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通过对基础地质和岩土勘察的基本情况、岩土勘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于未来勘查工作的一些建议这四个方面来深入研究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作用及相关处理方法对于工程发挥着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以海拉尔河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Arc GIS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域水文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流域的基础数据整合,模型采用1999~2003年实测径流数据进行参数率定,将2004~2010年实测径流数据作为模型的验证期,对模型在海拉尔河上游的适用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月和年径流模拟值和实测值的比较,率定期和验证期的Nash系数Ens和相关系数R2分别在0.861~0.873和0.877~0.899之间。基于这两个评价标准可知:SWAT模型在海拉尔河上游流域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以为该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3.
【目的】研究海洋土曲霉C23-3与不同类型海洋微生物共培养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挖掘土曲霉菌株C23-3的次生代谢潜力。【方法】将副溶血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胶红酵母的活菌或灭活菌体分别以不同时间与土曲霉C23-3共培养;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Ellman法分别评价各提取物的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采用滤纸片法比较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采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各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发现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与土曲霉共培养均可激活一些原本沉默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菌株及共培养物的化学拮抗能力、HPLC指纹图谱中的特征代谢产物变化揭示在活菌培养体系中土曲霉占竞争优势;而且灭活菌体中可能存在某些信号物质,在12 d时对土曲霉群体自感应信号分子丁内酯-I的产生具有比活菌更强的刺激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挖掘海洋真菌代谢潜力及抗老年痴呆等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4.
文中着重讨论了勒巴泉—公婆泉陆缘弧的基本特征及形成的动力学背景。认为 ,加里东晚期弧后扩张、俯冲形成勒巴泉—公婆泉陆缘弧 ,红柳河弧后盆地的扩张与俯冲是形成勒巴泉—公婆泉陆缘弧的关键 ;陆缘弧区地层主要由公婆泉群 (SG)组成 ,由一系列链状火山岛屿和其间的火山洼地构成 ,属海潮间—潮下高能地带 ,生物发育 ,火山活动异常强烈时期形成窑洞努如和公婆泉两个火山穹隆构造 ;主要岩石类型为爆发相、钙碱性系列的中酸性火山岩。该陆缘弧不仅发育火山作用 ,同时也形成浸染状硫化物型铜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45.
杨文 《高原气象》2003,22(3):281-287
依靠云滴的射线光学模型,针对具有吸收的耗散介质,可得到形式完整的电磁波反射系数公式,并且可求得具有几何意义的实际折射角。文中重点讨论了云滴中污染内含物及其不同的内混合方式对光化通量增强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滴的存在都能增强光子的光化通量,仅当吸收系数非常大时,云滴内光化通量才会减小;无论哪一种内混合方式,受污染的云滴内光化通量增强基本上稍大于先前的估计值;光化通量增强因子一般都在1.2-1.62之间,即光化通量增加了20%-62%;吸收系数为零时,增强因子与云滴半径无关;增强因子随云滴半径和吸收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云滴半径接近lμm时,吸收系数的影响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46.
提出了一种基于MPM(maximization of the posterior marginals)准则的SAR图像无监督分割方法,并给出了对模拟和真实SAR图像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47.
148.
系统梳理2021年9月4日新疆皮山MS 5.1和9月5日叶城MS 5.0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地球物理观测异常以及区域构造情况,结果如下:①地震活动异常:皮山MS 5.1地震前出现前兆震群活动、阿图什至皮山4级地震平静、库车—沙雅4级地震窗口以及地震发生率指数异常;②地球物理观测异常:2项异常,其中形变1项,电磁1项,但与此次地震活动相关性较低;③震源机制:泽普断裂距皮山MS 5.1和叶城MS 5.0地震最近,间距分别约15 km和3 km,震源机制解显示2次地震均为逆冲型破裂;④序列分析:此次地震活动序列类型为震群型,主震前存在明显的前震活动,余震较为丰富,余震活动呈阶段性衰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2021年9月皮山MS 5.1和叶城MS 5.0地震组成震群型地震序列,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较少,地震活动异常主要对发震地点具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新疆白杨河铀铍钼矿床独特的元素组合世界罕见。铀铍钼矿体主要产于杨庄花岗斑岩体与塔尔巴哈台组(D3t)火山岩接触带上,成矿与中基性岩脉有密切的关系。本次研究了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中基性岩脉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定年等,探讨了中基性岩脉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及形成环境。对区内与铀矿相伴产出的4条较大的中基性脉岩,本次获得215 Ma,216 Ma,217 Ma和203 Ma 4个年龄数据,属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形成;中基性脉岩具有不相容元素(K,Rb,Ba,Sa,LEE)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Zr,Hf)亏损的特点,暗示岩浆源自与俯冲作用有关的交代地幔,属中亚造山带后碰撞阶段造山期后伸展环境下形成的。中基性脉岩在空间上与铀矿体分布密切相关,时间上与铀成矿年龄(197.8±2.8 Ma^237.8±3.3 Ma)相当,认为铀成矿作用与中基性岩脉侵位而引发的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0.
热力学边界热质传递过程的促进传递(Facilitated Transport)可以强化热力学系统与外界的物量传递,进而影响系统内部的物量变化.提出热力学边界热质传递过程的促进传递和促进因子等概念,拓展边界热质传递过程的内涵,即促进传递过程是在边界内伴有可逆化学反应的强化传递过程,通过多个过程的耦合作用实现;讨论边界促进传递的分类和机理,并以质量促进传递过程为例分析促进传递过程.在传热学和热力学领域对促进传递过程研究应从传递机理、分析模型和应用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