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汶川地震前成都台重力的高频扰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48小时,距震中约37千米的成都地震台GS15型重力仪记录到了附有高频扰动的潮汐观测数据。对该仪器不同时段观测数据的比较表明:这种高频扰动主要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对2008年32个热带气旋,以及5.0—7.0级地震的统计分析表明:与热带气旋对应出现的高频扰动比例高于地震震前出现的扰动,而且低等级的相似距离的热带气旋也能够产生类似扰动现象。由此判定,汶川地震前48小时成都地震台出现的重力高频扰动主要来自热带气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针对青海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大地控制网的现状,从GPS控制网设计与布测、数据处理、控制网质量检测和成果管理等方面对青海地区三级GPS大地控制网的建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在高原困难地区建立GPS网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3.
??????????GRACE????????????仯??????????? ??GRACE??????λ??????????????????????????????????????????????????й?????????????????仯???????????800 km??????????ó????????????仯?????  相似文献   
134.
�ϲ�λ������ĵر������仯�����о�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ζ??λ??????????????仯????????о????????????????????????????????仯???????????????1)??1??????????????????仯?У??????仯?????????????仯????λ??仯?????????С???????????????????С?????????????????仯?????????2?????????????????Σ??????????????????????仯???????????λ??????????????????????????????仯????????????????????????????????????仯???????????  相似文献   
135.
新疆地区重力变化与伽师6.8级地震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分析了新疆地区1998~2002年重力变化,研究了重力变化与伽师6.8级地震活动的关系,认为:重力场动态图像对伽师6.8级地震有较好的反映,重力测量可以较好地反映活动断层的物质迁移和构造形变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136.
2007年11月8日,本刊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成为首家获得建设部工程设计综合甲级  相似文献   
137.
深圳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风廓线雷达的历史、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的基本原理以及深圳市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的数据存贮格式、风廓线雷达产品的显示等内容;并给出了几种典型风场在风廓线上的反映及对一次冷空气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8.
滇西重力断层运动时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地表观测的重复重力数据综合反映了地表观测点的位置变化、地壳内部密度变化和地壳内部构造变形,通过反演这些数据得到的断层位错运动的时间变化综合反映了地壳内部形变和密度变化的耦合运动。为此,利用滇西1985年以来的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结合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推断结果确定断层运动模型作为约束,并考虑到观测数据和模型粗差,反演获得了滇西主要活动断裂运动的时间变化分布。结果表明,滇西1985-2001年断层运动的时间变化表现出断层往复运动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区内Ms≥6.0地震(如1996年丽江Ms7.0地震、1998年宁蒗Ms6.2地震和2000年姚安Ms6.5地震等)的孕育过程。指出强震孕育过程遵循地壳内部密度和地壳形变耦合运动模式(简称DD耦合运动模式),并给出了断层位错DD耦合运动模式的基本图像。  相似文献   
139.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裂缝发育期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大庆油田外围盆地油气勘探中新发现了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碎屑岩潜山油藏,其油气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裂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在岩心裂缝观察、构造演化历史以及热演化历史分析基础上,通过对裂缝充填方解石的稳定同位素测定和包裹体测定以及岩石声发射实验,对裂缝形成的主要期次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布达特群裂缝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的发育特点,主要存在3个破裂期:第一期裂缝与南屯末-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的构造运动有关,缝内以石英充填为主,石英的形成温度介于72~76℃,并见有烃类包裹体,但其成熟度较低;第二期裂缝是在伊敏时期区域伸展作用下形成的,裂缝以方解石和微-细晶石英充填为主,其形成温度介于117~154℃,该期烃类成熟度明显增强;第三期裂缝是在伊敏末期强烈的抬升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内充填了微-细晶方解石和石英,其形成温度介于89~110℃,烃类成熟度减弱。  相似文献   
140.
多规合一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边长投影变形较大的地区,通过边长投影变形的计算、处理,各自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依托自然资源部门的测绘技术力量,进行转换处理。消除自然资源部门同城乡建设部门之间由于坐标系统不同带来的差异,在满足工程建设精度要求、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满足自然资源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