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鄱阳湖湖滨沙山垄状地形的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星子县沙岭沙山位于鄱阳湖湖滨,临湖一侧发育顺盛行风方向延伸的垄状地形。研究从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的角度分析了垄状地形的成因。按照目前的风场计算出的沙丘走向与合成输沙方向近于垂直,说明这些垄状地形不是纵向沙丘。垄状地形内部发育平行层理,缺少滑动面,则进一步表明垄状地形并非沙丘。对垄状地形之间的沟谷形态观察后发现,这些沟谷与前丘上槽形风蚀坑形态颇为相似,且沙山的环境具备发育槽形风蚀坑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将垄状地形之间的沟谷视为槽形风蚀坑。为确定风蚀坑的形成时代,我们在沙山上风区、下风区边缘选取了6个剖面,测得的28个光释光年龄显示,构成垄状地形的沙层堆积于约20kaBP以前的末次冰期。据此我们推测在冬季风最强的阶段(18-14kaBP),沙山由以前的风沙堆积转变为风沙侵蚀,产生了槽形风蚀坑。相邻槽形风蚀坑之间的条状突起就构成了垄状地形,因此星子县沙岭沙山临湖一侧的垄状地形属于风蚀地貌。  相似文献   
82.
金沙江三堆子-乌东德河段阶地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中更新世晚期,古金沙江曾在金坪子河段发生堵江,使得金坪子河段成为金沙江发育的局部侵蚀基准点,并影响着三堆子-乌东德河段的河流下切速率。金坪子、凹嘎、龙街和鱼鲊的平均下切速率分别为196~217、145~172、257~305、82~97 cm/ka。凹嘎河段和鱼鲊河段在河谷地貌形态和阶地堆积物形成年代上都有很大差异,其原因为金沙江河谷中存在着多级构造裂点或岩性裂点,两河段性质存在差异,所以该河段不宜做传统的阶地位相分析。金沙江三堆子-乌东德河段的阶地沉积物的重矿物种类较多,以磁铁矿、赤褐铁矿、绿帘石、石榴石为主,并含有稳定矿物锆石、金红石和白钛石,以及十字石、兰晶石等典型的变质矿物。  相似文献   
83.
王鹏  刘沛林  杨达源  谢俭 《热带地理》2003,23(3):265-269
研究了衡阳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预测了2005和2010年衡阳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而对该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在未来的10年内,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农村小城镇化的发展,衡阳市耕地资源仍将继续减少,非农建设用地对耕地保护冲击强烈,人为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增强.据此,提出了衡阳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
选择长江三峡出口部位的红花套断面,对现代长江主流线相沉积、泛滥沉积与三万年前的洪水沉积物粒度进行比较,据粒径大于1mm的粗颗粒粒度分析,发现三万年前的大洪水水动力强度可能是近现代大洪水水动力强度的1.5倍左右.据粒径大于80mm的巨砾粒度分析,三万年前的长江大洪水底流水动力可能是近现代大洪水底流水动力强度的1.35倍左右.因此推测三万年前的长江大洪水比近现代洪水大得多.  相似文献   
85.
中全新世以来的川江大洪水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忠县中坝文化遗址剖面中发现了10个古洪水沉积层,时代为中全新世以来,之后又被1981年大洪水淹没.11次大洪水洪水位的变化显示洪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其间有数个周期性起伏.前者反映中全新世以来河床堆积的影响,后者反映西南季风强度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86.
长江中下游湖泊的成因与演化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长江中下游湖泊洼地的成因比较复杂,以构造沉降控制的湖泊洼地规模较大,也比较深,但在碚分湖泊洼地属支流河口洼地、扇缘洼地、河间洼地。湖泊水位受到长江干流水位位的制约。在冰期人低海面时期,长江干流下切,沿江湖泊多干涸;冰后期海面上升,长江干流自河口而上相继发生水位上升,加上降水的变化,导致沿江洼地逐渐蓄水为湖,长江中下游湖泊的演化趋势是不同程度地被泥沙充填,容积不断缩小并导致湖水位涨落年变幅增大与洪水  相似文献   
87.
金沙江金坪子堆积体地貌过程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金沙江乌东德河谷及临近河谷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对河谷中的金坪子堆积体不同部位进行钻孔、竖井、平硐勘探作业并取样,室内进行TL测年和重矿成分分析,运用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进行综合研究,获得了金坪子堆积体地貌过程和稳定性的初步认识,金坪子堆积体地貌过程可分为乌东德峡谷的贯通与老金沙江金坪子深槽的形成、老金沙江金坪子深槽被充填过程、金沙江改道和现代金沙江的发育3个阶段,金坪子堆积体形成于1979.70~86.617.36KaBP,是乌东德河谷地貌发育过程中的残留堆积体,属于老金沙江深潭岩壁的崩坡积物与金沙江流水带来的冲积物填充古深槽而成,堆积体深嵌在古深槽槽底基岩中,堆积体比较稳定不会影响乌东德水电站的选址。  相似文献   
88.
2006年3月11日南京“泥雨”降尘特征及其粉尘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6年春季南京地区一次“泥雨”形式的湿降尘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泥雨粉尘来源及泥雨降尘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本次泥雨降尘通量为3.77g/m2,在南京全境的降尘总量达到2.49×104t;   2)泥雨粉尘的质量磁化率值为174×10-8m3/kg,略高于黄土磁化率值; 3)泥雨粉尘中<16μm的细粒组分占绝对优势(含量为91.91%),平均粒径6.05μm,众数粒径7.68μm;   粒度参数及分布曲线显示泥雨粉尘具有比黄土和现代干降尘更好的分选性和更对称的峰态;   4)XRD和SEM分析表明,泥雨粉尘以絮状矿物颗粒为主,其中粘土矿物含量最高,占57.7%,其他矿物有石英(15.5%),钠长石(12.0%)和微量的白云石(1.0%);   5)泥雨粉尘的常量元素组成与黄土、现代干降尘以及上陆壳(UCC)大体相似,显示其主要为地壳源;   而微量元素中Zn,Co,Ni,Ba,Cr,V,Cu,Zr,Cd和Pb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黄土及UCC偏高,其中Zn,Cu,Cd和Pb等含量显著偏高,显示了地壳源之外的人为污染源的影响;   相比本地的下蜀黄土,南京泥雨粉尘样品的REE组成特征与北方黄土之间的相似程度更高,显示了更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6)根据泥雨降尘的特征,结合天气活动过程,可以判定此次南京泥雨降尘并非本地扬尘所致,而主要来源于北方尘暴活动所产生的细粒粉尘;   寒潮冷锋的南侵提供了长距离输送动力,而长江下游海洋性暖湿气流对细粒粉尘的清除过程则最终导致了泥雨的形成;   南京春季泥雨降尘事件实质上是长江下游地区对西北内陆干旱区沙尘暴活动的一种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89.
编辑按杨怀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在地貌与第四纪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前不久,杨先生因病逝世.<第四纪研究>特刊载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杨达源教授等撰写的纪念短文,以表达学界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90.
中国东部的第四纪风尘堆积与季风变迁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达源 《第四纪研究》1991,11(4):354-360
历史时期的雨土及近代尘暴的研究证实,风尘堆积与冬半年强冷气流活动有关。中国东部第四纪风尘堆积(黄土和下蜀土)分布的时、空变化及其粒度的不断增粗表明,第四纪以来冬季风强度是不断增加的。季风强度的变化主要与青藏高原越来越快的整体隆升有关。青藏高原上升产生了高原季风,并对西风气流和蒙古冷高压发生影响,即从三方面对季风起到增强作用。另一方面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气候变冷,使中、高纬地带的海陆分布和地形对大气环流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