岩转石的滚石堆及空洞组成的堆积体。其主要工程物探标志是:在超过2000Ω·m的视电阻率背景下,低(nΩ·m×100Ω·m)视电阻率异常带与滑坡中部出现走向近EW的裂隙带一致;大于4000Ω·m的高视电阻率异常与花岗岩滚石和空洞组成的堆积体一致。据物探资料测算,滑坡体的基岩面埋深为7~27m。其成因模式是:裂隙带为形成花岗岩滚石创造了条件,自重力因素造就了花岗岩滚石和空洞组成的堆积体,人为或自然因素诱发滑坡。  相似文献   
965.
青藏高原地面站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63,自引:10,他引:6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选取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境内的72个气象站逐日观测的积雪深度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积雪的年变程并不完全一致,高原东南缘的积雪主要发生在3月份;高原东南和东北部的积雪一年有两个高值区:前冬10~12月,后冬2~4月;高原中部和西南部的积雪主要在隆冬12~1月;中部一些站点的积雪一年存在3个峰值:10月、1月和5月.青藏高原的积雪主要发生在10月至5月份,9月和6月的积雪相对来说很少,7月和8月基本无积雪.高原沿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以及喜马拉雅山坡的站点最早开始有积雪,8、9月份就会有积雪产生,并且这些地区最迟有积雪的月份也较晚,6、7月份还会有积雪存在;而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到湟水流域、沿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地带积雪出现得晚(10、11月),最迟出现积雪的月份却要早(5、6月份),雅鲁藏布江东段地带甚至最迟出现积雪的月份要提前到3、4月份.高原积雪存在三个高值中心:一是由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沿线各站组成的南部高值中心;二是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东段山区;三是位于高原东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地区.青藏高原积雪总的来讲呈平缓的增长态势,20世纪60年代初积雪稍偏多,20世纪60年代中到20世纪70年代中是积雪偏少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是积雪偏多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到20世纪80年代末,积雪明显增加,20世纪90年代积雪又表现出减少的趋势.高原冬春多雪年为1983、1978、1982、1998、1993、1962、1968、1989、1995、1990;冬春少雪年为1965、1999、1984、1969、1985、1971、1976、1967、1960、1991.  相似文献   
966.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综合大量的钻测井资料和岩心观察,在红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三段建立了储层规模的高精度层序格架,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19个四级层序和一系列五级层序;测井曲线和岩心观察相结合进行沉积微相分析,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三角洲、决口扇、分流间湾等微相类型;主要储层砂体发育的四级层序沉积体系平面编图表明,不同沉积相或微相无疑是造成砂体形态、分布及储集性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沙一段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或分流河道相储层为主,粒度粗,单一砂层厚度大;而东三段以河流或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为主,粒度较细,单一砂层较薄.平面上.从北东向南或南西方向显示出从分流河道砂体向三角洲前缘远端坝砂体过渡的变化趋势.沉积相的分布格局控制着砂体类型和分布.  相似文献   
967.
平煤五矿己15煤层为低瓦斯煤层,下伏己16-17煤层为高瓦斯煤层,相对层间距比例1.0-4。己16-17煤层煤厚3.5m,为主采煤层。为降低己16-17煤层的瓦斯压力,实现安全高效生产,该矿以已15煤层为保护层,采用上保护层开采技术改变具有突出危险的煤层瓦斯赋存状态,降低被保护层的瓦斯压力。基于多孔介质流体流动理论,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平顶山五矿超近上保护层的开挖过程,分析被保护煤层的瓦斯流动过程和煤层瓦斯压力的变化规律,论证保护层开采技术可以改变高突、高瓦斯煤层瓦斯赋存状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8.
WebGIS几种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三种常用的GIS体系结构C/S模式、B/S模式和C/S与B/S的混合模式作了详细的比较,对于各自的优缺点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69.
通过搭载在NPP卫星上ATMS探测器所获得的微波探测,针对台风“海燕”进行温湿廓线反演,并将反演结果与ECMWF再分析资料对比,研究ATMS资料在台风“海燕”中的反演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反演所得温湿廓线有着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台风系统的温湿场结构有着细致的反映。对于实际温度较低的区域,ATMS反演的温度场总体偏低,而实际温度场较高的区域,ATMS反演值总体偏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系统订正。在垂直廓线的反演方面,台风三个区域的反演结果与实际观测接近,这对台风的监测与预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0.
对1971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11次MS≥7.0主震进行震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时空扫描分析。选取参数b、E、N、Mav、S进行震前时间扫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参数在震前异常表现为低值,地震多数发生在低值持续时或者低值异常恢复后1年内。选取Ab和S进行震前空间扫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多数发生在异常区出现明显收缩或扩大之后,震中主要分布在异常区最大面积边缘或外围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