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积石峡段巨型滑坡OSL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欣  周保  李滨 《地质通报》2013,32(12):1943-1951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部黄河上游龙羊峡—积石峡段10个特大型古滑坡的地质结构、地层岩性的分析,结合各滑坡特征,在特定部位进行采样,归纳整理出滑坡光释光(OSL)测年样品的5种采样方法。选取11个样品应用OSL测年方法,得到各滑坡的年龄数据,分析各样品的可靠性,并探讨其构造时间、气候变化与滑坡群发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由于样品来源广泛,实验方法高效准确,OSL方法可成功地应用于滑坡年龄测定,为滑坡研究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研究区特大型群发性滑坡和初步划分为4期分别为130~110ka、50~30ka、12~9ka和5~3ka,并解释了各期滑坡群发的主要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92.
秦岭中部太白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吴树仁  石菊松  李滨  辛鹏 《地质通报》2013,32(12):1976-1983
以陕西省太白县为例,分析了秦岭中部山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重点指出在植被茂密山区,异常强降雨及农耕、建房、修路和矿山开采4种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关键诱发作用。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4类典型地质灾害进行了亚类细分和发育特征分析,并总结指出了地质灾害区域宏观分布特征。筛选了9种关键的地质灾害影响和诱发因素,基于将集中调查区指示的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外推应用于全区地质灾害评估的思路,利用信息量模型对太白县全区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估,结果显示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县域北部人口聚居的盆地区,以及南部河流与公路沿线地段。定量检验显示,危险性评估结果与地质灾害的实际分布十分吻合,表明基于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秦岭腹地山区。  相似文献   
93.
一、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建设,以及环境的变迁等,各行各业对监测的需求日益上升.老化的基础设施、施工项目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自然灾害事件等,都使人们提高了对可能发生位移的认知,并正在产生着监测这类位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4.
陕西延安地区黄土滑坡特征及其活跃性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地质灾害频发。本文结合延安地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结果,从该地区环境变迁分析滑坡分布特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方面分析了延安地区滑坡的特点;第二方面从沉积环境分析控滑面的类型分析滑坡发育规律,而不同的控滑面形成环境不同,作用机理不同;第三方面从冷暖湿热气候变迁对黄土滑坡存在三个活跃期进行了阐述,滑坡发育期与其环境变迁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在第四纪以来三个明显湿润期在时间上产生了三个明显阶段的滑坡。  相似文献   
95.
该文分析了城市景观及城市景观元素的基本特征,利用计算机视觉分析技术,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上的城市景观元素的基本特征(包括统计特征和纹理特征)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结合计算结果,对不同的城市景观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对城市景观元素进行很好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6.
徕卡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滨 《测绘通报》2008,(6):72-73
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称作"高清晰测量(HighDefinition Surveying,简称HDS)",它是利用激光测距的原理,通过记录被测物体表面大量的密集的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和反射率信息,将各种大实体或实景的三维数据完整地采集到电脑中,进而快速复建出被测目标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等各种图件数据.  相似文献   
97.
重庆南川甑子岩山体崩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重庆南川甑子岩崩塌为例,对近水平厚层状高陡灰岩山体座落滑移式崩塌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工程地质分析揭示了甑子岩危岩崩塌的成因机制,利用数值模拟开展了初始变形破坏的研究。研究认为,甑子岩崩塌是自然条件下形成发育、受岩溶风化与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大型危岩体崩塌。岩体中多组大型陡倾节理发育,卸荷作用下在陡崖边缘形成张拉裂隙,地下水长期溶蚀使裂隙连通率不断增大,地下采空加速软弱基座破坏、危岩体变形。随着裂隙的贯通,软弱基座内部应力累积,应变逐渐增大,当超过岩体强度时发生圆弧形剪切滑移破坏,导致柱状危岩体座落崩塌。  相似文献   
98.
99.
受特殊地质构造条件影响,川西—藏东地区板岩、千枚岩等变质岩风化强烈,形成的残积土具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对这一地区的变质岩残积土的动力特性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动三轴试验仪对川西—藏东地区板岩残积土进行分析测试,重点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固结应力和振次下的动强度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固结应力对试样动强度影响明显;在相同固结应力、固结比条件下,强度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弱;在相同含水率、固结比条件下,强度随固结应力增大而增强,但都不呈正比例关系。板岩残积土的动强度指标动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对含水率敏感性较强;动摩擦角则随含水率增加变化量较小,对含水率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0.
黄波林  殷跃平  李滨  冯万里  秦臻  张鹏 《地质学报》2021,95(6):1949-1961
强烈的人类工程扰动和水库蓄水作用导致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水库城镇大多存在滑坡涌浪风险;以往灾难性案例较多,危害巨大.本文构建了以潜在涌浪源调查、变形破坏研究、涌浪危险性分析、脆弱性调查、风险评价和减灾对策分析等六个步骤为主的山区水库城镇滑坡涌浪风险评价技术框架流程.以三峡库区巫山县城为例,遴选离县城最近的龙门寨危岩体进行技术示范.该柱状危岩体体积约30.4×104 m3,当前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颗粒-流体耦合数值模型分析显示在145 m和175 m水位工况下危岩体崩塌将分别产生最大约17.9 m和11.6 m的涌浪.巫山县城密集的码头船只和频繁的旅游船是主要承灾体.旅游船只暴露涌浪中的概率为3.4×10-4/a,超过可接受风险限值.景区码头和古城码头因涌浪而导致的潜在直接经济损失大(超过200万),县城各大码头趸船人员具有高—极高风险.针对当前案例,讨论了四种具体减灾方案.相关研究可为山区水库城镇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