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3篇
  免费   1352篇
  国内免费   877篇
测绘学   564篇
大气科学   709篇
地球物理   990篇
地质学   3337篇
海洋学   692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494篇
自然地理   618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四川熊蜂蜜粉源植物选择偏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地是熊蜂最重要的栖息地,而熊蜂是山地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质量的影响.2002~2007年在四川西部4种生境中随机选择地点采集野生熊蜂,记录熊蜂物种及其访花植物,分析熊蜂对蜜粉源植物选择偏好.共采集熊蜂3 048只,属于15个亚属的47种.分析表明,熊蜂偏好选择一种或少数几种蜜粉源植物,同一种熊蜂在不同生境中对蜜粉源植物选择偏好不同,同一种熊蜂在同一生境中可偏好选择多种蜜粉源植物.最后讨论了熊蜂对蜜粉源植物选择偏好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42.
腾格里沙漠沙丘固定后土壤的斥水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斥水性是重要的土壤物理属性,对土壤水文过程和地貌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利用毛细上升法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固定后土壤的斥水性特征,分析了不同小地形、不同土壤深度和不同土壤粒径土壤的斥水性差异。结果表明,固沙植被建立后显著地改变了沙丘的土壤斥水性,且随沙丘固定时间增加而呈增强的趋势。丘间地和迎风坡的土壤斥水性大于丘顶和背风坡的斥水性。0~3 cm土层的土壤斥水性显著大于3~6 cm。随着粒径的不断增大,土壤斥水性呈减小趋势,不同粒径段土壤斥水性差异显著;且土壤斥水性与粒径分别为0~0.05 mm、0.05~0.01 mm、0.01~0.15 mm的土壤呈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与粒径大于0.15 mm的土壤呈显著负相关线性关系。植被区土壤斥水性的增加可能与大气降尘在固定沙丘表面不断沉积、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尤其是藻类和地衣的形成有关,斥水性的增强将影响到植物种在沙丘上的有效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   
43.
自润滑孕镶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具有自润滑性能的孕镶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进行了在胎体配方中添加石墨的研究。对胎体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耐磨性和材料与白刚玉砂轮组成摩擦副时的摩擦系数进行了测定,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石墨后,胎体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下降,与60目白刚玉砂轮组成摩擦副时的摩擦系数下降,耐磨性则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多先增强,后下降(超过6%后)。形貌分析表明,不含石墨的胎体材料在磨损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添加石墨后,胎体材料的塑性降低,出现犁沟和剥落现象。  相似文献   
44.
辽南隈子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隈子金矿床与辽河群盖县组合金硅质体关系密切,硅质体属于变质分异而成。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大阶段:原始分散型矿源体阶段、变质再生型矿源体阶段、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成矿阶段。辽南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与隈子金矿相似。初步建立了这类与变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系列金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5.
基于空间散乱点插值的曲面重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最近邻点法、距离反比加权法和克里格法等空间插值方法,基于IDL语言实现插值算法,对我国西部某金属矿山坑道内,利用大功率充电法测得的163个电位数据进行曲面重构,结果表明,克里格插值方法更能够真实地反映空间数据变量(场)的分布特性,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将区域重力场多尺度刻痕分析用于提取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带的信息,可了解高原内地壳变形带从浅到深的变化和平面分布特征,并对青藏高原主要地体的空间分布定位,为岩石圈研究提供地表地质难以取得的新信息.多尺度脊形化系数的图像刻划不同深度平面上的地壳变形带.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带从上到下由细密逐渐变为粗稀型,而且细密型变形区分布的范围逐渐缩小,到下地壳完全消失.从这种情况可以推测,以垂直地面方向上看,地壳变形带应该是树形的,下地壳粗稀型的变形带为树的主干,而中地壳粗稀型的变形带为树的分枝,上地壳的变形带为树枝的小枝杈.上地壳细密型变形分布区反映了与中新生代地壳缩短变形区的范围,下地壳清晰连续的变形带反映了青藏高原的构造骨架.多尺度边界刻痕系数的图像刻画不同深度平面上的地体边界,下地壳的刻痕边界系数与密度剧烈变化带位置吻合;因此,由多尺度刻痕分析划分地体时同时取得地体密度信息.青藏高原内密度较高的地体包括喜马拉雅地体、克什米亚地体、察隅河地体、柴达木地体、巴颜喀拉地体和羌塘地体.柴达木地体、巴颜喀拉地体和羌塘地体是青藏高原中有壳根的核,而密度最高的克什米亚和察隅河地体在大陆碰撞时不易碎裂,对东西两个构造结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7.
余庆县小腮地区的钒矿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近底部,具有品位低、厚度大的特点,矿石类型属炭质泥岩型钒矿.钒在原矿中的价态主要以V^3+形式存在,其次为V^4+和V^5+,其中V^3+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Al^3+、Fe^3+等氧化矿物及硅酸盐矿物,而V^4+、V^5+则全部以吸附状态赋存于云母类矿物中.矿石通过“原矿—破碎—磨矿—浸出—固液分离—萃取—反萃—沉钒—脱铵—五氧化二钒成品”提钒工艺,其五氧化二钒浸出率达85%,五氧化二钒总回收率为79.20%,在环境保护上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所得产品质量达GB3283-87冶金用V20599牌号标准.  相似文献   
48.
49.
波动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初步应用(续)廖振鹏,杨柏坡,袁一凡(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00)·TopicalLecture·(12)ESSENTIALKNOWLEDGEONWAVETHEORYANDITSPRELIMINAR...  相似文献   
50.
对汶川8.0级地震震中周围800km范围内73个井孔的表层水温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设定的异常与不确定性异常判定依据,发现有9个井孔出现了前兆异常;有5个井孔的异常不能确定是否为前兆异常;有3个井孔出现了典型非前兆异常变化;其余未出现任何异常变化。分析认为异常存在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表现为缓变、突变和向下的阶梯状变化。对9个异常井孔的同井水位、气氡等其它流体测项以及同台或邻近台站形变仪器(钻孔应变、钻孔倾斜、洞体应变等)在表层水温异常变化时段内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发现地壳形变与表层水温在异常的晚期阶段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同井水位与表层水温异常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