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354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陕西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探测资料,对2018年7月10—11日陕西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简称“7·11”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总结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属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远距离台风共同影响型;低层东路弱冷空气及高空槽携带西北路冷空气先后入侵暴雨区,共同起到了冷垫作用;西北路冷空气是暴雨的触发机制,而东路弱冷空气对暴雨雨带东移有阻挡作用;偏南气流突然加强对暴雨有先兆作用,大气整层水汽通量大值区、850hPa的θse低能干冷空气夹击能量舌的位置,均可判断强降水落区位置;地面辐合线的形成时间、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是此类暴雨起始时间和落区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3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陕西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探测资料,对2017年7月25—26日陕北榆林一次大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以对流性强降水为主,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300 hPa高空急流增强南压、河套地区弱的高空短波槽东移配合低层偏南风增大为本次大暴雨产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场。远距离台风外围偏南气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东路水汽输送进一步增强了大气整层可降水量。高层有值为0.2 PVU正值位涡扰动沿假相当位温密集区下滑,与低层东路冷空气共同加剧了大气的对流不稳定性,导致若干个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合并发展成一椭圆形MCS,MCS最强时段TBB≤52℃冷云罩面积达1.6×105 km~2,强降水区位于MCS合并处及中心附近。对流单体造成榆林市子洲县第一阶段强降水",列车效应"是造成子洲第二阶段强降水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浅谈冀北推覆构造与找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列举了河北省北部地区兴隆、下花园鸡鸣山、平泉县小裂山、康保土城子、尚义等推覆构造的特征,这些推覆体受东西向区域构造的控制而多呈东西向展布。在推覆体下隐伏着具工业价值的可采煤层,今后应加强研究及勘查,以扩大已有煤矿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34.
一、引言经常有人询问有关灾害研究中心(DRC)的由来和历史、科研活动和管理、服务设施和出版物以及正在进行的工作等问题。本文试图回答一些典型的主要问题。二、研究对象1.紧急情况的反应研究灾害研究中心于1963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成立。20年之后,即1984年底,搬迁到特拉华大学。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1979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19个站的大气加热场诸分量的功率谱计算,表明存在8—12天的准周期振荡。此外,着重讨论了云在辐射加热的准周期振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冲绳海槽为活动大陆边缘沟—弧—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海槽长1000多km里,槽底两头窄、中间宽,平均宽约95km。海槽西北与浅于150m的东海陆架相接,南东与水深200m的硫球海岭相连。海槽主体水深大于1000m,北浅南深,最深达2334m,属于典型的半深海沉积区。冲绳海槽沉积物与陆架沉积物不同的是出现大量的火山物质。中酸性火山岩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37.
38.
李胜荣  高振敏 《矿物学报》1995,15(2):225-229
本文在海相热水沉积物具海水型稀土模式形成机理研究基础上,提出海相化学沉积物一般具有海水型稀土模式,而海相火山喷发成因热水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将主要反映火山物质来源区特征的新认识。湘黔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稀土总量在富金属碳质伊利石页岩层出现峰值,向上在薄层状和厚层状碳质伊利石页岩,向正磷块岩和硅质岩中均有减少。该岩系稀土模式与海水相同,同时,在La/Yb-Ce/La、La/Yb-REE图解上显示与玄  相似文献   
39.
40.
对流层臭氧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一个一维大气化学模式、利用该模式模拟O3等微量气体的日变化和O3的一些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CH4和CO的增加会使O3增加,水汽增加将使O3减少;温度升高使自由大气中O3减少,而使边界层中O3增加;太阳辐射的加强使自由大气中的O3减少,边界层中O3增加。最后,研究了边界层结构对大气微量气体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低层大气微量气体的变化需要考虑边界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