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3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数字地震资料的预处理是每个使用数字地震资料的学者所必然要遇到的基本问题。为避免波形处理中烦琐的手工劳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微机来完成绝大部分操作,实现波形处理的程序化,是国内外地震软件学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本文在这方面作了探索,所开发的软件确实使数字地震波形预处理变得很轻松。  相似文献   
32.
在频率域内恢复地面运动时,有可能产生包含虚假低频成份的不正确结果.为了检验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记录在频率域内复原效果.本文介绍了根据现代控制论原理所建立起来的数字模型,并描述了频率域复原方法的改进.本文所给出的例子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措施确实改善了真实地面运动的估计.  相似文献   
33.
目前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数据中心已经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数据中心交换以光盘、磁带为介质的数字地震资料。这些 GDSN 资料的利用将大大地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研究。使用 GDSN 资料必须首先了解其台站的类型和位置。早期的 GDSN 台站是由地震研究观测台(SRO)、简易地震研究观测台(ASRO)以及数字化世界标准地震台网(DWWSSN)组成的。1986年以后 CDSN 中的北京台、兰州台、昆明台、乌鲁木齐台、牡丹江台也成了GDSN 的组成部分(恩施台、琼中台、佘山台、海拉尔台不参加交换)。除了上述的 SRO、ASRO、DWWSSN、CDSN 四种类型外,GDSN还包括大地透视计划台网(GEOSCOPE)和格拉芬堡地震台阵(GRF)的一些台站。  相似文献   
34.
地球内部物质的运移,以及它们弹性性质、密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固体潮观测值改变。反之,由固体潮观测值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物质的上述变化,从而取得地震预报的依据。可靠的地震预报是建立在多台站的实时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的。如果总是用手工处理,则难以及时取得区域性的地球内部的信息。由于数字磁带可直接提交计算机处理,在地震固体潮研究中应用磁带记录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撇开地震预报,就固体潮研究本身,采用磁带记录也有省工、省时、精确等优点。因此,在一些先进的固体潮观测仪器上,磁带记录与可见的曲线记录构成两套并行的系统。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高温高压容器的温度场,对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为了在岩样内得到均匀的温度场,必须正确地选取电热器长度和电热丝的绕制方式;为了降低简体内壁温度和减少功率消耗,应当改善隔热层的设计。非稳态计算结果指出了加热速率与岩样内最大温差出现的时间和数值的关系。本文同时给出了电阻网络模拟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并与有限单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