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0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NOAA的POES系列极轨卫星观测得到的1978年以来近30年的极光沉降粒子半球能量的估算值EPI(Estimated Power Input)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极光沉降粒子有显著的春秋分峰值的年变化特征,并且有冬季半球沉降能量较大的南北半球不对称性.对EPI的时均值Pa与地磁指数AE、D_(st)的相关分析得到.Pa与AE的相关系数为0.76,Pa与D_(st)的相关系数为-0.55.把南北半球的时均值SPa,NPa数据分别与AE,D_(st)指数做相关,发现SPa与AE的相关性稍高于NPa的,SPa和NPa与D_(st)的相关性近似.当时延τ=0时,AE与Pa的相关最好,表明全球极光沉降粒子和极光电集流的变化同步;当D_(st)滞后于Pa,时延τ=1~2 h,Pa与D_(st)的相关最好,并且时延τ为6~8 h,Pa与D_(st)的相关都好于无时延的水平.  相似文献   
32.
In this paper Pi2 pulsations at Zhongshan Station of Antarctica are analyzed from October 1 - 31, 1996. Their characteristics e. g. occurrence frequency,frequency, and polarization ar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2 pulsations are summerized as follows: (1 ) Pi2 pulsations at Zhongshan Station usually take place from 2000 MLT to 0200 MLT; the main frequencies are between 6. 79 mHz and 13. 58mHZ; (2 ) Pi2 pulsations with low frequencies are dominent. The range of main frequencies becomes narrow at midnight; (3) The Polarization of Pi2 pulsations are almost linear; (4) About the orientation of major axes the NW-SE direction is dominent before 2200 MLT and NE-SW is dominent after 2200 MLT.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Pi2 pulsations at Zhongshan Station is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相似文献   
33.
1991年3月24日磁暴期间南极地区地磁脉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分析了1991年3月24日在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观测到的丰富的地磁脉动现象,给出了各种地磁脉动发生的时间和主要特征,并对两站各种地磁脉动做了比较分析.这不仅可以认识磁暴期间南极地区向日面与背日面、高纬与中纬地磁脉动的不同表现,也帮助我们了解南极地区磁暴期间地磁脉动形态和磁暴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1996年10月10日至11月29日在地磁北纬29.6°附近(L=1.3)的喀什、安西和北京,沿东西方向建立了横跨40.2°地理经度的地磁脉动观测台链.根据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低纬Pc3脉动东西方向的传播特性和偏振特性.结论是上午以向西传播为主,下午以向东传播为主.白天偏振椭圆主轴方位方向以NW-SE为主,偏振方向以右旋为主.  相似文献   
35.
深层油气资源量巨大,是全球油气开发的重要方向.随着钻井朝着深层(>4500 m)和超深层(>6000 m)发展,地质条件更加复杂,深层钻井泥浆信号传输速率受限,井下随钻测井等数据传输延迟,增加了钻井事故的频率及钻出储层的风险.当前井场智能决策钻井的方法不适用,井下自主智能钻进是未来深层超深层高效钻进的发展方向.本文借鉴无人驾驶汽车的理论技术架构,提出了一种大闭环伺服控制随钻智能导向钻井方法,集旋转导向、地质导向、随钻地震、电磁前探、随钻测量、信号传输、自动钻机等技术于一体,利用"边钻边学"的人工智能评价与决策方法,智能识别钻头前方油气藏甜点,智能决策钻进方向和钻速,并利用大闭环伺服控制实现井下钻头的自主智能导向和钻进.大闭环伺服控制随钻智能导向钻井架构包括钻进感知、智能决策与大闭环控制3个部分.钻进感知部分通过随钻测井数据获取钻头定位信息、井周地层及钻头前方特性参数,智能决策部分依据钻进感知部分获取的信息通过人工智能决策模型修正轨道和优化钻进策略,大闭环控制部分根据智能决策指令调整钻进方向和速度.本文在钻进感知部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利用随钻测井数据进行岩性智能识别,优选随机森林算法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对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泥质含量进行评价.在智能决策部分优选随机森林算法对机械钻速进行预测与优化,均获得了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36.
关于地磁场超低频脉动(ULF)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关于地磁场超低频脉动研究的综述,内容包括:(1)历史和内容提要;(2)脉动分类的探究;(3)关于“四多”(多观测仪器、多卫星和飞船、多地面和网络、多分析方法);(4)其它行星ULF波的探求.  相似文献   
37.
磁层亚暴的发生与近磁尾(约6~8 RE)电流片中断和中磁尾(约20~30 RE)磁场重联密切相关,而极光的极向扩展、电流片中断和磁尾重联的时序过程对于认识亚暴的触发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利用位于中磁尾的CLUSTER卫星,同步轨道附近LANL-01、LANL-97卫星,近磁尾POLAR和 极区IMAGE卫星的观测,分析了单个亚暴事例.结果表明,在此事件中,中磁尾磁场重联起始比近尾电流片中断早3 min发生,电流片中断发生4 min后,IMAGE卫星观测到极光增亮,同时AE指数突然增大,亚暴膨胀相起始. 观测结果与亚暴中性线模型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38.
Sq电流体系的反演与地磁日变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磁场的标量位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在球坐标系中,拉普拉斯方程的解可以写成球谐级数的形式.借助球谐分析的方法,地磁场可以被分为起源于地球内部的内源场和起源于地球外部的外源场.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1)阐述了利用球谐分析来反演Sq电流体系的方法.反演了1997年各月的Sq空间等效电流体系,并重点分析了南北半球Sq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位形和强度随季节的变化情况.(2)基于1997年的地磁观测数据建立各月静日期间中国地区地磁日变随纬度和AE指数变化的模型.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地磁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9.
京九铁路沿线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地区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叙述了京九一矿产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地质环境状况,讨论了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形势和地质环境发展趋势。就区内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40.
近岸海浪是影响近岸水域环境状态的重要环节.海洋近岸波的波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海岸防护、近岸航运、军事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感应磁场波动可为探测海洋近岸波的非线性过程提供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首次对海洋近岸波引起的感应磁场进行了频谱指数分析,获得了能量注入和耗散过程对应的谱段.2016年5月15日—6月30日在昌黎海岸(东经119.3,北纬39.7°)利用KDM-2型磁通门磁力仪对海洋近岸波引起的磁场变化进行了测量,数据分辨率为0.01 nT/(HZ)~(1/2),时间采样率为1 Hz和128 Hz.观测数据显示,在距海岸线2 m远处,清晰地观测到了海洋近岸波引起的磁场波动,在0.001~10.0 Hz频段的波动最大振幅约为1 nT.波动的小波频谱呈现出多次谐波结构,符合海洋近岸波的谐波特征.傅里叶频谱显示不同频段谱的斜率不同,反映了海洋近岸波发展与耗散的非线性物理过程,进一步开展长期观测和统计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海洋中的电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