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355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充足的粮食供应是当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之一,撂荒作为耕地边际化的极端表现,对其开展监测对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为研究区域,通过GEE平台,使用Sentinel-2和Landsat 7、8数据构建时序数据集,计算NDVI、EVI、NDWI、BSI、MSI等指数,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法提取耕地撂荒,总分类精度为73.76%,Kappa系数为0.68,针对耕地撂荒最佳提取效果,F1得分为0.691 1。本文方法对山地丘陵地区耕地撂荒监测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鸡公山斜坡岩体裂隙网络模拟及强度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四川省石棉县鸡公山斜坡为例,首先基于现场调查和物探方法确定裂隙网络模拟有效尺寸,然后采用MonteCarlo法对岩体裂隙连通率和强度参数进行裂隙网络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裂隙连通率与裂隙发育特征以及裂隙优势方向与斜坡夹角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斜坡浅表部强风化带岩体在不同的方向,其裂隙连通率在0~98%之间,对应的岩体内聚力在0.16~2 MPa之间,内摩擦系数在0.62~1.5之间。最后得到鸡公山斜坡浅表部强风化带岩体强度参数:C=0.2 MPa,f=0.7。研究成果证实了裂隙的发育特征对岩体的力学性能以及可能的失稳破坏方向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南缘羊八井盆地的七弄沟分布着广阔的泥炭地,通过提取七弄沟泥炭的腐殖化度和总有机碳信息,并结合14 C测年控制,反演了全新世9.1~3.5cal.kaBP羊八井盆地的环境变化信息。根据泥炭记录的古环境特征,将该地区9.1~3.5cal.kaBP的气候分为3个主要阶段:阶段Ι(9.1~7.4cal.kaBP)温度波动上升阶段,9.1~7.4cal.kaBP七弄沟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期间发生了两次比较明显的降温事件,分别发生在9.1和8.0cal.kaBP左右;阶段Ⅱ(7.4~4.7cal.kaBP)温度波动频繁且剧烈阶段,此阶段七弄沟温度波动频繁且剧烈,在6.0和5.8cal.kaBP发生了两次比较显著的降温事件;阶段Ⅲ(4.7~3.5cal.kaBP)温度波动下降阶段,4.7cal.kaBP之后温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是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远比第二阶段小,仅在4.0cal.kaBP发生了比较显著的降温事件。  相似文献   
24.
李维  朱筱敏  陈刚  马英俊 《沉积学报》2018,36(1):110-119
利用岩芯观察、粒度统计、古生物对比、测井分析及地震沉积学方法研究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黄珏地区始新世三垛组一段浅水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坡缓浅水沉积背景下除了发育传统认识中由构造控制的长期基准面旋回特征转换面,还可形成另一类由气候控制的、浅水三角洲与河流沉积之间稳定的浅水-陆上沉积环境变化界面。以气候主控等时界面为基础,借助地层切片直观分析了浅水三角洲与河流相的沉积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并验证了该界面的可靠性。两类等时界面的综合约束为浅水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油气勘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李维  黄鹤  罗德安 《测绘科学》2018,(7):109-114,120
针对粒子滤波算法在室内地磁分布的连续性变化中会发生滤波发散,加之算法中重采样步骤使该现象恶化,直接导致室内定位过程中目标丢失的问题。该文受Hausdorff距离度量法中点集匹配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利用初定位误差作为最大粒子匹配距离的约束思想,通过缩小匹配空间的区域范围的方法来解决传统算法的发散问题。最后实验表明,此方法解决了粒子滤波器在地磁匹配中出现的滤波发散现象,同时使得定位结果更加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2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陕西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探测资料,对2018年7月10—11日陕西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简称“7·11”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总结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属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远距离台风共同影响型;低层东路弱冷空气及高空槽携带西北路冷空气先后入侵暴雨区,共同起到了冷垫作用;西北路冷空气是暴雨的触发机制,而东路弱冷空气对暴雨雨带东移有阻挡作用;偏南气流突然加强对暴雨有先兆作用,大气整层水汽通量大值区、850hPa的θse低能干冷空气夹击能量舌的位置,均可判断强降水落区位置;地面辐合线的形成时间、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是此类暴雨起始时间和落区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2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陕西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探测资料,对2017年7月25—26日陕北榆林一次大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以对流性强降水为主,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300 hPa高空急流增强南压、河套地区弱的高空短波槽东移配合低层偏南风增大为本次大暴雨产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场。远距离台风外围偏南气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东路水汽输送进一步增强了大气整层可降水量。高层有值为0.2 PVU正值位涡扰动沿假相当位温密集区下滑,与低层东路冷空气共同加剧了大气的对流不稳定性,导致若干个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合并发展成一椭圆形MCS,MCS最强时段TBB≤52℃冷云罩面积达1.6×105 km~2,强降水区位于MCS合并处及中心附近。对流单体造成榆林市子洲县第一阶段强降水",列车效应"是造成子洲第二阶段强降水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快速评估单次过程冰雹强度和范围,及时为灾后的救援、勘察和保险核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利用贵州省2021-2023年间的141次冰雹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结合降雹观测资料和灾害损失调查记录,在贵州山区防雹业务预报预警指标的框架下,通过历史资料回算的定性评估结果跟网格化处理后的降雹数据做一致性对比,选取冰雹强度精细化评估的影响结果覆盖94%以上的降雹观测点位置且收敛性较好的阈值作为单时次的识别指标确定的依据,采用加权时间积分方法建立冰雹过程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对冰雹过程进行精细化评估得到1km空间分辨率的评估结果。【结果】为验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选取了一次典型灾害开展无人机遥感调查,反演结果与评估结果作对比检验,25处冰雹受灾位置中有22处降雹区位于评估范围的重度区域内,3处降雹区位于评估结果对应的中度灾害范围内,调查情况与冰雹精细化评估的强度范围和分布一致。以六盘水市风雹灾害损失记录和冰雹影响面积区域评估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冰雹强度的评估面积与直接经济损失数据的两两相关系数均达到0.8以上,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假设检验,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检验结果说明该评估方法在冰雹区域强度评估中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受灾程度。  相似文献   
29.
王家录  任娟  王勇  李维杰  娄昭  陈佳 《热带地理》2020,40(2):335-345
为探究岩溶水库水文地球化学行为过程,对贵州普定夜郎湖表层水体进行了为期3 d的高分辨率昼夜监测。结果表明:1)多变的天气和水文条件叠加导致水体离子指标昼夜变化不显著,规律性较差。而水温、DO、pH值、SpC、SIc、pCO2等常规理化指标受水温变化和生物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波动。2)利用亨利常数和主成分分析,得到温度变化、生物作用、人类活动、水库的蓄水与放水对夜郎湖水库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1.66%、17.28%、14.08%和10.22%,说明作用于水库水文地球化学行为的因子具有多元性。3)δ 18O表现出与DO一致的波动趋势,即白天上升,晚上下降,反映在短时间尺度上,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受控于生物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过程);而对比水库水体和大气降水的d-excess(d值)发现,水库水体的d值(8.21‰)显著偏低于当地大气降水的d值(9.64‰),说明在长时间尺度上,主要受蒸发效应引起的不平衡分馏影响。  相似文献   
30.
利用西安市2016—2021年逐小时PM2.5浓度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机器学习算法模型(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选择气象因子和时间因子作为特征变量,对西安市逐小时PM2.5浓度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西安市PM2.5浓度与平均气温和能见度显著负相关,冬季PM2.5浓度与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显著正相关,偏东风更易诱发重污染天气。西安市12月底至翌年1月初空气污染频发,但PM2.5浓度总体逐年降低。冬季PM2.5浓度的双峰形日变化最明显,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凌晨和11时。西安市PM2.5浓度变化存在“周末效应”。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PM2.5浓度量级和演变趋势的变化,预报值与实况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77、平均绝对误差为12.79μg·m-3、均方根误差为18.68μg·m-3。模型秋冬季表现较为稳定,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