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笔者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设备和使用方法,详细论述了高密度电法的数据采集和资料分析过程,并应用高密度电法对天津七里海地区牡蛎礁进行了探测,基本查清了牡蛎礁的空间展布规律。事实证明该方法用于宁河县七里海牡蛎礁的勘查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2.
安徽铜陵老鸦岭层状铜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铜陵老鸦岭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层状矿床,以远离侵入岩体和赋存于二叠系钙质-硅质岩中为特征,其矿石矿物组合简单,近矿围岩蚀变较弱,为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等,且分带性不明显。按照矿物形成的时间序列,矿床矿物可分为四个共生组合:(1)磁黄铁矿+黄铁矿组合;(2)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组合;(3)石英+黄铜矿组合;(4)方解石+黄铜矿组合。矿物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气液比从早到晚逐渐减小直至成为单一的液相。均一法测温表明,组合1的均一温度为290~320℃,组合2为240~265℃,组合3为180~220℃,和组合4为110~116℃。矿物包裹体液相成分属于NaCl-H_2O体系,并含有F~-和,盐度小于10wt%。根据热力学计算,圈定了矿物共生组合的物理化学场,从组合1到4,成矿热液的fo_2、fs_2及∑S浓度依次降低,pH值变化不大,但还原性降低,氧化性增强。矿床硫同位素组成δ~34S_∑S为:组合1是+0.5%。,组合2为1‰~3‰,组合3大于+5‰和组合4大于+6‰。这证实成矿热液中硫来源于岩浆,并随着时间的演化有地层硫的加入。氧和氢同位素研究说明参与成矿作用的热液除岩浆源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大气水或地下水的加入。矿石普通铅同位素为异常  相似文献   
33.
对那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特别是中深层次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了研究自北向南于部庐断裂带主干断裂沿线选取6条有代表性的初一脆性剪切带进行地质测量,应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构造岩中变形石英的位错结构进行观察,求得了韧性剪切作用下构造岩石所受的古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等一系列应变参数从显微构造角度提出了郊庐断裂带与大别一胶南造山带构造复合(叠加)的证据:构造岩石的一组应变参数是郊庐断裂带的产物,严格受其中的韧性剪切带控制,另一组系大别-胶南造山带与部庐断裂带复合的产物还讨论了都庐断裂带南段中深层次构造岩的变形一变质历史  相似文献   
34.
在对郯庐断裂带南段3条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及围岩进行矿物组合、结构构造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对长石矿物进行了多项分析测试,发现长石成分及其结构状态参数的变化与构造应力场的构造作用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随剪切变形作用的加强,长石矿物的结构状态参数呈增大趋势,矿物单位晶胞的体积和斜长石中Si/Al比值随之减小;长石的变形指数(Iss)和斜长石中的钙长石分子(An)与岩石的变形强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果为探讨构造变形场中矿物岩石的变形 变质作用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5.
我国稀土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稀土资源地质勘探报告缺少环境评价的资料和数据;2)稀土资源基础地质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科技队伍在萎缩;3)稀土资源地质研究成果未充分发挥作用;4)与稀土伴生的化学元素未得到综合利用。加强稀土科技界不同学科间的有效合作,针对存在严重环境问题的稀土矿山进行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未开采的稀土矿床作深入的考虑环境因素的物质组分研究,有望解决上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查干德日斯铜(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区内发现铜矿体1条、铜(金)矿化体1条、铜矿化蚀变带8条。铜(金)矿化体均赋存于NEE向、NNW向断裂破碎带内,且以NEE向为主;矿化与褐铁矿化石英脉密切共生,伴随明显的硅化、钾化热液蚀变。认为矿区Cu-Au-Ag原生晕组合异常明显,与断裂构造套合良好;铜(金)矿化受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热液充填-交代作用强烈,初判为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区深部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7.
土壤侵蚀对农田中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碳主要在通气状态下释放出CO2以温室效应的形式影响全球变化。当前,农田土壤固碳过程是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领域,其中农田土壤再分布过程能否导致土壤固碳已引起科学上、政治上以及社会上广泛的兴趣。本文从不同的尺度阐述土壤再分布过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分别阐述土壤侵蚀和再沉积过程在全球碳循环,陆地碳库研究中的作用,土壤侵蚀与农田景观土壤有机碳动态、活性组份以及碳通量之间的关系,土壤再分布过程引起的土壤固碳机理。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笔者以安妥岭铜钼矿区为实例,重点介绍连续电导率成像技术(即EH4)在斑岩型多金属盲矿体勘查中的应用和效果.在结合以往地质、物探成果的基础上,根据EH4资料推测出了与侵入岩关系密切的F1、F3构造断裂带的位置、走向、倾向;探明了具有控矿作用的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体的位置、埋深、形态等.根据EH4资料并结合当地地质条件确定钻孔位置,钻孔见工业矿体20多层,矿体总厚度达110 m,并且在350 m以下见到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体.  相似文献   
39.
针对时间域脉冲瞬变电磁仪的PROTEM系统,结合其工作特点编制了一套系列应用软件,功能包括空间各点一次激励磁场强度计算、野外质量检查各种误差值统计计算、野外观测数据预处理及各种转换参量计算。应用该软件对某金属矿区的瞬变电磁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程序运行有效、可靠,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0.
杨学明  林文通 《地质科学》1989,34(4):323-337
本文在研究金口岭铜金矿床的围岩蚀变及其与矿化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包裹体矿物学、热力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理作了深入研究,论证了成岩成矿物质具同源性。本文强调石英闪长岩株下部发生钾蚀变对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