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XRD分析,建立了基于XRD分析图谱的风化指标,研究了三峡库区不同坡段坡地的风化程度.三峡库区草堂河流域不同坡段坡地风化特征有一定的共性,如土壤中的主要特征矿物种类相同,主要有高岭石、云母和蛭石;所有样品中高岭石峰值均不高,甚至个别样品图谱上几乎没有高岭石峰的出现;3种主要的特征粘土矿物中以蛭石峰值最高;表层和底层的粘土矿物总量差异也不大.但是不同坡段土壤的风化程度仍存在一定差异.从顶部的分水岭山脊段到山坡上部直形坡崩塌段、山坡下部直形坡搬运段以及最下部的山坡坡麓洪冲积堆积段这4个坡段,4项风化指标均呈增加的趋势,说明从坡上到坡下土壤的风化程度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22.
This paper describes valley bottom trough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infers the geomorphologic development of troughs. Based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trough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The deep troughs on the Three Gorges valley bottom are formed by river downcutting along the structural zones on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tectonic uplift at about 40-30 ka BP. (2) When river downcutting occurred in the river bed of Changjiang, the jets current (particularly eddy current)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ebbles ground and eroded the valley bottom, resulting in trough formation and deepening. Meanwhile, water currents with gravels and pebbles eroded the bank and the left wall of No.76 trough as well as the right wall of No.77 trough by striking, scour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grinding. (3) The depth of the trough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intensity of the water current and the consistency of bedrock against erosion, and is not controlled hv the altihlde of the sea level as the base level of erosion.  相似文献   
23.
GEOGRAPHIC ENVIRONMENT CHANGE AND FLOOD CATASTROPHE IN 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LAST 2000 YEARSYangDayuan(杨达源)(DepartmentofG...  相似文献   
24.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期获得的一些资料,认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气候与环境比较特殊。冰期气温下降达10°-17℃以上,风的作用比较强盛,因而冰期风积物的发育比较普遍。还因为冰期海面的大幅度下降,曾引起中国东部河流强烈下切,形成被埋藏的深槽。最后还提出中国东部第四纪历次冰期的气候与环境是有差别的,中国东部山地在早-中更新世冰期有可能曾出现过与现代山地冰川不一样的冰川活动。  相似文献   
25.
冯文科  杨达源 《海洋学报》1988,10(5):590-595
根据分析数据,制作了南海北部V3孔的12×104a以来的氧同位素曲线,比较南海北部、加勒比海.赤道太平洋西部及红海海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氧同位素曲线,它们的型式基本相同,但南海北部的曲线,变化的幅度比较大,而且约4.1×104a与约2.3×104a的周期变化显示比较明显,说明冰期中南海与外洋水体交换较少,且受北方来的干、冷气流与东北季风漂流的影响较大.在南海北部的曲线中,个别点的变化比较特殊,它可能与浊流作用的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26.
杨达源 《海洋科学》1984,8(2):59-62
目前,国内外多数海面变化研究者认为,世界各地沿海全新世海面曲线是不一样的,包括曲线的曲式、阶段性波动的次数、幅度与其发生的时间,以及海面变化发展的趋向等都有某些差别。其原因除了各研究区海面变化的自然记录的完整程度及样品的仪测数据的精度方面不完全一致外,世界各地沿海受冰流均衡作用与水均衡作用影响的性质、幅度与进程等都  相似文献   
27.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的大幅度上涨及水位变动带(消落带)的形成等一系列因素将导致原谷坡地貌过程发生较大的变化。通过长期的野外考察认为,除了原有的几百处大大小小的崩塌滑坡堆积体以外,在今后的库岸再造过程中,必定还会发生大量的崩岸或塌岸事件,对沿岸局部地段的生态安全、工程安全与移民城镇家园的安全将构成较严重的威胁。对三峡水库库岸带各种堆积物的不稳定性及其危害方式和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这些地段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三峡水库建成后,三峡坡地物质成为三峡水库泥沙主要来源之一,三峡坡地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三峡坡地水土保持与管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各坡度段物质的常量元素全量、磁化率特征以及粘土矿物种类等地球化学的特征,定性地说明了各坡度段从缓坡一斜坡一陡坡段风化作用强度依次减弱,相应的坡面侵蚀作用逐渐增强。而在相同坡度段,表层与一定深度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值变化不大,这说明土壤年轻化,成土作用比较弱。  相似文献   
29.
三峡库区长江阶地冲积物的年代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三峡库区的长江阶地是研究川江、峡江水系演变的重要证据。发育冲积物的阶地主要出现在库区西半部的川东和重庆的中低山、丘陵区,最多有6级。阶地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难以确定阶地的形成时代。我们采用TL法和ESR法测量了三峡库区6个地点阶地的堆积年龄。测量数据显示,ESR法基本不适合测定三峡库区冲积物的年龄;尽管TL法本身存在缺陷,但测得的T1~T4的堆积年龄得到其他独立的测年结果的支持。阶地T1~T4的TL年龄依次为7~17 ka、28~46 ka、62~81 ka和103~105 ka。此外,根据年代地层对比的方法以及前人的古地磁测量结果,推测三峡库区第四级阶地的年龄大于101 ka,第五级阶地的年龄大于392 ka,而第六级阶地的年龄小于780 ka。从而初步建立了三峡库区阶地堆积的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30.
三峡库区坡地地貌过程的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奉节至湖北巴东一带三峡库区,存在两类坡地,分别是深层风化坡地与崩积—残坡积坡地。这两类坡地上,堆积物的稳定性差,表现为剥蚀、堆积的速率大。堆积物的累积速率可粗略地依据热释光年龄来估计。据此我们推测深层风化坡地的浅层滑坡周期大约是1.5ka,对应的堆积速率大约是33cm/ka。崩积—残坡积坡地上主要的陡崖崩塌发生周期是40ka60ka,坡地中部的累积速率大约是4cm/ka。在崩积—残坡积坡地上常见生长的树木因堆积物蠕滑而变形,树木变形程度反映了蠕滑速率,据此估算的蠕滑速率是非常可观的,这既是坡地中部的剥蚀速率,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坡地下部堆积物的物质供应速率。这些认识可能对滑坡与水土流失的治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