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资料中心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06年6月27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研究所遥感与GIS科学研究室冉有华先生到我中心考察交流。交流活动由中心负责人王盘兴教授主持,中心有关工作人员参与了座谈交流并介绍了本中心日常业务运行情况。交流会上,双方就资料来源与存放、资料信息发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与交流,并签定了数据共享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2.
2014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2014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与1999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第六暖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636.2 mm,接近常年,比2013年偏少3%;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辽宁、北京和河北偏少明显,冬、春、夏三季降水量均接近常年同期,秋季偏多。华南前汛期开始早、雨量多;西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少;梅雨区降水量南多北少,江淮出现空梅;华北雨季不明显,出现空汛;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夏季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南海夏季风爆发晚,东亚夏季风强度略偏弱。2014年,我国气候属正常年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少于2013年,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偏轻,因灾造成死亡人数和受灾面积明显偏少,气象灾害属于偏轻年份。  相似文献   
13.
李莹  肖克炎  陈建平 《地质通报》2010,29(10):1547-1553
在成矿预测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已有的商业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地质、构造、钻孔、矿体的空间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矿体品位估算与插值,建立了研究区立方体预测模型。从三维的角度分析矿体分布的不均匀性,以立方体预测模型为基础,应用三维矿体轮廓提取和品位描述算法,对矿体三维外部形态和内部品位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今后矿区找矿指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沉积物岩石学特征、粒度分布特征、沉积构造与生物化石特征、单井分析等综合方法,对志靖—安塞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相发育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在首次湖侵期长9期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浅湖亚相。长92期研究区北部大面积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西南部发育小面积三角洲前缘沉积,浅湖面积较小,呈喇叭状向东南方向开口。长91期沉积格局基本上继承了长92期的特点,但浅湖的范围有所加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整体上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长9期湖侵过程形成了具生烃潜力的泥岩,主要分布在吴起—志丹—安塞一带,在志丹东南部区域最厚,可达20m,并呈现向东南方向继续变厚延伸的趋势。储集空间的存在和烃源岩的发育使得研究区长9储层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5.
2019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9年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湿特征。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79℃,为1951年以来连续第五暖年,四季气温均偏高,春、秋季明显偏暖;年降水量为645.5 mm,较常年同期偏多2.5%,冬、春、夏季降水偏多,秋季偏少。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晚,为1961年以来最长前汛期,雨量为1961年以来次多;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偏晚,雨量偏少;入梅晚、出梅早,梅雨量偏少;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与常年一致,雨量偏少;东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2019年,台风生成多,登陆强度总体偏弱,仅台风利奇马灾损重;暴雨洪涝、干旱、强对流、低温冷冻害和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均偏轻。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城市轨道沿线是发挥城市集聚功能、展现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地区。本文对长春市老城区轨道交通3、4号线交通站点周边的空间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营造公共空间、改善交通衔接、搭建步行空间、强化标识系统与改造站点设施5个方面的空间解决策略,以期为其他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16年,全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暴雨洪涝、台风和风雹等气象灾害较突出,气候年景差。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四季降水量均偏多,冬、秋季分别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全国平均年降水量730.0 mm,较常年偏多16%,为1951年以来最多。华南前汛期和西南雨季开始早;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长,雨量多;华北雨季短,雨量多;华西秋雨短,雨量少。2016年,全国暴雨过程多,南北洪涝并发。登陆台风数量多、平均强度强。强对流天气多,损失偏重,北方风雹灾害突出。气温波动大,夏季高温影响范围广。秋、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霾天气频繁。其他灾害如干旱、低温冷冻害、雪灾和春季沙尘影响均偏轻。  相似文献   
18.
针对Smart 3D生成的实景三维模型是一个三角网集合,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数字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管理与城市规划的问题,该文提出了Smart 3D数据三维模型重建的方法:研究了基于分割过滤方法,提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基于参数化建模、纹理重建方法构建了建筑物三维模型。利用敦化市的倾斜影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维重建模型精度高、效果好、提高了自动化的程度,实现了城市建筑物模型的单体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空统计降尺度的淮河流域夏季分月降水概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绿柳  杜良敏  廖要明  李莹  梁潇云  唐进跃  赵玉衡 《气象》2018,44(11):1464-1470
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并存的问题,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季节气候模式的集合回报数据集(1991—2014年),建立时空相结合的统计降尺度模型,提前1—3个月预测该流域夏季分月降水,应用ROC(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评分评估比较了不同集合预测方案的预测技巧。交叉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数取18、20、22、28时,集合预测方案对3、4、5月三个起报时次预测的夏季各月降水技巧预测均高于模式预测技巧。2015—2017年的独立样本检验进一步表明该统计降尺度模型能够明显降低3月、5月起报的6月和8月的降水预测偏差。认为可尝试将该降尺度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及进一步的流域水文预测。  相似文献   
20.
岩性识别是储层预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缺少特征自动提取的过程,且不能有效利用地震数据局部特征预测储层;另一方面,采用单一采样点作为输入,缺失相邻数据关联关系反映层位信息.针对此不足,本文以多个相邻采样点的地震数据作为输入和测井岩性数据作为输出,利用受限玻尔兹曼机(RBM)对多采样点地震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逐层堆叠受限玻尔兹曼机(RBM)构建深度信念网络(DBN),并采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对误差进行反向传递学习,最终构建岩性识别模型.以多点地震数据为输入,利用该模型实现地层岩性识别.通过多种智能建模方法实验对比,证实了多个采样点作为输入,隐含利用了部分地层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岩性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