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INTRODUCTIONAsoneofthemethodsenablingnumericalsolutionofdifferentialequations,thefinite differ encemethodiswidelyacceptedinthestudyofphysicaloceanography.Afinite differenceschememusthavepropertiesofconvergence ,consistencyandstabilitytoyieldusefulapproximatesolutionoftherelevantdifferentialequations.However,thepropertiesneednotbeverifiedonebyonebecausethewell knownLaxLawassuresthattheconvergenceisequivalenttothestabilityforafinitediffer enceschemewithconsistence .Twomainmethodsforstudyin…  相似文献   
52.
分别用pH6.32~9.76和盐度16.7~40.9共8个梯度的海水进行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 Lamarck)卵囊的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卵囊孵化最适pH范围在8.23~9.35之间,孵化率均在80%以上,pH8.81时高达93.7%;卵囊孵化适宜盐度范围为30.3~37.0,盐度40.9时仍有67.0%的孵化率,表现出耐高盐的特性,盐度低于27.6,孵化率明显下降。幼虫在15d的培育过程中,通过投喂不同的饵料,结果显示投喂单胞藻比投喂人工配合饵料、酵母效果好,单独投喂扁藻(Platymonas subcondiformis (Wille)Hazen)幼虫生长发育最快,体长增长倍数达1.90倍;投喂扁藻、小球藻(Chdorella spp.)、扁藻 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Palbana)、扁藻 小球藻幼虫的成活率相差不明显,分别为58.5%、54.3%、63.3%和50.3%,而投喂人工配合饵料虾片、螺旋藻粉幼虫成活率则较低,只有3.6%和12.8%,投喂酵母第9天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53.
潮成内波在物理海洋和相关学科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杜涛  方欣华 《海洋预报》2003,20(4):50-55
潮成海洋内波作为物理海洋学中的一个研究内容,虽然对海洋中的能量分配过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和影响却不仅仅限于此范畴之内。在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如水声学、地学(物质输运、地形地貌、深水沉积、地壳液体流动)、海洋工程(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和保护等)、海洋生态环境,海水养殖、渔业捕捞,航道淤积以及观测仪器、卫星海洋学等,都存在潮成内波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线性或弱非线性潮成内波(常称为内潮波)和强非线性潮成内波(常称为内孤立波)可能的作用方式,对其在物理海洋学及各相关学科中的作用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TOGA-COARE期间的一组锚系仪器阵列资料的分析得出:在赤道西太平洋1°45′S,156°E。海域存在显著的半日潮频内波,它的水平波数(波长)、垂向波数、水平传播速度和垂向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3×10-2km-1(210km),-1.6×10-3m-1,2.0m/s,-3.8cm/s。波形向斜下方传播,亦即波能向斜上方传输。它在观测点西南方生成后,向东北方向传播,到达观测海区。流速矢量旋转谱水平随深度的变化呈马鞍形,低谷及深处的峰所在深度分别与南赤道流及赤道潜流的南边界所在深度大体一致。旋转椭圆主轴方位角随深度变化,在浅层(40m处)为北偏东30°,到深处(324m)转为东偏南14°。总体上呈东北方向,表明波来自西南方向。  相似文献   
55.
卵形鲳鲹与布氏鲳鲹人工育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涛  罗杰 《海洋科学》2004,28(7):76-78
分别于2002年4月、5月在广东湛江东海育苗场对卵形鲳鯵(Trachinotus ovatus)及布氏鲳鯵(Trachinotus blochii)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共培育出体长3~5cm鱼苗81万尾。其中布氏鲳鯵58万尾、卵形鲳鯵23万尾,成活率均达到50%以上。对试验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显示:在培育环境相似的情况下,两种鱼在发育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6.
南天山地区的科克铁克达坂组是保存于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南侧的一套晚志留世地层,总体出露较好,研究其物源区大地造背景对南天山造山带志留纪岩相古地理及构造背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剖面测制,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及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对科克铁克达坂组物源区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区为过渡陆壳源区、隆升基底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57.
对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Wright染色的血涂片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多鳞鱚外周血细胞可区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6种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7.5%、32.5%、12.5%和7.5%,嗜酸性粒细胞在整个实验中只发现7个。并发现较多未成熟的红细胞以及少量正在分裂的红细胞和晚幼嗜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58.
皱纹蛤Periglypta puerpera(Linnaeus,1771)隶属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皱纹蛤属eeriglypta。目前国内只有分布和外部形态上的一些描述,对其生态习性尚无详细的研究。笔者从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对雷州半岛西部流沙湾皱纹蛤的生态进行了实验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采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方法对中国南部沿海多鳞鱚(Sillago sihama)广西北海、广东湛江、汕尾及海南三亚4个野生地理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等研究。结果表明:(1)用于研究的34对微卫星引物在4个群体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有效等位基因数介于1.71—20.46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40—0.95之间。4个群体总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98,观测杂合度(Ho)为0.572,SY群体的杂合度最大(He=0.606,Ho=0.623),SW群体的最小(He=0.586,Ho=0.508)。(2)群体间F-统计量分析表明,群体遗传分化处于高度分化水平(Fst平均值为0.306);基于奈氏遗传距离(DA)构建的NJ和UPGMA聚类树均显示地理位置相邻的群体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60.
根据实测流速资料采用Morison公式初步计算了海洋内孤立波对桩柱的作用力和力矩。内孤立波对桩柱的作用力与表面波的作用力是明显不同的。内孤立波的作用力几乎分布在整个深度范围;它在铅直方向不但有量值变化。也有方向改变——第一模态内波的作用力在桩柱的上、下部位作用方向相反。表面波对桩柱的作用力随深度的增大较快的衰减。且深度的改变不会使作用力的方向发生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引起2.1m/s水平流的内孤立波对桩柱产生的总作用力约相当于300m波长、18m波高的表面波的总作用力;由于海洋内孤立波能引起很大的水平流,它对海上石油平台桩柱产生的总作用力以及相对于海面的力矩是不能忽略的。因此,在海上石油平台设计中应充分重视内孤立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