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杨健  徐勋  刘洪波 《海洋与湖沼》2009,40(2):201-207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技术分别研究了江苏太湖和洪泽湖水域大银鱼体内12种元素的生物积累特征.结果表明,两水域大银鱼体内元素含量的总体范围为:钙(Ca)9443-22150、钠(Na)1107-2418、镁(Mg)876.8-1231、钾(K)4662-9472、锌(Zn)74-135.8、锰(Mn)6.80-21.08、硒(Se)2.082-6.261、铜(Cu)0.489-2.704、铁(Fe)未检出-24.19、钻(Co)未检出-4.84、砷(As)0.123-0.587 mg,kg干重;镉(cd)未检出;必需元素丰富.太湖水域大银鱼中的Na、K、Cu、As、Se 的含量显著地高于洪泽湖水域大银鱼.而后者体内Ca、Mg、Zn的含量显著地高于前者.主成分分析显示出两水域鱼体多元素生物积累的整体"指纹"地理差异非常明显.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通过元素"指纹"来区分两地大银鱼个体的判别函数,正确率达100%.两水域大银鱼中毒性元素As和Cd的含量都远低于国家相应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动用单片机自动控制技术设计的大气激光准直仪,能实时测量200m范围内各观测点的两维形定位移量,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气湍流)因此提高了观测精度,并实现了测量工作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曹文俊  杨健 《气象科学》1994,14(1):84-89
本文用由实测的温风梯度资料及脉动量资料所得的稳定度,与利用湍流热通量参数化方案的M-O长度(L)间接计算法所得的稳定度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井中脉冲电磁法,亦称井中瞬变场法或井中过渡过程法,主要是研究不接地迴线在脉冲间歇产生的非稳磁场,其理论基础是麦克思韦方程.为了推广井中脉冲电磁法在我国的应用,我们于1983年,用本院研制的DMD—Ⅱ型脉冲电磁仪,对不同参数的球、柱、和板状体做了测井模型研究.现取其较为典型的部分模拟曲线(主要以板状体为例)将其结果作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多条二维剖面资料进行统一分析和解释,本文考虑了各剖面交点处的约束条件,通过建立统一的偏导矩阵,将各剖面资料联立求解.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首都圈内6条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和解释,得到该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确定了壳内存在的4处低速层(体)的空间范围及断裂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波带板激光准直技术和单片机自动控制技术设计的JZY-4激光自动准直仪,能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实时监测各观测点的形变位移量。在200米范围内测量精度优于0.5mm,并通过计算机联网,将监测数据传送到控制室,从而实现了观测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值此《中国勘察设计》创刊十周年之际,我仅代表秦皇岛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全体职工,向贵刊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衷心的感谢!回首往事,十年前,正是我院实行“设计研究院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经营管理”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路到底该怎么走?心中实在无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回顾油气勘探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和探讨了构成地质勘探信息的勘探数据结构特点以及油气勘探信息的应用层次,并对勘探信息管理技术,即油气勘探数据库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厘清翠中铁钨多金属矿床浅部的粗粒碱长花岗岩和深部的细粒碱长花岗岩与成矿之间的关系,本次工作对这2种岩浆岩分别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对岩石和矿石开展了Pb同位素研究.粗粒碱长花岗岩和细粒碱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503±2.9 Ma和201±6.4 Ma,表明其侵入时代分别为加里东中期和印支晚期-燕山早期.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202±2.9 Ma,与细粒碱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基本一致.粗粒碱长花岗岩中锆石的εHf(t)值变化于-8.31~0.57,指示其来源于中元古代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细粒碱长花岗岩中锆石的εHf(t)值为2.84~4.78,表明其起源于亏损地幔中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合成岩成矿时代、成矿元素趋势面分析以及岩矿石Pb同位素对比,我们认为翠中铁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深部的细粒碱长花岗岩有关.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推测成矿作用可能形成于佳木斯地块向松嫩地块俯冲挤压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远震记录SH波位移脉冲的二阶矩的计算,得到了1988年澜沧地震(MS=7.6)震源扩展参数.采用最小二乘原理反演了震源过程的持续时间T、断层长度L和方向性参数D,并得到T=11.77s、D=15.05km·s、L=70.94km.结果表明,1988年澜沧地震为对称双侧破裂,两侧破裂长度均为35km.结合余震分布分析表明,在两个主震破裂区的连接部位存在着一个主震时未破裂的区域.由于主震时的位错,应变将重新调整.连接部位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储存可以激发较大余震的应变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