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目标空间三维—光谱信息的高分辨一体化获取与应用,是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的前沿科学问题。结合高光谱成像与激光雷达测距的技术优势,对地观测多光谱/高光谱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手段应运而生,并成为遥感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分3个阶段详细回顾了对地观测高光谱激光雷达系统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其独有数据类型阐述了数据处理研究方面的探索研究。最后,重点分析了高光谱激光雷达在测绘领域、农林业领域的重大应用潜力,展望了未来对地观测高光谱激光雷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2.
当前,我国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厅守正创新,不断创新人才引育,优化人才结构,全面加强人...  相似文献   
23.
某水库导流排砂洞塌方导致右岸山体发生松动,本文在掌握场地岩土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右岸岩体节理裂隙分布进行统计,同时采用极限分析能量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等对右岸山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24.
该文从地质遥感信息定量分析着手、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和信息提取, 新发现大量重要地质构造信息。并按不同构造层次对线性、环形构造等信息进行了量化处理, 进一步建立了研究区区域构造和重要构造区带遥感信息三维彩色量化解析模式。通过区域断裂系统量化解析, 确定了相对稳定的含油气构造地块和重要的构造区带; 通过重要构造区带遥感解译的环形构造及与其有成因联系的环状、放射状大节理的量化处理和定量解析, 确定了含油气局部构造。最后通过局部构造综合评价研究, 预测了含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25.
为保障住户地震安全和进一步研究多层砖房的抗震性能,由企业出资与研究所合作,在三向振动台上进行以四幢砖住宅为一系列的模型试验.本文为其研究论文之一,着重阐述在系列模型的设计中和地震模拟试验中的关键技术以及试验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6.
新疆伽师地震的近场观测和对它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8年5月~7月中国地震局物探中心在伽师震区布置了一个40×50km2的三维地震观测台网,布置了19台轻便地震仪,在二个月的时间里接收到近700个地震事件,并接收了十一个炮点的人工地震资料.对天然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确定位,震级大于26的地震计算了震源机制解,并进行了讨论.最后对伽师10次6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位置及能量的释放过程以及与坷坪断裂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7.
基于极化相干矩阵的河流水质污染监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炯  贾海峰  杨健  陈玉荣 《遥感学报》2011,15(5):1065-1078
利用遥感手段监测水质污染具有监测范围广、实时性强的优点。本研究选择中国南方地区水质变化明显的河流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波段星载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SAR)卫星RADARSAT-2提供的数据,对基于极化SAR的河流水质污染监测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介绍了电磁波的极化现象以及极化SAR的基本原理;其次结合一次同步测量实验,提取河流区域,并对极化SAR数据与水质常见监测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10个采样点18组数据的分析发现,极化相干矩阵中的T 22元素与部分水质指标(如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而反映水质的污染状况;并通过实测数据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利用[T]矩阵元素反演BOD5的经验公式,拟合系数达到0.82。最后通过对地表散射模型和菲涅尔系数的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极化相干矩阵中部分元素与水体物理性质存在相关性的原因。初步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T 22元素能够反映水体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8.
随着长江禁渔国策的持续实施,长江干流和沿线通江湖泊中刀鲚资源及其关键栖息地将有可能得到恢复。为了确证长江禁渔后的2020年在鄱阳湖永修瓢头水域所采集到21尾刀鲚的洄游履历和资源类型,本研究采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对其耳石元素锶(Sr)和钙(Ca)的微化学特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个体耳石的Sr/Ca值变化较为复杂。自耳石核心至边缘Sr/Ca值分别出现了对应淡水生境的低值(<3)和对应河口半咸水或海水生境的中高值(>3),最后边缘部分再次出现了对应洄游返回淡水生境的低Sr/Ca值(<3)。Sr含量面分析图中也呈现出了对应淡水—河口半咸水—海水—淡水的蓝色—黄绿色、红色—蓝色变化的图谱;证明上述个体均具有明显的江海洄游特征,为典型溯河洄游型刀鲚。鄱阳湖永修瓢头水域是一处尚未曾正式报道过的洄游型刀鲚分布区。根据性成熟度和摄食情况可将瓢头水域刀鲚分为产卵场群体和非产卵群体两类。通过与鄱阳湖其他水域刀鲚情况的比较分析可以推定,两类刀鲚可能起源于鄱阳湖内两个不同区域的产卵场。对于产卵场群体而言,瓢头水域可能更主要起到产卵场的作用;而对于非产卵群体来说,瓢头水...  相似文献   
29.
溯河洄游长江刀鲚(Coilia nasus)摄食虾类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涛  刘洪波  李孟孟  杨健 《湖泊科学》2018,30(2):458-463
刀鲚(Coilia nasus)是长江的名贵经济鱼类.虽然传统上认为其溯河生殖洄游全过程不会摄食,但该问题一直尚未完全弄清.作为有效解明这一问题的第一步,本研究在前期长江流域干流和湖泊刀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先利用耳石微化学技术筛选出长江河口区、江苏江段、安徽江段和鄱阳湖水域溯河洄游型的刀鲚个体,再对其胃、肠容物的大型游泳动物(鱼、虾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河口区、江苏和安徽江段所有刀鲚个体胃充塞度为0级,均未发现摄食有游泳动物;而鄱阳湖水域刀鲚个体的胃充塞度达4~5级,均发现有摄食淡水虾类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和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的情况.其中29%和71%的刀鲚胃中分别含有1只和2只虾.所有刀鲚个体肠内均未发现有内容物.鉴于鄱阳湖已被确定为溯河洄游型刀鲚的产卵场之一,结果表明长江刀鲚在经河口,通过长江江苏和安徽江段干流到达鄱阳湖产卵场的过程中应该不会摄食大型游泳动物;而进入鄱阳湖产卵场后会开始摄食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这种两阶段的现象可能反映出了刀鲚的一种在洄游通道上节约能量,以利长距离溯河;而在产卵场补充能量,以利于性腺最终成熟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30.
将人工繁育的"标准化"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移殖至太湖五里湖,并以仍养殖在未受污染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泉基地的同批蚌作为对照,进行为期9个月的主动监测研究.每3个月回收一次蚌样,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15种重金属(Al、Cr、Mn、Fe、Co、Ni、Cu、Zn、As、Mo、Ag、Cd、Ba、Tl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南泉基地对照组和五里湖移殖组的蚌样对重金属均产生了明显的生物积累.培养3个月的五里湖移殖组蚌样中As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期南泉基地对照组,而前者Mn、Fe、Zn和Ba含量显著低于后者;培养6个月的五里湖移殖组蚌样中Al和Pb的含量显著低于同期南泉基地对照组;培养9个月的五里湖移殖组蚌样中Pb含量显著低于同期南泉基地对照组.然而,南泉基地对照组和五里湖移殖组蚌样中重金属(Cr、Cu、As、Cd和Pb)含量均低于我国及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培养3、6和9个月的南泉基地对照组及五里湖移殖组蚌样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分别为1.8、1.8,2.4、2.1和8.3、16.8,均值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0218、0.0289,0.0337、0.0218和0.0560、0.0732,属于正常背景水平,并且两水体蚌样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和均值综合污染指数无显著差异,提示五里湖和南泉基地均未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