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8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业务化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监测对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土壤水分的自动监测。通过对天津新建DZN3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业务化检验过程进行介绍,分析了自动观测数据的到报率和土壤常数的测定,并对人工与自动观测数据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通过两个实例分析了对比检验的方法,确定了能够业务化运行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分析了站点未通过检验的原因,并对重新进行业务化检验的站点和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介绍的方法为今后开展相关业务化检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2.
尹飞  李江应  杨波 《云南地质》2023,(4):490-496
永善金沙厂磷矿矿床产于寒武系下统梅树村组中谊村段含磷岩系中,磷基粗砂屑磷块岩及云基细砂屑磷块呈互层状。矿区为近东西向短轴背斜,核部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含磷岩层围绕核部分布,背斜核部断裂南侧为金沙逆断层,北侧为正断层,东西两侧为正断层。为磷矿层生成后构造,矿层在断层下盘连续分布。本文着重详细论述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及矿石特征。进一步探讨其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29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简称非线性规划法),以进行海域内非保守物质环境容量计算,并选取莱州湾这个水动力较强、面积较大的半封闭海域进行模拟、计算。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氮(N)、磷(P)等非保守物质(以无机氮(DIN)、无机磷(DIP)为例进行分析),选取其月最高浓度场数据,依次计算出莱州湾海域每个月的营养盐响应系数场,并进一步使用非线性规划法求解出营养盐的月环境容量。最终计算结果显示,21世纪初莱州湾的营养盐环境容量为:在保持莱州湾DIP排放现状不变的前提下,其DIN年环境容量为21 843t/a,剩余年环境容量为-8 264t/a,需要减少点源DIN的排放量;而在保持莱州湾DIN排放现状不变的前提下,其DIP年环境容量为1 794t/a,剩余年环境容量达1 485t/a,可继续容纳部分DIP的排放。  相似文献   
294.
本文利用高频地波雷达获得的江苏如东海域大范围长期海流观测资料对苏北辐射沙洲南部烂沙洋海域夏季表层海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海流靠近近岸一侧为往复流,流向总体上呈西北-东南向,靠近外海一侧为旋转流;海域潮流动力较为强劲,夏季表层海流实测最大流速达1.47 m/s,涨潮平均流速介于0.44~0.55 m/s,落潮平均流速介于0.38~0.52 m/s,海域西北部区域涨落潮平均流速明显大于其他区域;表层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流,M2分潮为最主要分潮,其潮流椭圆长轴范围为0.57~0.71 m/s,远大于其他分潮,其次为S2分潮;该海域夏季表层余流呈现近岸大离岸小的分布趋势,余流流向基本指向近岸方向,从离岸到近岸余流流向呈现逆时针偏转。  相似文献   
295.
Calanus sinicus is a calanoid copepod widely distributed in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and Japan, and oversummering strategies may have major impacts on their population dynamics which in turn affect local marine food web structure. The abundance, stage composition, and sex composition of the planktonic copepod C. sinicus were studied from August to October 2002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to understand how its population recovers from the over-summering state. Results showed that C. sinicus had low reproduction in August due to high temperature, except in waters near the Cheju Island with rich food and moderate bottom temperature, but the reproduction rates here decreased in September–October as food availability declined. When temperature dropped in September–October, C. sinicus actively propagated in coastal shallow waters. However, reproduction rates of C. sinicus individuals inhabiting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YSCWM) remained low during the three months of the study. The percentage of C. sinicus females was high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period,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sex composition of adult C. sinicus may reflect whether or not the population is in the reproductive mode.Numerous fifth copepodite stage(CV) C. sinicus aggregated in the YSCWM in a suspended developmental stage during the three months of this study, and they potentially served as the parental individuals for population development when conditions became optimal for reproduction later in the year.  相似文献   
296.
为加强连云港市海域的海洋倾废管理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文章在该海域主要疏浚工程区的49个站位开展采样调查,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层疏浚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市海域疏浚物质量总体较好,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范围和分布的区域差异较小,其中含量最高的为锌、最低的为汞;污染程度最大的重金属为镉,较小的重金属为铬;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由大到小的重金属依次为镉、汞、砷、铜、铅、铬和锌,除镉和汞(连云港港区)外,其余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由大到小的区域依次为连云港港区、徐圩航道、外航道内段、田湾核电站取水口和外航道外段,除连云港港区外,其余区域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低;应高度关注镉和汞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以及近岸区域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97.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南部植被覆盖较高地区在退耕还林后的土壤侵蚀变化特征,利用RUSLE模型,结合GIS、RS技术,定量估算了2000~2013年石川河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条件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侵蚀等级与降雨侵蚀力、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②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耕地所占比重由51.44%减少到48.37%,草地所占比重由24.51%减少到12.48%,林地所占比重由19.45%增加到33.20%;③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还林初期(2000年)的1 473.7 t/(km~2·a)减少到2013年的806.12 t/(km~2·a),总侵蚀量减少到217.91×10~4 t。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从大到小分别为林地、草地和耕地,说明还林还草工程后石川河流域土壤侵蚀呈总量减少、侵蚀强度降低的趋势,还林还草工程取得了水土保持效益。石川河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可以代表相似水热条件地区的土壤侵蚀情况,相同纬度地区的土壤侵蚀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相似文献   
298.
杨波  董莉丽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4):51-53,87,I0003
利用RUSLE土壤侵蚀模型,定量估算了2 000 a来西汉康陵的封土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2 000 a来帝陵土壤侵蚀约123 563.63 t,约占帝陵封土的9.65%,康陵封土总质量约1 403 753.23 t。按照西汉帝陵覆斗形封土的外观,2 000 a以来封土土壤侵蚀高度在1.22~1.59 m之间。研究结果为秦汉帝陵封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99.
为了揭示荆南三口地区水利工程与水系连通功能的定量关系,基于1954、1975、1990、2008和2016年5期的水利工程与水系连通功能的相关数据,运用集对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了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连通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区内外水利工程与多年日均径流保证率、河道断流率、输沙效率的相关系数(R2)均>0.5,皆达到显著性水平。2)自然功能3个模块的联系主值数基本呈下降趋势,但物质能量传递功能与生态维系功能下降尤为明显。1990年之前物质能量传递与生态维系功能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1990年后这2项功能的等级已下降至“差”;社会功能3个模块的联系主值数的变化各不相同。洪涝防御功能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水资源调配功能和水能与水运资源利用功能都在1954-1990年呈下降趋势,1990年后,水资源调配功能逐渐回升,水能与水运资源利用功能持续下降。3)1954-2008年自然功能等级和综合功能等级都有所下降,直到2016年才稍有回升,但升幅较小,等级较低;社会功能等级在1954-1990年较低,2008年以后回升,且明显高于自然功能等级。  相似文献   
300.
针对国土资源执法难的问题,石门县国土资源局制定了《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目标考核内容及标准》、《国土资源巡查考核责任制》和《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实施方案》,聘请300多名国土资源常年动态巡查员,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组四级国土资源监察网络和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