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6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北苏鲁经历超高压变质的花岗片麻岩中零星分布着一些变质表壳岩包体或者残片,通常称之为荆山群。北苏鲁荆山群的年代学特征以及构造亲缘性仍不清楚。本文报道了威海市郊和海阳所附近的荆山群露头,有脉状变质辉长岩侵入到荆山群岩系中。对上述两处变质辉长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照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Th/U比值的综合分析表明,它们均为岩浆锆石,部分岩浆锆石具有弱发光效应和岩浆韵律环带的核部、以及被改造的强发光效应的边部,但未见新生的变质锆石。未被改造的岩浆锆石微区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威海市郊变辉长岩(S4-2)的~(207)Pb/~(206)Pb年龄值变化范围是1831~1966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870±34 Ma(MSWD=0.6);海阳所变辉长岩(H3)中绝大部分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值变化范围是1769~1887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839±37 Ma(MSWD=0.5),两件样品共同记录了一致的ca.1.85 Ga岩浆事件。另外,海阳所变辉长岩中3颗捕获的岩浆锆石分别测得ca.2.9 Ga、ca.2.3 Ga和ca.2.1 Ga等三组~(207)Pb/~(206)Pb年龄。两件样品ca.1.85 Ga岩浆锆石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其ε_(Hf)(t)=-6.1~-10.7,t_(DM2)=2.74~2.98 Ga,捕获ca.2.1 Ga和ca.2.9 Ga锆石的ε_(Hf)(t)值和t_(DM2)年龄分别是-1.9和2.7 Ga、-4.8和3.5 Ga。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表明,北苏鲁两处变辉长岩记录的岩浆事件与胶北前寒武纪陆壳的多期演化历史一致,变辉长岩及其围岩荆山群可能是源自胶北的外来地质体。  相似文献   
42.
雪峰山安化--溆浦断裂带变形特征及ESR定年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安化—溆浦断裂是雪峰山西部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断裂带。宏观上呈向NW突出的弧形 ,由数条从溆浦向南撒开的主断裂及其次级分支断层组成。显微构造、断层岩与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集中在 16 0℃附近 )均显示 ,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主 ,最深动力变质岩仅为糜棱岩化绢云母千枚岩。断层岩中石英脉ESR(电子自旋共振 )定年显示 ,断裂在燕山期 (15 6 .9~ 136 .2Ma ,119.8~ 90 .6Ma)热流体活动强烈 ;而发育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内的石英脉 ,不论在野外产状、显微构造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由此初步推断 ,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应是雪峰山中生代挤压与伸展运动的反转时期。  相似文献   
43.
44.
日本区调工作现状与动向杨坤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笔者在参加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1996年8月4~14日),与日本地调所(GSJ)展厅展示员进行了有关地质调查工作方面的交流,获取了有关日本区调所近况和研究动向等方面的某...  相似文献   
45.
大陆剥蚀速率与造山隆升速率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陆的机械剥蚀速率与区域高度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化学溶蚀速率与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大陆地壳无升降运动条件下,现代大陆剥蚀夷平至海平面只需30-300Ma。大陆平均高度受控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热能,由于放射性热能的缓慢衰减而引起大陆平均高度的缓慢降低。剧烈构造运动期间,隆升速率可以是剥蚀速率的数倍,由于隆升的阶段性(短期性)和剥蚀的持续性(长期性)使大陆高度长期发生不断的变化。  相似文献   
46.
西昆仑康西瓦断裂带新发现的麻粒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昆仑康西瓦断裂是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一条规模宏大的构造缝合带。它西起哈萨克斯坦乌孜别里山口 ,经班迪向南东延伸至麻扎、三十里营房 ,后向东经康西瓦、慕士山至琼木孜塔格西南被阿尔金断裂斜向截断 ,在我国境内延伸有 1 0 0 0 km余 ,宽 3~ 5 km,断面倾向北东 ,总体走向北西 ,整体呈反“S”形 ,主弧形向南西突出。结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西昆仑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项目 ,笔者对康西瓦断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地质考察 ,首次在断裂带北侧中元古界地层中发现麻粒岩 ,为研究康西瓦断裂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康西…  相似文献   
47.
秦岭地区城口—房县断裂带变形特征及ESR定年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秦岭城口—房县断裂带是秦岭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分界断裂带, 平面上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 构成大巴山弧。断裂带的宏观构造组合显示了断裂带由北向南强烈逆冲, 断层岩的宏观特征和显微构造特征表明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特点, 对断层岩的有限应变测量得出岩石发生了中等到较弱的变形。由断裂带石英脉电子自旋共振 (ESR)定年,测得 11个石英脉的年龄集中在 3个年龄段(240~230Ma, 165~130Ma, 70~60Ma), 其中 7个样品的年龄集中在 165~130Ma之间, 由此推断断裂带活动于中晚侏罗世(165~130Ma)达到其构造变形最强烈时期。  相似文献   
48.
粤西黄岭岩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属于云开地块的基底岩系(2600Ma~1700Ma)。自下而上发育3种均造样式:下部透入性剪切变形带;中部平直均匀变形带;上部为揉皱带。应变分析表明,近水平分层剪切作用以及剪切应变带的向上迁移形成了上述不同构造样式,化学分析显示不同构造样式的花岗质岩石具有陆壳改造S型花岗岩特点。它们可能是形成于浅海一半深海的碎屑原岩在原地或准原地剪切深熔的结果。剪切深熔深度约13km~15km,峰期变形在2000Ma~1700Ma。  相似文献   
49.
根据花岗岩类资料,分析了大别造山带自古生代以来的岩石隆升-剥露历史。认为北淮阳地块、大别地块西段及大悟地块的岩石隆升-剥露主要发生于侏罗纪之前,而大别地块东段在白垩纪之后还发生了强烈岩石隆升-剥露.本文指出,含超高压变质岩的大别地块东段自海西期以来的岩石隆升-剥露幅度达20km.这一深度的负荷压力与大陆碰撞过程中超过压和高应变条件的结合,有可能形成柯石英榴辉岩,但高压变质地体中的金刚石,更可能是早期慢源岩浆挟带到地壳中的捕虏晶。  相似文献   
50.
联合会际岩石圈委员会(ICL)最近开始实行一项新的全球性大断面计划。最近己用模拟来研究北美大陆-大洋大断面计划,着重研究从大洋到大陆的构造变化以及在过去700万年中每条六断面带的演化。这项计划的先进性在于促使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资料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