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3篇
  免费   2657篇
  国内免费   1547篇
测绘学   1239篇
大气科学   1209篇
地球物理   1445篇
地质学   5825篇
海洋学   1509篇
天文学   221篇
综合类   709篇
自然地理   1240篇
  2024年   308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340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296篇
  1991年   243篇
  1990年   205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26篇
  1965年   13篇
  1959年   21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含金岩石在温度350~450℃、围压300MPa、轴压100~150MPa蠕变状态下,Ag、Au元素在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金属硫化物及石英、白(绢)云母中有富集的趋势;而在绿泥石、黑云母、钠长石及方解石等非金属矿物中,Ag、Au元素丰度总体趋于降低。这一实验结果印证了构造动力是“成岩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2.
超轻油页岩渣陶粒的研制与生产工艺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吉林省桦甸市、农安县油页岩资源丰富。以桦甸市示范电厂油页岩渣为主要原料,用新的烧胀试验方法开展了超轻陶粒的研制,采用自制的新试验装置,烧制出的陶粒接近实际陶粒回转窑水平,并可专门烧制小颗粒陶砂,可比现有烧胀试验方法工作效率提高约50倍;并以国产陶粒设备,提出拟建年产20 万m3陶粒工厂工艺方案设计,对窑炉两端的余热利用提出了可行方案。油页岩渣SiO2,Al2O3,R2O含量适中,特别是含碳非常少,可以人为地调整发泡剂的用量而控制陶粒的密度,使在1 030~1 100℃范围内烧制出300~500 kg/m3级陶粒或陶砂。  相似文献   
203.
无压浸渍工艺生产的PDC石油钻头钻遇砾石夹层不适应。根据砾石夹层砾石坚硬、软硬互层、非均质、研磨性强的特点,研究了新型PDC钻头,在钻头结构上主要采取外抛内锥带辅助切削齿的结构形式,在复合片上主要采用非平面结合方式,即采用双向多条直槽非平面结合。按此方案设计与生产了3只钻头,分别在3口井试用,直接钻穿砾石夹层馆陶组地层井段,钻井效率提高26%,突破了砾石夹层钻进不能使用PDC钻头的禁区。  相似文献   
204.
川西北平武地区的碧口地块中出露较多的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笔者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碧口地块西南缘的南一里化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技术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南一里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23.1±2.6 Ma(MSWD=1.4),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南一里花岗闪长岩侵入时代晚于勉略构造带的主碰撞期,侵位于后碰撞环境,或者至少是由同碰撞到后碰撞的转折阶段.  相似文献   
205.
嵩山是新太古宙TTG岩石出露的典型地区,新太古宙歪咀山片麻状奥长花岗岩分布于嵩山地区歪咀山一带,岩体呈灰白色,具中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局部发育条带状构造.富Na2O(4.08% ~ 5.30%)和SiO2(平均65%),贫Fe、Mg,Na2O/K2O值较高(1.5~3.9),Al2O3含量为14.14%~17.44%,平均为15.33%,>15%,显示为过铝质特征.ΣREE为121×10-6~267×10-6,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强烈分异,Eu出现微弱负异常,具高的Sr含量,Cr、Yb、Y含量较低,与新生代高硅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岩石的Nb、Y、Rb、Th、La和Yb之间的关系特征和岛弧火山岩相似.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歪咀山岩体是在高压下由俯冲的含水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206.
随着金刚石钻进的发展与普及,坚硬、致密“打滑”地层时有发现,常规钻头在这种地层钻进,时效极低,有时根本不能进尺,严重影响任务完成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07.
阿尔泰造山带横跨中、俄、哈、蒙四国边界,是中亚造山带主要组成部分,发育大量的花岗岩等侵入体。本文研究总结这些岩体的时空演变、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并探讨其增生造山和地壳生长意义。依据锆石年龄,这些岩体可大致分为早中古生代的470~440Ma(中晚奥陶世)和425~360Ma(晚志留世—晚泥盆世)、晚古生代的355~318Ma(早石炭世)和290~270Ma(早二叠世)以及早中生代245~190Ma(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3个阶段5个期次,其中425~360Ma花岗岩可进一步细分为425~390Ma和380~360Ma两个峰期。早中古生代(470~360Ma)花岗岩体分布广泛,主要为钙碱性I型,多具不同程度变形,其中470~440Ma岩体变形极强(片麻岩体)。它们为同造山俯冲增生产物,形成于活动陆缘俯冲(470~440Ma)、继续俯冲弧后盆地伸展(420~390Ma)到聚合碰撞(380~360Ma)的过程中。早石炭世岩体发育于造山带南部,为不变形圆形状或不规则状,具典型碱性花岗岩特征,为晚(后)造山产物。早二叠世岩体主要发育于阿尔泰造山带南部,少量分布于造山带内部,多为圆形,不变形,少量变形岩体集中在额尔齐斯构造带内,成因类型以I、A型为特点,伴生有大量基性岩脉(体),显示为后造山底侵伸展环境。早中生代岩体为不变形圆形或不规则状,具有高分异I型和S型花岗岩特征,伴有稀有金属矿产,具有板内环境特点。花岗岩体同位素填图显示,阿尔泰中部块体岩体具有较低的εNd(t)值和老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1~1.3Ga),暗示存在古老地壳基底;由北向南εNd(t)值增高,模式年龄变年轻,显示陆壳向南生长,其中水平和垂向生长率分别为18%~28%和7%~8%。中生代时期阿尔泰造山带保留水平增生结构,没有发生大规模构造块体垂向叠覆。阿尔泰造山带经历了古陆缘构造演化,奥陶纪—志留纪陆缘俯冲,泥盆纪陆弧及陆缘边缘裂解、弧后盆地形成,晚泥盆世最终洋盆闭合及早石炭世各块体拼合的演化过程。该研究表明增生造山带中同样存在构造演化的阶段性;中亚增生造山作用不仅具有弧前增生,而且还存在陆缘裂解再拼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8.
内蒙产高烧失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及碳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内蒙产高烧失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采用水洗[CD*2]焙烧工艺进行了实验。探索了水选次数、焙烧条件等对提纯效果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BET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提纯试验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选法可以实现石英、长石和黏土类杂质的去除,有机质的去除采用600 ℃焙烧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提纯效果。提纯硅藻土SiO2质量分数达到82.98%以上,比表面积可达44.5 m2/g,堆积体积达21 mL/10g。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焙烧水选提纯土,获得的碳化硅藻土与橡胶相容性好,可替代半补强炭黑。  相似文献   
209.
新疆博格达造山带北段东侧白杨沟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火山岩,岩石主要由亚碱性玄武岩和安山岩组成,其中分布有大量保存极好的枕状熔岩。枕状熔岩主要为基性熔岩,SiO2含量50.17%~54.66%,Al2O3为13.10%~16.44%,MgO为4.62%~7.89%,TiO2为1.23%~2.79%,CaO为7.06%~13.07%,Na2O为2.76%~4.99%,K2O为0.07%~0.82%。基性熔岩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一组为富集如Rb和Ba,另一组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和Ta在N-MORB标准化图解上都具有明显的负异常。熔岩的稀土元素在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中表现为总体平坦,轻稀土元素(LREE)轻微富集的右倾曲线,δEu为0.89~1.12。从Sr-Nd-Pb同位素组成来看,εNd(t)为+2.8~+3.1,143Nd/144Nd(i)为0.512407~0.512422,εSr(t)为-14.0~-17.5、87Sr/86Sr(i)为0.70293~0.70317、206Pb/204Pb(i)为17.622~17.835、207Pb/204Pb(i)为15.3...  相似文献   
210.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借助遥感、GIS手段,以1989年TM、2001年ETM和2007年CBERS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分析三江平原湿地的分布现状、时空变化规律,并用动态度和景观格局指数量化变化,研究其近20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三江平原湿地现主要分布在同江、抚远、富锦、虎林等县市;湖泊和河流湿地呈稳定趋势,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在研究时段内共减少5 356.69 km2,人工湿地大幅度增加,共增加11 597.68 km2。天然湿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人工湿地呈连片化趋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